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周静怡 10月20日,中国海外发展率先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财务及业绩公告。前三季度,中海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港币259亿元(折合人民币约221.8亿元),经营溢利约为港币114亿元(折合人民币约97.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9%。
按中国海外于2010年8月11日已公布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推算,中海第三季度的经营业务营业额约为港币83亿元,经营溢利约为港币34亿元。
注重盈利
根据中海的公告,在3月份已经被中海收购的蚬壳电器更名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其业绩也已经并入中海报表。根据宏洋早前公布的三季报,季内合同销售14亿元,而北京学院派、内蒙中海锦绣及广州中海锦榕湾分别完成销售比例47%、81%及56%。累计首三季,宏洋集团的数个项目为中海提供了11.58亿的营业额及8200万元的纯利。
2010年1至9月份,中海累计实现房地产销售额461亿港元,同比增长19.8%,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5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2%。
中海认为,虽然今年第三季度内地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比较大,但集团首九月累计的销售面积已达到集团定下全年销售计划480万平方米的75%。
早前辉立证券的地产分析师陈耕曾经表示,中海的销售金额出现与万科保利等企业拉开距离的趋势,不仅中海的扩张没有上述企业快,而且复合增长也相对较慢。
该分析师指出,中海的销售可能会一直保持在500亿左右,其增长速度符合一般房企的平均速度。其表示,中海更注重财务方面,在股东回报、毛利率和单位产出方面更具优势。这在中海前三季度经营溢利114港币,同比大幅增长59%的数字上,可以觅得答案。
截至9月30日,中海的手头现金约163.5亿元,净借贷水平约47.7%,财务状况理想。与此同时,中海的拿地和推盘计划正在按部就班的推进。
公告显示,中海8月份在西安获得了一个权益可发展面积为44.7万平方米的新项目,代价约为5.3亿元人民币。这是四月调控新政之后,中海地产在内地首度通过土地市场公开拿地。
而按照中海的计划,中海今年将要完成约600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储目标。截至目前,中海累计新增的土地储备约为566.3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权益土地储备512.3万平方米。
华南发力
季报显示,中海看好港澳市场,近期以17.5亿港币购得澳门的一幅土地,在香港也获得与市区重建局合作开发的西营盘项目。
根据中海的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海上半年主要的销售额分别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北方区,而华南区则处于无盘可买的地步。而在9月底的推盘计划上,中海表示将在第四季度推出大华南区域包括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多个豪宅项目。
中海在香港推出的豪宅项目包括香港九龙塘的“牛津道一号”,该项目是中海今年年底前最大型的项目,由12栋建筑组成,最低入场费为12号洋房的2.3亿元。
而中海第四季将在澳门推出的澳门皇朝区的天钻豪宅项目这是中海在澳门的临海地标性豪宅。
中海位于珠海情侣路的中海·银海湾也被安排了中海四季度的推盘计划中,该项目是中海地产在华南区最大的住宅开发项目,产品主要是联排别墅和高层住宅。目前项目西区已经全部售罄,而中区中海金沙湾西堤及东区中海金沙熙岸两大组团在售中。
9月底,中海宣布把南京长江二桥项目出售,预计能在11月中完成交易,并为公司带来约16.9亿港币现金以及约3亿港币的利润。交易事项完成后,中海将不再持有任何基建投资,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作投资其他房地产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