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楼市二次调控正进入深化和落地阶段。10月15日,广州、三亚、海口均相继出台调控细则之后,全国已有11个城市出台了以“限购”为主的调控政策,不排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还有更多的城市加以效仿,这是地方政府在多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中,难得取得的一致性意见。
密集的调控政策出台,是房地产市场畸形化发展所必然招致的结果。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房地产承担着各级政府推动GDP增长的重任,其一直头顶着支柱性产业的光环,只是所有人最初都未曾料到,房地产既是经济的助推剂,也能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鸦片”,对经济的绑架最终让房地产行业屡屡行走在失控的边缘。
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目的,显然是希望让房地产更多地充当起经济增长的助推剂角色,让整个国民经济从房地产的“绑架”中解放出来,进入正常、平衡的上升轨道。
这种预期或在正在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有所体现。据传,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仍将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这种经济转型中,房地产的未来角色或将因此发展改变。
据部分经济学者和研究人士的分析,正在研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淡化GDP增长目标,强调包容性的增长,这或许也是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调。
当GDP增长目标不再被一味的追求,房地产所谓的支柱性产业地位的光环显然将有所减弱。而根据包容性增长的概念理解,所谓的包容性增长,其主要含义既是在产业上使得各行各业实现和谐、包容性地发展,让民众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恐怕也将改写唯房地产发展是图的经济增长路线。
而有知情人士也透露称,“十二五”的重点扶持产业将是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其发展主要有两大路线,一是培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大型集团发展来带动中小企业;二是培育中小企业发展来发展规模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在新兴产业的冲击中,房地产一方独大的格局或将不再。
事实上,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种种问题与中国快速发展中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均、日益分化的贫富差距亦有关系,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与GDP的增速不平衡,社会财富增长的不平衡往往是房地产泡沫和过度投资的祸首之一。有学者预测认为,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将名列其中,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将是十二五计划的目标之一。如若居民收入增长、贫富差距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目前流传的房地产支柱性产业地位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发生改变的说法显得有点言过其实,毕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在房地产调控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房地产角色定位的转变肯定将成为必然。可以预知的是,在未来的中国经济格局中,房地产仍然将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其并非唯一一个,更多的新兴产业将与房地产一起分担中国经济增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