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敢闯敢试、以人为本、宽容包容、关爱互助、求学问道、崇尚卓越……深圳历经20多载所沉淀下来的城市品格、人文精髓和精神气质,正是历史赋予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城市发展的支柱,是照耀城市发展的光芒,是一座城市弦歌不绝、生生不息、永葆生机的根与魂。
深圳,一座有着自己人文梦想的年轻城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最先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口号,至今还是那么振聋发聩;这里与生俱来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城市气质,点燃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创业、创新激情;这里凝聚的“团结奉献、务实高效、诚信守法、开拓创新”的城市精神,“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的共同期盼,涵载着一座城市的蓬勃生机与美好憧憬……
让创业者放手创业,让梦想者好梦成真。深圳不仅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创新之城,更希望成为万千创业者、梦想者诗意栖居的“心灵居所”。
开拓创新、敢闯敢试、以人为本、宽容包容、关爱互助、求学问道、崇尚卓越……深圳历经20多载所沉淀下来的城市品格、人文精髓和精神气质,正是历史赋予深圳这座新兴城市最重要的一笔财富。
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人们愈加清晰地认识到,一座没有精神和文化的城市,是没有魅力和吸引力的;人文精神的高扬,将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已经进入到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阶段。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去年12月底召开的市委四届五次全会上郑重提出,要致力于城市人文精神的建设,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让大写的“人”字在特区的旗帜上高高飘扬,不断促进城市人文精神的积淀、创造、丰富和升华。加强人文精神建设,是市委从城市长远发展出发,着眼于提升深圳“软实力”的一个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座城市的“铸魂工程”。
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因此既是历史的,也是发展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通过认真梳理这座城市在创造奇迹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文基因和精神特质,不断地加以总结、提炼、培育和发展,无疑将引领这座城市由辉煌走向新的辉煌。
【特质之一】民本
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以人为本,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中深邃的思想精华,时代发展中进步的精神高峰。在深圳,已经被深深地刻在这座城市的人文品格之中。
■20多年来深圳从容下笔,将“利民、裕民、亲民、惠民”的执政理念内化为城市的人文精神。
生活在深圳的人都知道,这座城市有两个地方没有“围墙”,一个是—公园,另一个是市政府办公所在地—市民中心。
所有的公园都免费向市民开放,这是深圳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一项享受城市发展成果的权利。而市政府大楼之所以叫“市民中心”,就是取开放、包容、以“为市民服务”为中心之意。在市民中心中区及其周边的广场,人们可以任意进出,不会受到任何阻挠,市民甚至可以在这里举办婚礼、宴请宾朋。庄严的政府大楼在人们眼里,不是一座可望不可即的冰冷建筑,而是一个离市民很近的、充满人情味的、可以互动参与的温馨地带。
无论是公园的免费对外,还是市民中心的名字和设计寓意,看似平常的背后,其实是延绵数千年的中华人本思想和近现代文明弘扬的人性理念的具体体现。
人是关键,以人的利益为目标,一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的一道人文命题
以人为本,人是核心。在深圳,首先是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
2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
深圳人勇于为物质利益正名,响亮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建立起了奖金激励机制,倡导各尽所能、多劳多得,实行与责任、贡献和效益相挂钩的浮动工资制度等,使人的利益追求本能得到了极大释放,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欲望,成为特区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种鲜明的利益观念,堪称城市人文精神中最早版的“以人为本”——善谋富民之策,任何改革都要以尊重和实现群众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
20多年后的今天——
当发展面临“增长的极限”之时,“以人为本”的内涵有了更多时代补充和革命性创新。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利益的满足、经济的增长,已不能诠释人的发展的全部。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人”字新的主色调。
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跨越,经济要在又“好”又“快”中发展,大力推进和实施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战略……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阶段,一种更健康、更理性的富民之策正在用以度量深圳“人”的生存质量和未来发展。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深圳在整体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资源能源消耗水平也在持续下降,有效保障了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明显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人是目的,成为深圳城市人文精神中一个重要价值标准
在新世纪的深圳,一场关于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方案之争,让趋于富裕安康、日渐成熟的深圳开始思索“人”字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探求“人”字更遒劲有力的写法:
原本计划在四个月内完成的西部通道侧接线工程项目施工图,最后用了四年半的时间才最终完成。原因就是整个方案经过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修改,市、区两级政府以及规划、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不仅邀请权威专家对工程的环评报告进行审查,而且先后多次召开公众座谈会,征询居民的意见。考虑到噪音、环保、景观等因素,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听取了沿线居民的意见,不惜增加10多亿元的投资,对最初提出的全线高架方案进行调整,最后确定的全封闭下沉式道路组合方案的造价最高,维护和日常运行费用最高,施工难度也最大。
排在多出来的10亿元投资前面的,就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圳市委市政府对“以人为本”中“人”字的理解,逐步超越“经济”意义上的“人”,而向有强烈责任感的“公民”意义的“人”转变。
为这种转变提供法律“注脚”的,是2006年7月同时颁布实施的两部政府规章:
《深圳市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公示暂行办法》、《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对政府自身行为作出“自我约束”:涉及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价格调整等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决策,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而在此之前,“听证会”对于深圳人来说已不陌生:滨海医院建设、养犬条例修改、停车条例立法、停车费提价……一系列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话题,在立项、制定和调整时均公开举行听证会“触摸”民意。
听证会,不仅为政府和有关部门自我“诊断”决策行为、衡量政策“人本”成分提供了一把标尺,而且成为公众“发声”诉求利益、表述人性和尊严的合法场所。
人的意见,在社会管理的最高层面决策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表达;人,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
人是主体,就是始终把人民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
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总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背后,就是一颗爱民之心——
爱民之心,体现在对生命的呵护。
为了让市民吃得放心,2006年,深圳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五大工程”、“四大体系”建设;为了让市民看病方便,深圳全面推进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建设,老百姓到医院排队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花钱越来越少了;为了让市民生活得更环保,从厉行“铁线保护”到“铁腕治污”,城市环境明显改观,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这些,都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常年的“民心工程”。
爱民之心,体现在急民众之所急。
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关乎人们安身立命之本的一系列难题,深圳逐一妙手化解: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消灭”一户;让居者有其屋,建立了全面覆盖“双困”家庭的廉租住房制度,今年,将有6000套住房惠及困难市民;让每一个孩子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新增5300多个高中学位。
爱民之心,体现在一视同仁。
今年年初,有着700多万劳务工的深圳,被评为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之一”。这一殊荣,实至名归:为劳务工解决后顾之忧,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3万;保障劳务工合法权益,“春雷行动”打击欠薪,深圳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欢迎恶意欠薪的‘黑心’老板、‘黑心’企业!”而春节前,市长亲自到银湖汽车站为1000多名返乡劳务工送行的场面,也成为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动人注脚。
爱民之心,更体现在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普罗大众。
2006年底,《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一诞生,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委市政府这一关注民生的创新举措,就是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市民。这意味着,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向、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效果都可以在这个坐标系上找到“刻度”;这也意味着,心中有民、爱民之心,将从理念层面跃升成为对政府部门、官员考评的硬约束;这同样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城市人文精神的版图中被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特质之二】敢闯
敢闯敢试是深圳最大的竞争优势
■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已深深烙在深圳这座城市的肌体上,成为城市人文品格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27年前,深圳不过是一个只有3万多人口的边陲小镇;27年后,深圳却一跃成为一座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凭什么脱颖而出?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明了道路:办特区,首先要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深圳是“闯”出来的。“闯”,成为深圳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办经济特区,无经验可鉴,无先路可循。
但深圳人没有受旧本本、旧条条、旧框框的束缚,而是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先行一步,在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模式创新上一路“摸着石头过河”。
生下来就吃“改革饭”的深圳,作出了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创举:率先引进外资企业和发展民营经济;率先尝试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率先进行股份制试验;率先开劳动力商品化先河;率先建立起覆盖全社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保险制度;率先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敢闯,需要勇气。
从一无所有到“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很多时候,深圳都历经“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激烈争论。一位老领导说得好,如果墨守成规,照抄照搬教科书,不敢与时俱进,不敢越雷池半步,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也不可能有深圳的今天。
敢闯,更需要智慧。深圳人懂得掌握好改革的节奏和方向。27年来,深圳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深圳人以无畏的精神闯关夺隘,闯过禁区、盲区、难区,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敢闯精神,不仅仅是深圳政府官员身上的“细胞”,更是企业家和普通市民身上的“基因”。
不甘心“200人辛苦一天,赚钱却不如修鞋匠”的侯为贵孤注一掷,用来料加工攒下的全部血汗钱,开始了中兴的创业;替人做代理、结果让人一脚踹了的任正非,用两万元的全部家当投入研发,创办了华为。今天,“中”“华”成为全球通讯行业的两朵“金花”。
如果想近距离观察深圳人的敢闯精神,到“中国电子市场第一街”的华强北走一趟即可。在赛格、华强等人山人海的市场内,一米长的柜台背后,连着全球产业链,每天流动的资金上千万元,天南海北的年轻人在这里摸爬滚打,实现当老板的梦想。新天下集团董事长吴海军就是从站柜台做起,最终成为国内电脑巨头之一,演绎了一曲敢闯创富的神话。
敢闯敢试,是深圳城市人文品格的重要标志,是深圳最大的竞争优势
进入新时期,深圳迎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交叉。看外部:中国加入WTO,全国发展一盘棋,税收优惠政策逐年递减,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看内部,四个“难以为继”摆在面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急湍区和汇流区。
但,中央赋予深圳特区的使命并没有变,要求继续深圳担当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先锋、试验田和排头兵。
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深圳吹响了新的号角,提出建设国际化城市和“和谐深圳”、“效益深圳”,通过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两个抓手,突破发展瓶颈,由探索型改革向目标型改革转变,由外推式改革为主向内源型改革为主转变,坚持“半步策略”,勇而有谋,谋而有效。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途中,深圳人再次勇做闯将,争当工兵:调整产业结构,率先提出文化立市,将文化产业作为第四支柱产业来培育;狠抓城市管理,开展“净畅宁”、“拆违建”、“双年”行动等,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农村城市化,特区内外协调发展,再造发展空间;制定效益深圳指标体系和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指挥棒”和“标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深港创新圈,发展八大高端服务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上游竞争中发力。
新时期,深圳的敢闯精神丝毫未减。地处深圳中心区的福田区,向城中村非法娱乐场所这个“老大难”开战,区委区政府领导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硬是拔掉了这颗“毒瘤”,腾出了发展空间,走上了“产业置换,人口优化”的发展新路。
新时期,企业的敢闯精神发扬光大。在积累了实力、经验后,华为、中兴、万科、创维、康佳、中集等深圳企业,又把眼光瞄准海内外市场。由当初天下企业闯深圳,到今天深圳企业闯天下,同样一个“闯”字,深圳特有的人文基因发挥得淋漓尽致。
企业善用敢闯者。2001年,一名得力干将离开海普瑞,自己做生意,结果失败。但海普瑞董事长李锂摒弃前嫌,又把他召回公司,发挥其才智,最终引领海普瑞成为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新贵。
政府善待敢闯者。2006年7月1日,深圳出台我国首部改革创新法规,立法保护改革者。其中规定,只要符合条件,改革创新工作发生失误,未达到预期效果,或者造成一定损失,有关人员可以免责,从而为改革者卸掉后顾之忧,创造一个敢闯敢试的良好氛围。
在深圳博物馆广场,有一尊名叫《闯》的雕塑,一个体魄健硕的青年,张开粗壮的双臂,撑裂了一扇沉重的大门,象征深圳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敢闯精神,至今仍是深圳城市精神的象征性符号。
处在新的历史关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每一个肩负特区新使命的深圳人明白:要像这尊雕塑一样,永远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激情和气概,“敢”字当头,“闯”字为先,“创”字为本,闯出一片新天地,创造特区新的辉煌。
【特质之三】务实一切以实效论英雄
■深圳人深得实事求是的精髓,鲜明而强烈的务实精神,已经沉淀为整座城市的人文品格。
■不是猛龙不过江,一切以业绩论英雄,一切以实效论英雄,这是深圳人的共识。
蛇口的那条马路边,至今立着那块具有历史意义的标语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改革开放初期,这个石破天惊的口号,彻底打破了国人安常守故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唤醒了人们沉睡已久的创造欲望、创富激情。这一口号,生动地诠释了深圳人文品格中最动人的一个特质——务实。
深圳的务实,指直面现实、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简而言之,就是“实用”、“实干”、“实效”。
深圳的务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作风,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获得激发和释放的精神状态
在深圳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有用”和“好用”,是一个很重要、甚至是首要的判断标准。在图书馆,在“读书月”,经济、法律、商贸等实用型书籍往往最受欢迎。在具体的办事过程中,深圳人也很少拐弯抹角,总是尽可能地减少程序,直奔主题,力求简洁明快。这种追求“实用”的倾向,使深圳人争分夺秒,惜时如金。正因如此,外地有人说,深圳人连走路都像是在跑。
深圳人讲务实,但不是“实用主义”,不是急功近利,更非惟利是图。人的自我实现是多层次的,既有经济、物质层面,也有精神、文化层面;既有来自现实的体验,也有对未来的预期。新阶段的深圳,特别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在继续强化“人”这一最大无形资源作用的同时,着力于提升居民的现实幸福感。上个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在国内各大城市中,深圳的综合竞争力和宜居指数双双排名第一,很是耐人寻味。
深圳人深知,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言行之间,行重于言;没有实干,再好的理论也是空中楼阁,再美的蓝图也是海市蜃楼
实干,就是用行动说话。在深圳,另外一个口号同样影响深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短短27年,深圳发展得这么快,靠的不是耍嘴皮子,也不是爬格子,靠的是实干。
实干,就是干实在事,就是实在干事。
干实在事,就是干有意义、有价值之事。一旦看准了形势、认定了目标,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义无反顾,矢志追求。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在深圳没有市场。多干实实在在的事,才能避免好高骛远,才能少走弯路。对于干部来说,就是要多干有助于推动改革创新之事,多干实实在在的纾解民困之事,多干有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之事。市委市政府把“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指标体系和“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干部工作的“指挥棒”,目的就是要求特区干部多摸实情、多出实招、多干实事。
实在干事,就是脚踏实地干事。搞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浪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耗损精力,消磨斗志,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特区的事业,来不得半点虚功。在深圳,那些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用心巧干的人,那些少说多做、甚至只做不说的人,往往最受欢迎和尊敬,而那些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些投机取巧、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者,则往往为人所不屑。无论是什么事情,深圳人总能做到最好。何故?因为效率很高、执行力很强。我们深知,作风不实,办事拖拉,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再大的机遇也会滑走,再多的优势也会丧失,再佳的士气也会衰竭。
对于实干,新一代深圳人有着更深的体会、更高的要求。如今,全市上下形成了“实干创未来”的高度共识。在强手如林的“申大”争夺战中胜出,高交会和文博会等展会的规模、档次和质量一届更比一届高,十大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深企闯天下的步伐更加坚实稳健……所有这些,无不体现深圳人实干的作风和力量。
务实,就要用实际绩效说话
在深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大不一样。用实际绩效说话,成为各个领域、各行各业评估事业发展的关键尺度,也是考核干部、员工的主要指标。
进度快,效率高,效果好,自然得到认可,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就有保障。什么事情不干则已,干则见效,干则干出名堂。不是猛龙不过江,一切以业绩论英雄,一切以实效论英雄,这是深圳人的共识。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倍感绩效评估的重要性、紧迫性。在政府职能部门那里,改善和提升公共服务的绩效,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进。2007年,被市政府确定为“行政绩效年”,一个“政府绩效评估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3月份召开的深圳市“两会”决定,今后凡政府重大工作、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投入在出台实施一段时间后,都要对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这是政府改进公共服务的重大步骤。还提出改进政府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扩大覆盖范围,把白皮书中规定的职能职责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提出要引入人大、政协及第三方绩效评估,将评估与政策调校、督查问责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可操作性非常强的评估探索,必将有力地强化绩效在各项事业上的决定性作用。
【特质之四】创新
创新是深圳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
■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原动力,是这座城市“软实力”中的核心部分。
■深圳,既是创新的产物,也是在创新中不断创造的奇迹。
创新是深圳的主旋律,是激荡在特区永恒的交响曲
20多年来,深圳克服一个个困难、实现一步步跨越,动力的源泉之一,就是不断创新。
从改革开放之初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冲破一个个盲区、“雷区”,到如今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奋力前行,理性地回溯深圳每一项发展成就,无不镌刻着创新的烙印。深圳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创新之路;深圳今天的成绩,是创新的成果。没有创新就没有深圳的今天!
去年伊始,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全面推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使创新内化为城市的精神,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年之内,中央各大媒体三次集中报道深圳,深圳自主创新经验成为全国关注焦点。“企业家有‘创新本能’、政府有‘创新意识’、社会有‘创新认同’、投资者有‘创新信心’,共同构成了深圳的‘创新’环境,”《人民日报》文章进一步指出,“企业理性竞争激发创新欲”是深圳自主创新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主要特色。
深圳从创新资源匮乏的“飞地”,一跃成为创新资源集聚的“高地”,靠的就是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通过用人制度改革较早实现了人才的自由流动,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的创新活力,通过要素市场改革使创新企业得以按照市场规律配置创新资源。
创新,还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深圳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创造性地推行“一站式”服务,它体现了服务政府的理念。市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自2005年1月正式运行以来,全市行政许可每月提前办结率由3%提高到了80%以上。目前,深圳市政府仍在积极探索“网上审批”,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政府服务理念和方式创新,更好地为市民、企业和社会服务。
深圳在党建和基层民主建设领域的种种创新也备受瞩目。从率先在外资企业建立党支部,到率先成立市总商会民营企业党委,再到成立全省第一个个体劳动者协会党委,深圳市委的有力工作凝聚了人心,党组织成了坚强的核心。此外,盐田社区居委会成员全部由选民直选产生,这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一次创新之举,也是我市基层民主建设的可喜探索。
值得骄傲的是,体现一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专利申请量,去年深圳以29728件首次跃居全国第二,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蝉联全国榜首。去年,深圳所拥有的“中国名牌”总数已达到58个,位居全国第一,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名牌之都!
创新是深圳新时期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
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寄予厚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经济特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努力增创新优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四个“难以为继”已经成为发展瓶颈,深圳除了创新别无选择,只能向创新要资源、要空间、要动力。
2005年,深圳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正式明确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目标,这既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为深圳未来制定的城市发展战略,又是在实践反思中做出的明智抉择;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又是深圳对自身的发展模式一个重大创新。
把自主创新写在城市发展的旗帜上,也就需要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比如,在产业创新上,我们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虽然产能已经很大,但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还不够多;文化创意产业刚刚起步,要走的路还很长;发展循环经济如何实现突破,才刚刚破题;高端现代服务业的竞争更是我们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直接对抗。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切,对创新的要求必然更高。
观念的更新、创新的意识,已经成为深圳人在改革开放中披荆斩棘的精神力量,并构成了这座城市“软实力”中最核心、最具渗透力的部分,从而使深圳在集聚人才和城市发展中获得领先优势。
【特质之五】包容
开放包容的深圳海纳百川
■深圳的包容性强,在于对各种进步文化的兼收并蓄,对各种进步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接纳。
■海纳百川,拥抱世界。开放,是这座城市二十多年来发展变革的一根主线。
作为新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作为当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由此而形成的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格外引人注目。
深圳人以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开放的路子越走越宽
包容,首先体现在一种开放的姿态。
深圳的开放特色,从海外人才引进中可见一斑。1992年,深圳市政府组团首次赴海外招聘人才,开全国先河。2001年以来,深圳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先后五次分别赴北美、欧洲和香港举行海外揽才活动,使“海归”数量与质量保持连续高增长的势头,多年吸引海归数量突破千名。目前,深圳引进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近万人,约占广东省留学归国人员的六成。深圳的“海归”中,85%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的约占15%;而且以外地籍贯的留学归国人员为主,90%以上的“海归”出国前都不是深圳人。这些归国人员中,30%以上选择在深圳创业。“回祖国创业,到深圳圆梦”已成为许多留学归国人员的心声。
深圳人的开放意识,还包括对内地的开放。深圳人深深地懂得,我们这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全国各地的支持。
这些年,深圳与全国各地的交流越来越广泛。不论是党政干部的互相学习参观,还是各类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不论是制定与各地协作发展措施,还是落实对口支援工作,深圳和国内其他地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个开放的城市,深圳有着开放的人文环境。
在市委、市政府倡议下,为营造适应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深圳开展了百万市民参与的讲外语活动。今天的深圳,适合外国人消费的商业场所随处可见;在深圳,外籍人士子女经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优先在深圳的国际学校和其他部分学校学习;和“老外”一起工作,听他们用纯正的英语讲课,去各色风味餐厅享受异国美食,接受“老外”们的服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外国教师,外企主管、技术人员,以及国外游客与深圳人相邻而居,同车而行,也正在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道风景。
今年3月26日,由中国社科院撰写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高居全国第二、内地城市第一。其中作为综合竞争力的12项解释性指标之一的“开放竞争力”,深圳名列第四。经济国际化程度、经济区域化程度、人文国际化程度、社会交流指数作为“开放竞争力”的四大优势指标,深圳皆排名居前。
包容,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深圳的包容,在于讲五湖四海,讲兼收并蓄
建设特区之初,深圳的“老宝安”只有30万人;
今天的深圳,已经是一个人口过千万的现代化都市。
深圳的建设者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从踏上深圳的第一刻起,他们自然地成为了这个城市的一员。在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大家都没有自己是“外地人”的感觉,同时也不会把别人当作“外地人”加以排斥。二十多年来,千千万万的人怀着对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深圳,不管在这个城市居住工作的时间是长还是短,不管在这里的根底是深还是浅,不管是豪气万丈还是失意落魄,只要遵纪守法,奋力拼搏,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都有资格自豪地说:我是深圳人。
深圳的包容性强,在于对各种进步文化的兼收并蓄,对各种进步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和接纳。深圳地处南粤,紧邻香港,处于开放的前沿,同时大量的移民又将各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入深圳,这使得深圳自然地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
在深圳,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岭南文化的传承,也能感受到中原文化以及其他区域文化的浸润,更能感受到海外先进文化的气息。在这座城市中,不仅有越来越多的遍布全城的西式餐馆、咖啡厅,更分布着全国各地的风味餐馆,人们随时能享受到来自各地的美味佳肴。深圳就像一个展示各地文化的大舞台,像一个汇聚中西方文化的“蓄水池”。这种文化特色为深圳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先进外域文化的成果,实现自身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深圳人“排污不排外”,不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理对待异质文化,不打压观念上的新奇,不歧视生活方式上的独特。只要遵纪守法,深圳接受和吸纳一切有差异的文化观念,尊重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的生活方式。
正是这种宽容大度的城市品格,催生了许多独特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官员“下海”,“上班拼命干,下班拼命玩”,“时间就是金钱”……许多当时不为人们知晓,甚至视为异类的观念,深圳人都能予以接纳。
深圳的包容,还体现在对失败者的宽容。“支持改革者,容忍失败者,惩治腐败者”,“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这是多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的氛围和风尚。
在2005年3月25日召开的一次市委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鸿忠这样阐述:“我们要大力营造既崇尚成功,又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把深圳打造成为一个创业者的乐园。”
在2006年3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改革措施发生失误,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只要改革创新的方案制定和实施符合程序规定,个人和单位没有牟取私利,也没有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恶意串通的,可以免予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这一规定从法律上为鼓励改革,宽容失败提供了保障。国内不少评论者认为,深圳这一规定首开全国先河,可谓大胆之举,再次反映了深圳人为支持改革所体现的宽容博大的胸怀。
深圳包容宽松的城市环境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二十多年来,多少寻梦者来到这座城市,多少创业者选择了这座城市。人们把事业之根扎在深圳,把理想之舟系在深圳,多少人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演绎着动人的故事。
【特质之六】竞争
竞争拼搏追求卓越融入深圳人的血液
■敢于竞争,勇于拼搏,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
■竞争上游,追求卓越,是深圳这座城市、是深圳人不断超越自我的一大精神支点。
一个人不甘落后,需要拼搏;一个城市追求卓越,需要竞争。
在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有一尊叫“孺子牛”的雕塑,也有人叫它“拓荒牛”,它是深圳人竞争和拼搏精神的象征。敢于竞争,勇于拼搏,是深圳这座城市最宝贵的精神品格。
27年来,深圳经济保持年均28%以上的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堪称南中国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仅次于香港,由2006年的第五位跃居第二位,居内地城市之首。
成绩的背后,就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竞争精神。深圳的辉煌,是靠竞争、靠拼搏、靠实力创造出来的。
敢于竞争,勇于拼搏,早已融进深圳这座城市的血液中,和这座城市的脉搏一起跳动
成败由实力,输赢平常事。
在深圳,如果不努力、没业绩,随时会被别人取代。
在竞争中,深圳人不吝掌声,为成功者喝彩,为失败者加油。竞争,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特区初创时期,每前进一步都要奋斗和拼搏。就是靠着这种精神,深圳人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住铁皮屋,喝田沟水,硬是在荒僻之地建起一座新城;靠着这种精神,深圳人杀出一条血路,冲破一个个禁区、盲区、难区:打破土地无偿划拨制度,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打破旧的价格管理体制,实行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市场调节;打破传统所有制结构,大量兴办“三资”企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内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特区政策优势逐渐弱化,国内各地区、各城市出现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面对新的挑战,深圳人自强不息,寻找差距,自加压力,激流勇进,推出一项项创新之举: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市场机制,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等等。
敢于竞争,勇于拼搏,成为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一个典型特征。
面对激烈的竞争,深圳人有一股不甘落后,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他们说,“深圳充满了压力,也充满了动力。”深圳机制灵活,环境宽松,是一个能够干事业、能够干成事业的地方。正是这种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千千万万的人选择了深圳。多少年来,深圳一直是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城市之一;在深圳开拓事业的海外留学生每年都大幅增加;全国各地大量的科技人员、干部、职工来此谋职发展。他们把事业之根扎在深圳,摆脱平庸,追求卓越,成就了一番事业,实现了人生价值新飞跃。
上游竞争,竞争上游。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圳人接薪续脉,以竞争拼搏追求卓越
当前,深圳的发展开始逐步进入全面的高端化阶段。从产业结构上看,四大支柱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在高端上的整合、链接和提升,竞争更是来自国内外最先进最高端的产业竞争;从开放的深度上看,招商引资更加注重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着眼于开发利用全球资源,努力打造一批“走出去”的“深圳航母”;从资源约束上看,正面临着四个“难以为继”,只能也必须在环境的总约束、资源的紧约束条件下赢得发展,走“种高产田”、“效益深圳”的路子。
深圳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深圳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都处于上游阶段,必须也只有树立“上游竞争,竞争上游”的意识,努力在上游中竞争,在上游中立足,争当上游中的上游,才能赢得成功,才能不负特区的使命。
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圳人正接薪续脉,不断强化“上游竞争、竞争上游”的意识,追求更高境界的卓越,促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特质之七】求知 深圳因读书而受人尊重
■深圳人的求知精神正引领着这座城市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诉求,成为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读书正成为深圳人的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
从4月1日起正式启动的深圳第三届市民文化大讲堂,正在这个城市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5年6月在深圳开讲,两年来举办的150多场讲座中,仅现场听众达7万人以上。大讲堂是一面清晰的镜子,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深圳这个城市人文精神中,让人怦然心动的部分:求知精神。
一个城市的“求知精神”源于这座城市的社会发展现实,深圳连续17年人均购书量高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
一组令人惊叹的数字,从一个侧面勾画出了深圳人求知精神:
1985年深圳市新华书店的营业额仅为256万元;而2005年,深圳发行集团销售码洋达4.5亿元,增长近180倍。深圳书城年接待国内外读者近2000万人次,相当于拥有22家航空公司航班的全国第四大航空港深圳机场全年客流量的两倍,相当于中国第一旅游景点世界之窗7年累计游客量的四分之三。
去年底,第七届深圳读书月读者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45岁以下的读者占被调查人数的92.39%,户口在深圳的读者占42.37%,在读书时间方面,深圳读者平均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在31-60分钟的为41.19%;59.40%的读者认为读书对自己越来越重要。
去年底,世界单层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深圳书城中心城在广大市民企盼的目光中正式开业。翻开深圳地图,你可能会有点惊讶地发现,书城所在的位置,都是深圳城市的核心之处和商业旺地。在读者心目中,深圳书城已不仅仅只是一个书店,它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与书城建设同步的,是深圳各级图书馆建设。深圳致力于建设“图书馆之城”,让深圳成为一个没有边际的图书馆网,如今,平均每个街道都建有一个图书(馆)室,基本实现了图书馆之城每1.5万人建有一个社区图书馆的目标。
深圳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深圳书城中心城室内规划设计单位,是全球最著名的商业设计公司—美国凯里森建筑事务所。去年6月,凯里森公司CEO比尔•卡斯特先生来深考察深圳书城中心城项目时由衷地说:“中心城之于深圳的意义,就类似于卢浮宫之于巴黎的意义。深圳这个城市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必然呼唤这样一个项目的诞生。”
一个城市的“求知精神”源于这座城市的发展特性,当今世界国家间和城市间的竞争,背后是文化的较量,求知精神成为了深圳人文精神的重要标识
深圳是一座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城市,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社会文明的迫切需求,成为人人求知学习、家家读书内在驱动力。
在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进程中,“深圳号”机车不断地对自己的发展提出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虚心观察了解他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地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奖励、勉励学习的风气和氛围。
一个个在岗位上读书成才的知识型职工,用他们的成长印证了自己的求知精神,说明了“知识改变命运,深圳让人成才”的道理:
杨广来自湛江遂溪县塘仔村,1998年被招聘到中电物业管理公司当保安。由于勤奋好学,他先后取得了初级和高级电工资格,成为深圳出台农村户口人员招调入深政策后被招调的第一个农民。32岁的熊永兰自学成才,从一名流水线上的打工妹成长为宝安区宝恒集团大洋服务有限公司主任助理……在榜样的带动下,深圳企业和广大职工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争做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职工的热潮。
继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殊荣之后,深圳又被命名为首批“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城市”。深圳“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在深圳求知精神的土壤中诞生,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大气候中成长,在“文化立市”战略的有力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逐步成熟,涌现出了一大批学习型家庭的典型,形成了以典型带动千万家庭争相学习的良好局面。
随着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活动的影响不断辐射,一大批学习型社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为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圳在这座年轻的城市,书香像阳光一样洒满每一个角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浇灌出灿烂的文明之花。
一个城市的“求知精神”源于这座城市的文化背景和市民素质。从“村民”到“居民”,深圳快速的城市化,使求知精神成为他们重要的精神支点
今年春节前,我市龙岗区南澳街道出现感人的一幕:
南澳街道南澳社区妇女读书班上年纪最大的一位学生,叫袁石松,今年82岁高龄,“原来都不认识自己的姓名,现在都能背唐诗、写名言了,读书看报也已不成问题。”袁石松说,读书班让自己开阔了眼界,感觉自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南澳社区居委会于1997年在全市首创妇女读书班,10年来,共开办20个学期,1000余名“袁石松”们,在这里高高兴兴毕了业。这些学员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34岁,60岁以上的有21人。
2004年9月29日,深圳现代化进程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村”在我市成了历史,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的城市。从“村民”到“居民”,深圳快速的城市化,使求知精神成为“原著民”重要的精神支点。
在深圳三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南岭村社区,“居民”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称谓,更体现了一种品格。在深圳,南岭村村民当年“神台”换“书台”,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今年大年初二,南岭村社区的老老少少又齐聚社区求水山剧院,为一条人才“村规民约”加“码”:社区居民子弟考取国内名牌大学的,奖励10万元到50万元,如出国留学则补助10万元。一周岁的小孩至初中生,每人每年补助一万元;高中生12000元;大专生13000元;本科生15000元。
从“村民”到“居民”,“洗脚上田”的深圳人,求知精神已经从一个个居民的个体追求,上升为基层政府部门塑造深圳整体人文精神的一个有力推手。
【特质之八】崇文
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主人
■丰富的文化生态,郁郁葱葱的文化绿荫,成为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强劲的向心力。
■深圳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开放的,充满再生性。
今春以来,深圳三大文化惊喜接踵而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博物馆等十多家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益文化机构的零门槛;深圳市群艺馆“周末剧场”启动,全年40场精品演出以5至10元的超低票价敞开胸怀迎观众;政府财政开始对深圳高雅艺术实行演出补贴。
三重文化福祉犹如春风化雨,再次鼓动了深圳市民行使文化权利、享受艺术滋养的热情。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接力推动,在这块建经济特区前只有一家戏院、一间书店的土地上培植起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荫。
文化,塑造出深圳的城市气质;艺术,涵养着深圳人精神水土
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深圳市民来自四面八方,带着各自地域的文化印记。他们如何在深圳这座日新月异的都市中找到文化认同感,从而依靠文化的根系来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一直是深圳文化发展策划者们精心思虑的问题。他们认为,唯有紧握文化之根,帮助每一位市民实现自己的文化权利,形成富有创见的精神主张,才能立足于文化这个基点之上,形成移民城市所不可或缺的向心力。
年轻的深圳用文化来增强城市魅力,引导市民的身份认同感。因此,这里相继创办了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外来青工文化节、深圳旅游文化节和沙滩音乐节等活动,为深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市民和暂住者提供文化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他们在参与和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寻找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摸索到与移民城市精神契合的深圳文化之根。在这些活动中,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展示出亲民的姿态,人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主人。丰富的文化生态令深圳在节日期间不再像从前那样成为“空巢城市”,而是成为人们“诗意地栖居”的最佳场所。
钢筋水泥的城市需要绿色的文化植被,忙碌的人们需要灵魂舒展的空间,这给深圳的崇文风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现实的需要
在深圳,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对内心的无声滋润。文化的因子在不知不觉中为人们的素质搭建起向上的阶梯。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首天籁般的合唱歌曲《感恩的心》曾在深圳去年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合唱节上频频唱起。如今的深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合唱之城,300多支合唱队伍遍布基层,不论是社区、街道,还是学校、企业,总有欢快的歌声从各个角落里飞出。
众所周知,深圳正在建设钢琴之城。且不说李云迪、陈萨等一批走向世界的钢琴明星,也不说那拥有钢琴的10万户家庭、每年近万人的钢琴考级队伍。比这些风景更动人的是,钢琴在深圳不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多年来对钢琴艺术的崇尚、普及与推广而营造的钢琴气氛,一丝一缕地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在这里,琴声不仅来自剧场、学校、琴行、酒店,更多地从街头巷尾的窗口飘出,钢琴音乐已经渗入了越来越多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与城市的差别更在于文化生态的差别,深圳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开放的、充满再生性的
这里的文化鼓励每一位市民的参与性,不仅吸引他们被动欣赏,而且激发每位接触者的创造性,为这座城市激扬出更具活力的文化新意来。已举办两届的创意十二月,便是这种城市文化创造力的榜样。在深圳,创意是艺术,是产业,更是生活。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意的主体,都可以通过那些前沿文化的刺激与点拨,掀起自己的“头脑风暴”,提出自己的精神主张,从而诞生出非凡的创意价值。在创意十二月中,除了一场场高端对话,活动主办者没有忘记这项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的真正主角——广大深圳市民。通过一系列亲民、互动性质的活动,如市民堆沙创意大赛、插花创意大赛、“大家设计深圳”活动等,用自主自发的创意文化提升了市民的审美主动性,让创意艺术的观念深入到了每一位深圳人心中。正如设计师韩家英所言:“当市民的创意直觉从被动到主动,那才是深圳文化的艳阳天。”
从1997年罗湖区业余戏剧爱好者排演的小品《铝匙》首获第七届全国“群星奖”至今,深圳已经至少有30多个由基层文化站组织排演的戏剧小品获得国家级文化大奖。深圳并没有专业的话剧团,然而,由基层文化网点组织业余创作人员在戏剧小品领域收获的硕果,却显示了深圳文艺“藏艺于民”的优势。
当大量移民涌入深圳时,也带来了一些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分散在深圳的各行各业,形成一个潜在的文艺人才库。重艺崇文的社会风尚和宽松宜人的创作环境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令他们的创造力充分释放,从而让深圳文艺生态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质之九】关爱一座没有冬天的城市
■“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深圳,逐渐形成了超越传统、走向现代的新型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
■充满爱心,乐于奉献,深圳人的自觉行动,深圳城市人文精神的一大品格标志。
一年半前,86岁的汪自浮老人不幸患上一种特殊的血液疾病,必须定期输入红细胞和配型相合的血小板才能控制病情。一年多来,8位年轻的深圳市民轮流为老人捐献血小板和红细胞,组成了呵护老人生命的“天然血库”。
如果再加上精心照料老人的宝安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以及深圳市血液中心、宝安区中心血站参与联系献血者、采集血液、检测分析、质量控制、血液发出、运送、交接等各个环节,为呵护汪老伯而形成的这个超越血缘的生命之“链”,足足有60多人!
60多个人,60多颗心,60多缕温情,共同温暖着一个人……这是深圳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关爱”是深圳文明的名牌产品,深圳人逐渐形成了超越传统、走向现代的新型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
关爱与奉献——是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一大显著特质。
把深圳建成关爱之城,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2003年底,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策划并直接推动,50多家职能部门和媒体共同举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首届“关爱行动”。这一活动以扶贫帮困、权益保障和提高外来工、居民素质为重点,以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生产生活问题为核心,以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搭建平台,倡导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理解人的社会风气,促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关爱行动恰如春风化雨,不仅给困难群众及时送去了甘霖,也有力地提升了深圳人的道德水准,营造出浓厚的爱心氛围。
以“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为宣传口号的关爱行动,目前已走过了四届。4年中,有上千万人次参与了关爱行动,从活动中受益的人数不胜数。这项活动因参与者众、覆盖面广、受益者多、影响面大,已成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名牌产品”,成为深圳这个年轻城市的“老传统”,成为深圳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热心、主动关爱他人,在深圳蔚然成风:深圳的各类福利机构众多,自发前往探望、义务服务、捐款捐物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每逢节假日,许多市民争着把孤儿们接回家;内地首部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法规2003年在深圳诞生,目前深圳是我国自愿捐献眼角膜最多的城市,累计已达140例;逾1.3万名深圳人的资料被收入中华骨髓库,全国骨髓成功配型的捐献志愿者中深圳占十分之一,并从无一人拒捐;从严重“贫血”到100%满足临床医疗用血,深圳只用了5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10到20年才走完的路。“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这是深圳倡导无偿献血的一句口号,迄今,深圳已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无偿献血人次超百万,累计捐血212吨,救治患者40万人次……
关爱是和谐的起点。由“关爱”之链串起的一个个爱心故事,让素不相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紧密相连。故事中,讲述的是深圳人的爱心,散发的则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光辉。
“奉献”是深圳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这座城市的自觉行动
关爱的同时,常常就意味着奉献。深圳人充满爱心,更乐于奉献。
奉献,从来就是“深圳精神”的核心内容。而一座城市的精神,可以感染城里人的心灵。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全国第一个义工组织诞生在深圳。风雨17载,如今15万义工时刻活跃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城市各类大型、公益活动处处涌动着义工的身影,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市参与过义工服务的市民累计超过200万人次。他们中涌现出了“感动中国”的“爱心大使”丛飞、首批中国援外志愿者李泓霖、多年来坚持出资募师赴湘黔藏支教的许凌峰、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高正荣等一批优秀典型代表。
一次次“奉献”之举,让深圳人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让深圳城市的人文品格在真情付出中提升,也让深圳人与人、让深圳与祖国每个城市的心贴得更近、更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去年夏天,多年坚持在市人才大市场广场为求职者义务指点迷津的“袁伯”生病了。看到本报的报道,深圳鹏程医院主动将老人接到医院免费治疗;一位不愿留名的先生给袁伯送来了5万元生活费,同时向本报捐款25万元,希望用这笔钱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深圳的企业、企业家们在不断创造经济与财富奇迹的同时,也乐善好施。胡润2006中国慈善家榜前十名就有两位打上了“深圳”烙印:年过八旬的深圳彭年酒店掌门人余彭年以20亿元人民币的捐赠,成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设立国内第一家私人慈善基金——“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的翟美卿夫妇排在第七位,从1992年开始到目前,这对夫妇的各种捐赠累计已经超过3亿元人民币。
深圳这座在全省和全国人民的关爱与奉献中成长起来的城市,充满了爱心和感恩,奉献与帮扶之举更是屡见不鲜。去年夏季,我省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在灾区人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深圳市政府向灾区捐款1亿元。与此同时,一场“深圳人民和全省人民心连心,慈善之夜——为全省灾区募捐义演晚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迅速举行,晚会结束时就接到社会各界捐款9141.84万元。
握着你的手,让我们真情共有;贴着你的心,让我们风雨同舟。关爱与奉献,已经深深根植于深圳人的心田,融入了深圳城市的方方面面,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可贵品格,不断为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特质之十】法治
法治精神是深圳健康发展的保障
■依法治理、崇尚法律、依法维权、维护法律等构成的法治精神,是深圳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崇尚法律学习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威严,理性依法维护权益,越来越成为深圳的一种风尚。
作为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城市,深圳的法规趋于完备,深圳运用所拥有的立法权制定的200多个法规,构建了有序的法规“网络”。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深圳依法治理的理念,崇尚法律的文化,依法维权的准则和维护法律的意识,成为维护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深圳从创办到今天的繁荣,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就是依法治理
深圳的法治精神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的,是20多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15年来,深圳不断立法、用法,在长期的实践中,这种观念不断得到强化。如今,依法行政已成为行政执法部门的自觉行动,已有法规得到充分运用,尚缺的法规政府部门则提出立法动议。市人大常委会每年新制定和修改10余个法规,以满足政府依法管理经济社会的需要。
在深圳法制建设的进程中,省委曾把依法治市试点的重任交给深圳,这对深圳依法治理理念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试点工作启动后,深圳在各方面都贯彻了依法治理的精神,一些影响深远的做法和制度如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窗口办文、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就是在试点中建立起来的。此后依法治理成为政府权力运作的“惯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受到行政监察机构“问责”。
在深圳,人们崇尚法律,学习法律,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崇尚法律是深圳人的特质之一。深圳人普遍认识到,只有人人遵守法律,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发展,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使人格、尊严、自由和利益得到最大尊重和切实维护。
基于这些认识,人们十分注重普法性的自我教育,把提高法律素质作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途径。四大书城的法律专柜前总是人气旺盛,法律书店也在街头巷尾应运而生,生意兴隆。社区的法律咨询活动大受居民的欢迎,工作人员总是应接不暇。不仅城市居民学法,外来劳务工们也纷纷学法,市人大常委会编写的《深圳市劳务工学法用法读本》、市普法办编写的《法律法规选编》受到青睐,2000多万册书都发放一空。对于青少年学生,则由政府教育部门和普法机构组织教学,把法制教育作为必修课和德育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教学有大纲,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国家公职人员作为执法人员,在学习法律中更是发挥了带头模范作用,在一些区,几套班子领导还到法院审判庭旁听行政诉讼案件审判。蔚然成风的法律学习,大大强化了人们的法律素质,提升了城市的法治精神。
“有纠纷上法院,怕麻烦找律师”。理性依法维权,是深圳人的一大特质
2001年,深圳一家工厂因原材料遗失而对56名女工强行搜身。工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受到了侵犯,于是将工厂告上法庭,要求工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004年,深圳60名律师因会费出现巨额赤字等原因提议罢免市律师协会会长。这两件事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他们的维权行动不是偶然事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深圳人维权意识的反映,折射的是这座城市的富含法治因子的人文精神。
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公民和法人每年向市政府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500多宗,行政复议案件每年约以10%的速度增长。这些数字,彰显了深圳人的法律意识。绝大多数案件经过调解,定纷止争。值得关注的是,在“民告官”已不是新鲜事的今天,深圳也出现了“官告民”的现象,行政部门面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执行行政决定的情形,并没有立即动用强制执行手段,而是作为原告把相对人告上法庭。这是社会法治向深层次推进的表现。
为使合法权益得到最大化保护,人们已习惯请律师办事。市政府较早地成立了法律顾问室,部门成立了法制处,学校和企业普遍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一些市民还聘请了私人律师。人们对法律的普遍需求,形成法律服务市场,催生、壮大了律师行业。据统计,至2006年底,深圳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231家,执业律师4105人。且这几年律师人数以每年平均500人左右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速度为全国其他城市所少有。
法律的职能在于惩恶扬善,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利益,深圳人自觉维护法律的威严
在深圳,法治深入人心。一方面他们守法用法,另一方面他们与敢于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发现违法现象就举报投诉。市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都开通投诉热线,接受群众投诉,并敞开大门,欢迎市民上门反映情况。市政府聘请了执法监督员,一些政府执法部门就某项法规聘请专业监督员,赋予他们监督权责。这些执法监督员成为国家法律和省市法规的守望者和“哨兵”,为深圳法治尽力尽责。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工作作为每年的工作重点,通过视察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监督法律法规的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如果说把深圳这座法治城市比作列车,那么由依法治理、崇尚法律、依法维权、维护法律等法律文化和意识所构成的法治精神就是强劲的动力,它驱动着深圳沿着法治的轨道,驶向繁荣和美好。
(执笔:记者李杰 叶晓滨 刘键 金涌 张斌 张忠亮 刘伟 邱刚 方兴业 鲍传文 王俊 杨柳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