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为何没有成为香港地产超级大亨?
今天,很多人评价他都会说这是一个香港超级商人,但鲜有人知道霍氏的财务能力来自何方?他的商业帝国据说有288亿港元资产,但也鲜有人知道他的获利能力在哪里?虽然,在虎门、番禺、南沙,有很多他投资建设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设施,但这个握有数百亿资产的老字号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
而且,他是香港最早的一批华资地产商人,曾经在60年代初期就从地产生意挖掘上亿元资产和现金,曾经开创“售楼花”卖楼,奠定香港、乃至亚洲很多地区的楼盘销售模式,为何至今,他没有在香港地产行业有更多建树?反而被大批后起之秀超越,成为低调的商人。
我们回到那个时代,一切都会变得清楚。
出生舢板客贫穷多难
霍英东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到香港后,祖父靠海吃饭,全家长年居住在舢板上,俗称“舢板客”。艇户又叫“柴蛋船”,这种住家小船,漂在水里像根柴;打翻了像个鸡蛋壳。
早年,香港的很多穷人都住在船上,是“贱民”,连岸上的窝棚客都抢不起他们,能够上岸就是落地生根,但这是个很不容易的事。
1923年,霍英东出生,是个小“舢板客”,最初取名“霍好钊”,後改名“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他自己改名“霍英东”,意思要“英姿勃发於世界东方”。
霍英东父母靠着一艘小驳船,在香港驳运生意。7岁那年,一场台风夺去霍英东两个哥哥的生命。几个月後,父亲病逝。母亲刘氏领着霍英东和他的两个姐妹弃舟登陆,搬进湾仔水渠街的一间小屋。水渠街是香港标准版的贫民窟,一幢老式唐楼只有200多平方米,住了50个房客。霍母靠承揽驳船卸煤生意,负担一家人的生活。
霍英东自己也找到第一份工作,在一旧式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子骨弱,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了开炉门,没几天就被辞退。後来几年,霍英东始终不顺。
霍母刘氏是个有性格、看得比较远的母亲,虽然艰苦,依然坚持以每月5元的“昂贵”学费,送儿子进名校皇仁书院念书。他与落难的世家公子何鸿燊是校友,何比霍高三级。但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霍英东的求学生涯被迫中断。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