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一场关于中国地产未来的对话
作者: 2005博鳌房地产论坛     来源: [ 济南时报 ]

  "地产精英,博鳌论剑"是博鳌论坛的重头戏。7月30日下午,博鳌论坛的第一场对话专场--"关于中国地产未来的对话"精彩开场,在主持人蔡志明及嘉宾主持刘博的风趣串联下,本来一个沉重的话题融入了许多轻松与幽默。六地地产精英各抒己见,大话未来。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是重要支柱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南京的唐明认为探讨中国房地产发展,不能局限在中国,必须将它放在世界的范畴内来看,开发商做项目应该将中国房地产的特殊东西容纳进去,能够跟世界形成共享。

  武汉的陈勋觉得大众的住宅和大众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和展望也是非常高的。不同的企业发展不同,有的做高端或者尖端住宅,也有的以满足大众需求作为定位,也有向商业地产发展的,这是地产专业化划分的结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开发中要尊重城市、尊重人。

  山东黄金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义首先表示本届论坛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他说,黄金地产作为黄金集团的主要非金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黄金国际项目,一个近百万平方米的大盘,其中有4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品质毋庸置疑。在谈到对政策面的理解时,李中义说,这几年房地产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特别是北方城市,比如山东济南,没有更多的炒作,也没有泡沫,一直在较健康的发展。国家出台宏观政策是对市场的规范,在山东表现出来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李中义最后总结道:"国外房地产市场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至今经久不衰,中国的房地产才发展了二十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应该担心而是信心百倍地去创新发展。"

  重庆的赵玖学则从需求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量很大,首先是中国人口众多,不仅是城市人口,农村到城市里买房的需求也很大。还有境外市场,很多老外到中国投资发展要买房。第三个需求是农民工,到外边打工的人赚钱之后回到家乡就要到市里买房。第四种需要就是更新换代了。从旺盛的需求就可以看出市场的潜力。

  中州集团董事长胡宾则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看法。从天时的角度,现在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好机遇,虽然目前国家进行了宏观调控,但困局是暂时的,未来的房地产肯定是美好的。从地利的角度,中国对房地产开发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对房子的需求空间很大。从人和的角度,房地产开发最终还是在于人,不管你做的是公寓楼还是别墅区,或者是办公房、商业地产,你能够多一些创新理念,你就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在北京从事地产开发的金锡顺认为项目开发首先要符合城市的定位,其次要懂得满足客户的需要,只要用心去做就是了,不要把利润放在第一位,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

  在谈到对各地房地产"温度"的理解时,金锡顺和胡宾都认为从价格的角度来说上海的确是过热的典型城市。但是曾几何时,很多人说上海的市场是最好的,很多人从国外回来投资也一定去上海,认为上海整个的市场是最规范的。房价过高的确有人为炒作的因素,但整体来说还是成熟稳定的。相对于上海,北京市场发展还是比较合理的。赵玖学觉得上海值得西部城市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主要差距还是跟GDP发展、经济收入,还有整个市场的客户群体相关联。

  对话最后,刘博总结道:发展商只有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够在变革中生存下来。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信托融资圈地或已到梦醒时分

开发商希望通过信托来支付或储备地价款的黄粱美梦,恐怕已经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的任务。

·京版“国十一条”落地 观望时代的结束

·重出江湖的土地协议出让

·一周评述:热钱冲击下的海南

企业资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