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分析的流动性,以前我从来没有做过这个工作,今天第一次给长沙的朋友讲,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讲流动性过剩,从政府领导人、媒体、记者,大家都在讲流动性过剩,但是没有几个人在研究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是什么含义大家都没有找到,但是我们是认认真真做了流动性过剩课题,因为我们是要交卷的。
现在我们讲流动性问题,是整个宏观环境面临着货币、泡沫过多,从而产生的流动性过剩。但是,不是每个领域都会流动性过剩,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资产市场会出现流动性过剩,但是在房地产的不同环节流动性过剩也不一样,流动性过剩经常在房地产的需求环节,但是房地产的供应环节很少出现流动性过剩。政府的调控常常调控在供应环节,供应环节流动性减少了,而需求环节流动性还没有减少,就会出现家居供不应求,进一步助涨房价。
另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企业组织流动性也不同,谁最有钱?上市公司,万科、碧桂园,有钱的企业从市场上圈了钱之后就回过头圈地,圈地之后股价就会更涨了,它又可以圈地了!中国的开发商越来越多的面临着资本时代,前面老总说到周边的楼面价也就3000多,而地价却也到了3000多,他不愿意要,谁愿意要呢?是被钱撑死的人!很多城市的地本地开发商拿不到,全部被外地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拿走了。周边的房价3000多,楼面地价拍到3500,面粉价格比面包还要贵,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这样的。成本是开发商定价的底线,上限看供求,然后看竞争,竞争就是周边的楼价。
我在这里讲一句话,这可能是跟冬天有关的,我前面讲房地产发展前景只走了1/3的竞争,但是我说有可能70%的中小开发商在未来要消灭,因为你拿不到地啊,拿不到地还做什么房地产啊?谁来拿地?就是流动性集中在某些的大企业里面,他们流动性过剩,他们有的是钱,他们抗得起风险,资金能力也强,他们肯定会进来。我们第一次发现区分流动性的差别性,虽然都是流动性过剩,但是它们有差异性,怎么对付差异性?政府的政策要对付这个问题,是要真正调控到流动性过剩的需求环节。我们就提出政策,就要打,就用提高第二套房子的首付,甚至不给他贷款,这个就是减少需求。这一轮调控跟以前调控不同的是开始打到要害,开始发现了这个点,政府现在是越来越明白了。
主持人董吉湘:下面还有另外的问题要问赵博士,同样这个问题想在本地有很多开发年经验的王岳先生,请问来自嘉鼎置业的王岳总经理,如何把湖湘文化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上?
王岳:这个问题太大了,凭我的智慧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台上的赵晓博士,我们是做开发的,从您的角度可能会觉得中国的房地产没有什么问题,确实我们觉得中国的房地产也有一点病,但也不至于这么重的下药。我觉得中国的房地产最终死不是病死的,是医死的。从开发商讲,我们也不是上市公司,那么我们这样的本土企业该怎么办?现在都是上市公司来拿地,从深圳、北京、上海过来,那么本土的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做?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想问一下贺承军博士,我看你的文章也比较多,我们第一是想知道象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在拿地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是不是可以走城市覆盖农村的道路?往郊区、地州市、县城的方向走?第三个问题问一下张跃先生,我以前对远大感觉比较模糊,虽然就在长沙本土,因为我觉得你做的是高端产品,跟我做的项目比较遥远。但是,我想现在经济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消费者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包括对居住的需求也比较细化了。提高到这样的层次之后,我也参观了一下您刚才的产品。那么,我们房地产企业08年要做的东西,准备打造产品差异化的体验,我们是不是要从这个角度打造产品的竞争力?你的东西好,但是还是要体验、感受得好才是真的好。一旦感受了,象您的东西我个人有一个要求,我想请您到我们公司做一个讲课,或者是交流,因为我们对您公司的一系列产品是很感兴趣的,也准备做一些贡献。
我们是出版集团的,我们在长沙有几块地,销售也比较好。我们集团内部的土地资源不大,但是也有600多块。我们出版集团本来也是新闻背景的,他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开发商,怎样做呢?张跃先生的产品对我的思考有一些启示。谢谢。
赵晓:我觉得这位朋友更多的不象湖湘人,而象瑞士人,特别的谦卑,身为老总,把讲的机会都留给我们三位。他讲的第一个问题,面对现在的房地产态势,中小企业该怎么办?如果按目前的趋势,70%的开发商会消失,你拿不到地。说明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从过去土地时代进入了春秋时代,已经从春秋时代进入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新的洗牌了。我相信对中小企业来说,对本地的开发商来说,需要特别认真面对这个问题。
应对这样的问题,一般的办法是合起来,你们有没有可能合起来。企业规模不大,联合起来一块儿拿地,联合起来一块儿去砍价?你们可不可以有这样的联盟?有这样的创新组织。然后跟大的房地产商的竞争可能会稍微平衡一点。还有一个办法是合起来,你们将来也走向上市,一块儿去拿钱,弄股票、基金什么的,单个你还不够。还有是跟大的开发商合作,将来去辅助他们做开发。
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办法。我和老贺都强调中国房地产开发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看法,但是我们的分歧也很大。老贺讲中国人住别墅想都别想,住山水城市赶紧回家去吧。政府的开发费用拿75%来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是房地产春天的到来,很好!老贺说中国人住不上好房子,我看未必。我老家是江西的,我是农村下放的,我们加就住在汤House里面,尽管那个House不怎么地,但是园子、院子、房子都是有的。北京的旺街小区住了30万人,城市化是什么呢?城市化对土地的占有是安放人,只相当于农村的1/5。那么,中国人口的矛盾是需要缓和的。我们没钱的时候都是住汤House的,为什么现在有钱了,还住不上好房子了?住不上山水城市了呢?我们的领导人为什么要口口声声强调要坚守18亿亩?为什么规定土地只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中国不是香港,也不是新加坡,新加坡是另外一个怪胎,我们知道有的人的眼睛是对眼和沙眼,我们为什么不学好?要学对眼和沙眼?香港人的地原来是英国殖民政府的,香港就只有一个土地供应商,这个供应商要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出现了类似于我们的招牌挂的模式,把房价弄得很高,到现在香港的土地开发面积不到香港面积的2/3,就是挤牙膏一样的挤一点是一点。
·城市·观点论坛长沙行:长沙圆桌 07/12/20
·湖南省房地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罗伯云致辞 07/12/20
·城市·观点论坛长沙行现场直播 07/12/20
·博鳌房地产论坛、城市•观点论坛秘书长陈诗涛致辞 07/12/20
·城市·观点论坛长沙行视频直播 07/12/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