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没有可能充满期待,中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若干年后,会成为艺术世界、世界艺术里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未来的世界音乐、文艺爱好者,甚至普普通通的公民、游客,能不能一想到中国的国家大剧院,就想到美国的林肯艺术中心、卡耐基音乐厅、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大剧院在中国的高雅艺术中的地位,会不会像人们一想到香港的流行音乐就想到红勘体育馆那样无可替代?
兴建要靠政治勇气
换句话说,关键是这个大剧院能不能成为世界知名的一个音乐、艺术的殿堂,而不是单单有一个眩目的外表和华丽的内部装璜,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
如果这个大剧院的未来,不是要成为林肯中心一样的世界艺术之都,那么它应当成为什么样一个艺术圣地?它服务的艺术消费者应当是哪些?等等。
如果说,当时对这些问题还没有考虑清楚就决定建立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那我们可以肯定,这样的决定是带有政治性的——因为技术性的答案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需要有巨大的勇气来做这样的决定。
而这样的勇气——说是勇气也好、鲁莽也好——只能来自政治的高层。
不论当时的决策正确以否,大剧院已经建成,打造大剧院的艺术未来成了管理层责无旁贷的任务。
开幕音乐会,汇聚了世界顶级华人音乐家,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联袂演奏。200多人庞大阵容合唱重新编写的《茉莉花》,终曲是管弦乐版的《良宵》,都让人感到演出的真情流露。
但今后呢?人们开始估计艺术的投资与回报问题:据估算,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造的国家大剧院,如果每张票的售价低于1000元,就无法实现盈利。
然而,这么贵的票价,能有多少上座率?还是大部分票由文化部的官员以赠票给出?如果买票看演出的人稀稀落落,怎么成为中国的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事实上,今日中国的整个高雅艺术市场,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当年北京只有一个音乐厅的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北京只有一个地方听音乐会。后来出现中山音乐堂、保利剧院、黄庄的海淀剧院、北京大学的世纪大讲堂,甚至人民大会堂等等,都开始供给高雅音乐会、芭蕾舞、歌剧。
票房永远抵不了开销
演出的地方增多了,观众的数量不知增加了多少?而这下国家大剧院的开幕,北京其他演出场所恐怕又要遭受重创。
大剧院的设计十分豪华,单是演出大厅,就包括了一个歌剧院、一个音乐厅、一个剧场,此外还有一个试验剧场。全部演出场所,能容纳约6000观众。
·评论:论“权利”与“建筑” 08/01/17
·一个“蛋壳”散发的震撼 08/01/17
·国家大剧院看《伊戈尔王》 08/01/17
·横空出世,大建筑 08/01/17
·上海建筑:石头的歌舞 08/01/1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