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采访过霍英东的传记作者冷夏撰文说,霍氏集团至今仍然保存着霍英东发明的第一份售楼说明书──“九龙油麻地公众四方街新楼分层出售说明书”。此书为16开本,近20页,上有文字详尽说明楼宇的地势环境、建筑材料、分层价格、订购方法,另外还有地盘、各楼宇的透视图和平面图、骑楼剖面图、各分层的平面图等。除了印刷、装订质量较为粗陋之外,它就是今天装帧美观的看楼书前身。
1953年年底,霍英东看到自己的楼卖出去了,但还是心里有不甘,毕竟这还是很多富裕的人才能做的事。他要让更多老百姓也参与买楼。很快,他发明了促销楼宇和加速资金周转的另一种新方法:“卖楼花”。在楼宇只有设计图纸,没有正式动工之前,买家先交订金预购楼房,就像在果树开花阶段,买家交钱买那个“花”,然後在花结成果时再摘那个“果实”一样。
四方街大厦还没动土,霍英东就在售楼说明书上向市民推介分期付款的卖楼新方法:“第一期先交订金50%,第二期在建好二楼楼面时交10%……第六期余款10%在领入伙纸时清缴。”一开售,很多市民拥来,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承受,可以买楼。律师楼外排起长龙。
这是香港、亚洲地区第一个分期付款买房案例,获得市场全力支持,之後,霍英东在出售四方街其它楼宇时,把第一期的订金降低到总楼价的10%-30%,以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买楼。“卖楼花”如今已成为全球地产行业推行,霍英东是这一方法的发明者和第一个推行的人,他在地产界的创举和开拓能力,超越常人,也被後人记住,而这位饱经风霜的人,之後从未爲此感到荣耀,甚至很少提到这个故事。
“卖楼花”和售楼说明书”两个新招见效,霍英东投资建设的四方街楼盘卖得最好。一年多时间里,霍英东就在四方街地盘建起100多栋、共600多层、折合约50多万平方英尺的楼宇。霍英东一年多时闲也净收入600多万元,成为地产界的新贵。最厉害的一招:霍英东做得越大,反而越轻松,买家定金越来越多,自己的资金投资并不见多,回笼也越来越快,回报率明显高了。
霍老後来说过其实创造出卖楼花并不见得很有新意,他说你卖杂货,作工厂,都要支付货物定金、收取买家定金,生意做活了,就能周转,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其实并无新意。看得出来,这个渔船上出生闯世界的人,没有太多文化,但有十足的商业头脑和观察力,创造力,在商业领域,他找到自己的天地。
之後,这位地产新贵还在自己投资的高层建筑尖东香槟大厦推广“公共契约”,就是今天的管理模式雏形:每个业主都负责一部分管理费,承担共同的责任和费用。
大厦公共契约推行,成功将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後带来的管理问题妥善解决。也正是这个公共契约的成功实施,才使得分层、分单元出售大厦楼盘成为可能,也使得地产商转而愿意兴建大厦,这为香港的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并迅速出现高楼大厦林立的新景象创造了前提。
霍英东涉足地产行业只是一年多时间,重金买下当时香港最高级的使馆大厦,又在四方街建成售出100余栋楼宇,後来又建高层立信大厦、香槟大厦,进军地产业气势如虹。而且其行动多具开创性,也极有商业影响力。一跃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地产商之一。
1955年,霍英东还在铜锣湾利园对面兴建17层高的蟾宫大厦,地下是铺位,二楼当写字楼,其它是住宅,霍英东又采用“卖楼花”方法,在各大报纸刊登售楼广告,楼盘很快就一售而空。半年左右的时间,17层高的蟾宫大厦就耸立在利园山上。
蟾宫大厦是香港当时最高的大厦,可以望到维港美景,成爲当年华资地产商人的杰作。至今,这幢大厦仍然矗立在在铜锣湾,它的周围已全是摩天大楼,但它50多年见证了香港几十年沧海桑田的发展变化历程,也是霍英东早年驰骋地产界的最好明证。
此时,霍英东已赚1000万港元以上,他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地产大亨。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