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西方报刊上流行这样的算术:如果每个中国人喝一瓶可口可乐,那就是至少10亿瓶!如果每人穿一双耐克鞋,那就是至少10亿双!天哪!到哪儿去找这么大的市场?
30年前,当我们刚刚打开大门看世界的时候,世界也以好奇、期待、疑惑或傲慢的眼光看着我们。改革开放30年一路走来,可以说是褒贬之声不绝于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国外的评论,对于今后再过新的“万重山”肯定是有益的。
国外的兴奋各有缘由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正值冷战处于十分复杂的阶段。当时的苏联看起来还是很强大的,而里根领导下的美国,一方面搞什么“星球大战”,另一方面推行“人权外交”,要搞垮苏联。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很快陷入泥潭,并迅速耗尽国力,弄得国贫民怨。冷战前途如何?世界向何处去?这些问题摆在世界人民面前。
就在这个时候,世界的东方有10亿多人宣布要改革开放,消息马上惊动了世界。改革开放是干什么的?它会带来什么?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国会对西方采取什么态度?
一些外国人开始以“探险”的心态来到中国,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小事情。一位记者看到上海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挂了一件新款的夹克衫,边上写道:“凡在本店照相者可穿这件衣服。”记者的嗅觉是敏感的,当时中国人穿的都一样,被国外讥为“10亿蓝蚂蚁”。而现在囊中羞涩的中国人也可以公开追求美了。还有一位西方学者到广州一个大学演讲,这本身就是新鲜事。更令他觉得新鲜的是学生邀请他晚上一起去“蹦迪”,令他惊讶不已。
外国人有点兴奋,也有各自的期待。商人们很兴奋,他们看到了市场。当时西方报刊上流行这样的算术:如果每个中国人喝一瓶可口可乐,那就是至少10亿瓶!如果每人穿一双耐克鞋,那就是至少10亿双!天哪!到哪儿去找这么大的市场?
另有一些人则暗暗兴奋,那是一批政界人士。他们盘算中国开始搞活经济,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不可避免地引进西方的价值观,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同西方一样。如果这条路走成功,那比对付苏联容易。
我们在第三世界的朋友们,一方面为我们高兴,一方面又有些担忧:中国会不会去拥抱西方而忘了老朋友?有一段时间,中国无偿赠与的援助相对减少了,更增加了他们的疑虑。
西方因失望而抱怨
搞改革开放,中国人的头脑是清醒的: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借鉴但不照搬西方的模式,因为任何成功的模式都必须适合国情,而不是仅仅为了讨西方的欢心。
·Magnum摄影师眼中的1988-1978 08/07/16
·张曙光 房地产不可能永远是支柱 08/07/14
·新加坡绅士 林明彦 08/07/14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解读 08/07/12
·色拉寺的齐达内 08/07/1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