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港英政府对霍英东的公开的表达不满和歧视,虽然没有直接的损失,但对这个地产行业协会会长的打击很大,霍很担心会面临很多阻碍。
竞投海军船坞失利後的2年内,霍英东几乎没有上新的地产项目。由于当时地产市场仍然低迷,霍英东心有顾忌,对发展地产业持的是观望的消极态度。
但作为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霍英东却活跃于地产行业的社会事务方面,向政府致备忘录,敦促政府改变开投公地方法,提供意见,要求港府健全售楼制度,完善大厦管理;发起、举办楼宇模型展览,为市民介绍香港近年地产业发展的状况,活跃、刺激沉闷的楼市。在60年代中期,协助香港建房屋贷款公司,推行香港廉息贷款建屋计划。
1967年元旦,霍英东以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的名义,发表题为《一九六七年地产业与香港经济展望》的文章,畅谈地产形势。阐明香港市道可望于1967年复苏。
逐步淡出商界躲避政治风波
同时,霍英东也开始改组霍兴业堂有限公司。霍兴业堂是霍英东涉足地产行业後成立的第一间公司,也是霍氏集团几十间公司之旗舰,其股权原来由霍英东和大太太吕燕妮持有;而後股权有所变化,主要股权分配给霍英东和吕燕妮所生的几名子女,少数股权分配给其母亲刘氏、其妹霍慕勤和二太太冯坚妮。
1967年2月,霍英东成立一间名为Beaulieu的有限公司,将霍兴业堂的控制权转移到这间公司去,但保留其家人分取利润的权益。这家新公司的股东并不是霍英东及其妻子、儿女,而是另有他人,分别是其妹霍慕勤、妹夫蔡源霖,以及霍铭波、彭延匡和屈洪畴,其中屈洪畴是霍英东多年聘用的会计师。
这样的安排表明:霍英东不是要放弃对霍兴业堂的控制权,而是利用Beaulieu遥控霍兴业堂的业务和资产。
霍清楚了解港英当局不希望他在香港工商界越做越大,想尽办法要限制他的发展。霍英东在1967年2月对霍兴业堂改组,目的为家族生意和家族财产安排一个妥善的退路;这被视为霍英东淡出商界的第一步。
此时,正逢中国内地文革狂潮,间接影响香港工潮不断,1967年5月6日下午,在人造花厂九龙新蒲岗分厂门外,对立的两派工人发生冲突,警方出动200余名武装警察和“防暴队”,用武力驱散工人,当场殴伤多人,拘捕21人,酿成“人造花厂流血事件”。
霍英东看到事件後,经过一番考虑,当天晚上,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暂时离开已经出现混乱和动荡的香港。第二天一大早,他顾不上通知公司的要员,只和家人简单打个招呼,就草草收拾行李,匆匆赶赴九龙启德机场,临时买票搭上飞往英国的客机。
霍英东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巡游参观达半年之久。他在躲避一些事,也极力回避很多事。
回忆香港的1967年,很有意思,这一年5月22日,香港工潮风起云涌,游行队伍遭到警方武力镇压,200多人受重伤,多人被捕。之後,港府和“左派”力量展开长期的对峙,先是工人大罢工,交通一度陷于瘫痪,再发展到城市游击战式的对抗,其中最激烈的一次,警方出动逾千名警察,动用直升机,携带先进武器,围攻北角华丰国货公司。商界名人利铭泽,不满港府暴力镇压中国人,愤然辞去行政局首席议员等一切公职。进入该年8月,骚动扩大至边境地区,在沙头角一带,大量民众与英军多次发生武装冲突。“六七风暴”,有5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动乱。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