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建设部陈淮:买房子的好日子刚刚开始
作者: 2005博鳌房地产论坛     来源: [ 人民网 ]

  "房子买得着的,别着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的话犹在耳侧。前天,在15年前中国房地产热的发源地之一海南,被称为"中国房地产界顶级的年度思想论坛"的2005博鳌房地产论坛刚刚落幕。

  对于中国房地产业,2005年被无可争议地冠以"宏观调控年"的名头,加息、"国八条"、七部委新政,加上刚刚发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变革中的中国房地产像一部悬念迭起的大片,对于普通购房人,见到的是新政来了,房价波澜不惊,我们该如何面对充满迷局的未来?

  不过让我们细细聆听论坛中的重磅声音,收获,总会是有的。

  "目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陈淮表示,政府的政策储备是非常充分的,中国老百姓拥有住房的好日子刚刚开始。他提醒购房者说:"房子买得着的,别着急。"这一席话对于中国购房人来说应当是一针强心剂。

  买房和吃饭不一样

  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是衣服一天不买可以,非典的时候,女士们3个月没有逛街买衣服,也没有人光着上街的。陈淮的话句句经典,普通里透着哲理。

  吃饭以天算,穿衣服以年算。非典曾经给若干产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当时老百姓差不多有3个月没有买衣服,但事实证明,那一年老百姓衣服的消费还是跟往年差不多。

  人们需要房子,可以今年买,可以明年买,可以后年买,现在是一个有利的购买时机,可以将后3年5年提前释放,造成供不应求。当人们认为经济趋冷的时候,就可以推迟消费,现在只能说5到10年这一段人们买的房子,这不可能省。不管调控不调控,这十年一定买这么多,但是在一年之内不一定的,大家都还等得起。

  结婚有房住是可喜变化

  20年前上海年轻人结婚,90%的人没有房子结婚,结完婚不知道住哪儿,出去旅游回来家里三代人在一间屋里搭上下铺。

  20年后90%的上海年轻人结婚,不管是借是租还是买,总之是有房子住了。十年前最多有一成年轻人结婚时是自己买房子,现在我们有三四成甚至更多的人,由双方的父母送首付,自己付月供买房子,这就是变化。

  用10年20年的周期,年轻人结婚住房的问题,有了这么快的改善,不正是向更好的方向进发吗?讲话即将结束的时候,陈淮说:"尽管现在我们已经走得很快了,但是要求今天晚上睡一觉就实现你的梦想,那办不到,因为这需要时间。"

  现在因为供不应求,应该将它调控成供大于求。顾云昌指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的市场才是生态化的市场。而造成生态化市场的关键在于土地的供应和对过旺需求、虚假需求的抑制。

  顾云昌强调说:"我们在打压虚假需求的同时,必须将真实需求保护好,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离开了支柱产业中国的经济恐怕就有问题。"宏观调控可谓是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很快,房地产业也立下汗马功劳,他预言说,如果房地产业一旦真实需求也被打压下去,对宏观经济也是一个灾难。

  钟伟:外资买地不是打一枪就跑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是这次论坛中比较出"风头"的嘉宾,这不仅仅在于他那发亮的光头,还在于他尖锐的言论和枯燥的"数字演讲"。钟伟对外资的基本判断是,外资进入中国,多数是出于中长期考虑,而不是打一枪就跑。他说,新加坡凯德置地去年投资于中国房地产的资金估计不少于60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与深圳。

  钟伟对外资的基本判断是,外资进入中国多数是出于中长期考虑,而不是打一枪就跑。"大摩去年大概投资了50亿,这些外资都是拿自己的钱来投资的,开句玩笑,房价不翻一番他们是不会走的。"而多数投资银行对中国房地产投资中长期是非常看好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对外资进入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管制最少的国家,外资进入中国会享受很多政策优惠,在全球经济普遍萎靡的大背景下,他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市场。

  樊纲:房地产未"入冬"

  房地产业进入冬天了吗?对这个问题,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什么叫冬天?过去别的行业赚3%的利润率,你们现在赚30%,虽然比过去赚300%少,但相比3%来说也非常多。这不是冬天,而是正常的情况。"他在讲上席话的时候,想必是慷慨激昂。

  他说,市场本身是一个利益冲突、利益均衡。这里面有很多的利益集团,住房者、低收入者、整个银行业,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是利益均衡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利益群体。

  不过也有开发商对此进行反驳说,300%的利润是误导,从事开发从来就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利润。现在的楼面地价通常就要去掉40%,再加上开发成本,在房地产开发上,时间绝对算是一种成本。其他行业例如制造业的利润虽然低,但他们算账一天就能算完。可是房地产开发一个项目的周期长,别人流通了好几次,房地产却往往还在不停地投入,时间成本绝对不可被忽视。

  顾云昌:打假的时候保护真的

  "当前市场有什么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供不应求。"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解释说,现在市场是一个需求过旺的市场,两种需求都很旺,一个是真实的需求,一个是虚假的需求,造成市场旺盛是好事。但是房地产有虚假市场,这跟其它的市场不一样,所以大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一些。

  现在因为供不应求,应该将它调控成供大于求。顾云昌指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的市场才是生态化的市场。而造成生态化市场的关键在于土地的供应和对过旺需求、虚假需求的抑制。

  顾云昌强调说:"我们在打压虚假需求的同时,必须将真实需求保护好,因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离开了支柱产业中国的经济恐怕就有问题。"宏观调控可谓是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很快,房地产业也立下汗马功劳,他预言说,如果房地产业一旦真实需求也被打压下去,对宏观经济也是一个灾难。

  李伏安:买方卖方都要有弹性

  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李伏安指出,市场调节不是去束缚我们的开发商,而是应该让开发商有更好的手段、资金、渠道和积累去顺应市场的变化。当市场需要增加供给的时候,马上能够调动资源去增加供给;当市场的需求下降时,马上能够比较轻松地调整资源去减少供给。

  中国市场也不缺资金总量,能够拿出来投房买房建房的资金并不少,但是衔接不上。资金在循环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些瓶颈,或者说一些梗塞,这样的情况需要多功能、多渠道的融资机制来解决。要有一个正常的配比关系,就像水管一样,从大水管到小水管到细水管。

  同时要提高我们的需求方,如购房者,或者投资买房的人,他们有应对市场变化弹性的能力。当利率调高一个点,或者当租金提高时,他们可以用另外的方式解决它,使需求和投资有比较大的弹性空间。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信托融资圈地或已到梦醒时分

开发商希望通过信托来支付或储备地价款的黄粱美梦,恐怕已经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的任务。

·京版“国十一条”落地 观望时代的结束

·重出江湖的土地协议出让

·一周评述:热钱冲击下的海南

企业资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