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没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十分高昂,亦将事倍功半。倘若矛盾严重,可能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变成城市居民的敌对者。
因此,城市总体规划不是规划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民主方法、民主作风贯穿城市规划编制、修订、立法的全过程。让广大“城中人”通过一定的机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它制度化,构筑和谐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借鉴西方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公众参与在西方社会中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过程中规划师职能的转变。传统的规划师职能是依据开发商和政府的意愿进行规划方案的编制,整个行为是封闭式的,规划师是开发商和政府官员的“代言人”。引入了公众参与,规划师是公众、开发商和政府三方的“代言人”,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下面我们从美国和德国两个具体的案例看看西方国家如何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中。
美国费城民众让棒球场易地
按照美国各州的法律,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就是一部“宪法”,是指导城市社区未来发展的蓝图。所有未来的城市发展,不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都不能超越这部“宪法”所包含的政策范围。不但规划的制订重视广泛参与,就是规划的执行也是广泛参与的结果。如某些建筑超过规划规定的高度,可能会影响相邻建筑采光或破坏整体协调,或由于某建筑商任意改变住宅区中住宅的外观颜色,而影响邻居的审美视觉等,这些立马遭到相关者举报,城市的主管部门会立即要求违规者及时纠正,并给予处罚。为了保证公众参与的力度,联邦政府将公众参与的程度作为投资的重要依据,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从1956年的联邦高速公路法案,到七十年代的环境法规,再到九十年代的新联邦交通法,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程度、内容进行了不断深化。2000年初,费城问讯报报道,费城华埠所在的12街与vine街附近可能选择修建新型的棒球场,于是一场民众参与的反对新建棒球场的公众活动开始展开。
费城华埠
首先,费城华埠社团与居民在4月举行的市议会听证会上表示了口头反对意见,随后费城华埠发展会、费城城市咨询公司等以书面的形式向费城市长协调组、规划局等有关人士写信,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新建棒球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5月初,费城华埠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决议通过了成立由各侨团代表组成的“费城华人反对新建球场委员会”,会议概括了新球场将产生的种种后果,决定采取游行示威、罢市并派代表与政府、议会交涉,此举得到媒体与各界的关注。但9月初,市政府公开表示对费城华埠的反对与要求不予支持。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