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房企重燃的拿地热情
作者: 见习编辑 周银海     时间: 2010-11-03 00:13:34    来源: [ 观点网 ]

新政之下,房企业绩依旧飘红,表现强劲。房企拿地,热情重燃,土地竞争,风云再现。 

  观点网 见习编辑 周银海 国家房地产调控频频出招,但近日各地却不断上演土地拍卖盛况。10月29日,雅居乐拍下南京江北地王。11月1日,深业南方拍下广州金沙洲地王。

  反观5-7月,因为受到4月楼市新政"国十条"的"一次调控"影响,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热情锐减。其导致国家上半年土地供应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上半年广州实际供应量仅为全年计划的6%,深圳为14%,北京为22%。

  彼时的结果并完全不在政策的预期之中。增加土地供应量,以平抑地价,稳定房地产市场,是国家2010年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应有之义。不过,地方政府下半年将持续推出更多的土地供应。

  8月份房地产上市企业中期报告出炉,新政之下,房企业绩依旧飘红,表现强劲。房企拿地,热情重燃,土地竞争,风云再现。

  10月,虽然政府房地产行业调控进一步深入,"二次调控"全面展开,但是,房企纷纷积极参与土地市场招拍挂,获取新的土地储备。"招保万金",以及华侨城、中粮地产、雅乐居等知名房企纷纷"攻城掠地",各有所获。

  究其原因,则是房企的信心犹在。虽然国家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的"组合拳"频出,不过全国楼价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只是呈现阶段性的微小震荡波幅,而且成交量也无下降,10月份,还逆市飙升。所以,房企对未来比较乐观。

  另外一方面,土地属于稀缺资源,土地储备是房地产企业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是逆市,也不排除有实力的大企业低价抄地。比如,在市场不景气的2008年,许多房企乘势囤地,转年获益匪浅。

  不过,我们也观察到,因为银行信贷收紧,以及预收款监管等金融手段的应用,房企资金需求和资金压力明显增大,现阶段房企拿地意愿逐渐趋向理性,"地王频出"的现象已然不再。土地调控政策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成效。

  但是,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国家对土地市场的持续调控,继续完善土地出让方式,打击囤地,严格监控,让房企的土地竞争,真正回到理性的轨道。否则,"地王频出"的现象将依然重现。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