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我有太多的回忆和梦想,今天返海南,我要实现多年前未圆的梦。"参加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的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说,他的第一期房产项目现已在博鳌水城开工。
8月15日晚。博鳌金海岸酒店一间休闲咖啡厅。潘石屹开始聊他与海南的故事。
1988年,怀着大干一番事业的梦想,潘石屹踏上了海南。"第一次到了海南,感觉很新奇。还记得在大同路与龙华路交叉处,那时热闹极了,街上擀面条的,卖烙饼的,作诗的,弹吉他的,都是一帮刚下海南的20多岁的年轻人,每个人眼睛都亮亮的,包含着许多梦想。"
"1989年,海南经济遇到了第一次低潮,人们的目光开始变了,原来充满梦想的眼神变成了对金钱赤裸裸的欲望,整个氛围很让人不安。"
1990年春节前后,海南刮了一次特别大的台风,损失惨重。这一特大台风加上经济开始萧条,把一大批对海南不再抱有希望的年轻人刮跑了,但潘石屹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后来,他的老板在海南承包了一个砖厂,让他当法人代表、厂长。"当时多的时候带着500名民工,少时也有80名民工干活,算是海口当时最大、最现代化的砖厂。但到1990年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一部分民工跑了,留下来的民工也没活干,就这么闲着。"
1991年,潘石屹与冯仑等"江湖六杰"在海南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从总经理到副总经理到管财务的潘石屹,一个公司6个人把所有的职务全包了。
"刚开始,两手空空。后来找到了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公司老板认为这帮小伙子还可以。于是达成一个协议,给我们贷款500万元人民币,利息好像是20%,这笔钱由他派人监控,利润五五分成,这是我们的第一笔种子资金。"
拿到钱后,他们就开始炒楼。用不到3000元一平方米的价钱买了8栋别墅,放在手中不出售,过一段时间等市价好了,一出手便赚了一大笔。这一笔钱也是潘石屹他们6人在海南挖到的"第一桶金"。
早在1990年时,海口有两个数字引起了潘石屹的注意:常住人口15万,暂住人口50万。他去规划局看到,当年的报建面积大约是人均5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我感觉快出事了,当时北京人均才7平方米多点,人均5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不太正常。于是我们几个人开始考虑如何把风险分散一下。就为这个,1992年,我回到了北京。"
潘石屹说当年在海南炒地产,感觉就像现在的".com"公司,谁都觉得荒唐,没有那么做公司的。去年他去了硅谷,跟一些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在整个抬市过程中,你身临其境,每个人投资,你掌握好一个点,到一定程度能退出来就行了。大市起来时你不介入,这很愚蠢。聪明人就是别随波逐流,你能往上走时就走,当别人还在往前走的时候,你认为该退的时候就退。
"近10年了,重新踏上这块土地,我觉得它已完全不一样了。特别是博鳌,让我非常动心。这次重来海南,我要在当年曾经做过梦的地方圆我当年未圆之梦。"
潘石屹说,他不会在博鳌克隆一个北京"现代城",也不会随意地把外国的某种建筑简单地复制来博鳌。"我的目标是,当人们看到它时,它就是人们理想中的建筑物。"
潘石屹的"博鳌梦"已经开始做了,投资1.2亿元的第一期工程100幢别墅已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