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佛门讲究清净,但球瘾难耐的喇嘛还是会照样挑灯夜战欧洲杯。
拉萨显得宁静。几个月过去了,一辆被烧得面目全非的车仍然停在蓝天下。
拉萨的奥运气氛和全国其他城市没有多大区别,或许还要更浓一点。布达拉宫下面是“民族大团结,齐心迎奥运”的巨大标语,布达拉宫广场上则是福娃。每个药房包括小昭寺门前的药房都挂着“反对兴奋剂”的标语,这是其他城市看不到的,拉萨独一无二的。不少脚踏三轮车以及的士车上都插着“北京2008”、“加油北京”的小旗子,不过由于生意清淡,很多司机在叫苦,夏天越来越热,奥运越来越近,拉萨人谁不希望旅游业也尽快重新升温?加油北京,加油拉萨,拉萨和北京的关系,被奥运火炬进一步拉近。
拉萨旅游部门的人士称酒店入住率目前只有30%,但在我住的酒店,我认为入住率只有3%。街上看不到一个外国人。游客锐减,而物价猛升,水果的价格几乎是北京广州的一倍。
老百姓祈求的是奥运年的好日子,至少在那些卖北京奥运纪念T恤的少年看来,福娃能带给人们幸福的感觉,所以,请不要质疑他们做这些廉价T恤到底有没有侵权,全民奥运,也不妨让老百姓既爱国一把,又实惠一下。在“3·14”事件中被严重烧毁的西藏虹桥宾馆门口,几位少年在摆卖25元一件的福娃T恤。
体育的本质是游戏,但在西藏,或许更应该先强调体育源于劳动与信仰。比如西藏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但登山对藏人来说其实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而那些十年如一日在高原与崇山之上俯体叩头的朝圣之旅,其艰辛要远超汽车越野拉力赛。那是灵与肉合一的每日功课。
在雪域高原,到处都是随足球而飞翔的轻逸的肉身,拉萨的足球迷与内地一样多一样狂热。他们同样每天狂看欧洲杯,欧洲杯期间,《西藏商报》在朵森格路一家酒店还每天大开球迷观球派对。
喇嘛踢足球在拉萨不是什么稀罕事,足球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和网球一起,被英国人带到西藏,西藏喇嘛很早就接受了足球的启蒙。如今大昭寺到处都是足球的痕迹,几个厕所里贴的全是贝克汉姆、齐达内、罗纳尔多等球星海报。卡佩罗在去年夏天来过拉萨,在中国的旅途中他受到皇马让他下课的噩耗,不知在大昭寺他有没上过厕所,在那里,他会与他的皇马部下相逢。在喇嘛的宿舍窗上、墙上,也可见球星照片乃至曼联等球队的队徽标志。尽管佛门讲究清净,但球瘾难耐的喇嘛还是会照样挑灯夜战欧洲杯。
我在拉萨喝到的最好的奶茶是在色拉寺门口那个古老的茶室,喝完茶走出来,抬头可见色拉寺背后的嶙峋巨石,而天葬台就在山顶上。走进茶室,4块钱要一壶奶茶,边喝边听老喇嘛闲聊旧事,苍蝇啸集的黯淡茶室内有一个巨大的灯泡令所有的小灯泡变得多余――那就是齐达内的大秃头。一张巨大的齐达内海报。
1940年代末,喇嘛王国覆灭的前夕,西藏上层的改革派作出走向现代的最后一次努力,在江孜开办英语学校,结果遭到百般阻挠,喇嘛们甚至跑到学校门口绑架学生,江孜英语学校很快关闭。
那天在罗布林卡,在1950年代为达赖修建的一座夏宫,虽然已过参观时间,守门的藏族少年还是友好地放我进去参观,他坐在门口低头看书,我问他是看藏文书吗?他说是学英语的书,英语与藏文对照的。
这是全球化的拉萨,到处是一样的齐达内,一样的科比,一样的阿迪,一样的耐克,一样的联通,一样的移动……在色拉寺,一位喇嘛在翻一本李连杰的像集,在朝拜者络绎不绝的大昭寺门口,一遍又一遍地传来陈楚生的歌声:“有没有人告诉你,我爱你……”
在苦难的边缘,始终有鸟飞过,有鸟栖落。孩子们在八廊街上踢足球,打篮球,这每日的游戏被落日的余晖映照,是他们,让大地变得不那么沉重。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