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中国地产温度:70.5C--2005博鳌房地产南北精英对话
作者: 2005博鳌房地产论坛     来源: [ 深圳特区报 ]

  时间:2005年7月30日下午

  地点:海南博鳌

  对话主持:蔡照明(深圳特区报广告部副总经理)

  对话嘉宾:

  胡宾(中州集团董事长)唐明(南京山水房产公司执行董事)陈勋(武汉东鑫集团副董事长)李中义(山东黄金智业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赵玖学(重庆黑格集团董事长)金锡顺(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刘博(北京依莲轩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看不清的未来:地产o企业o企业家如何定位

  主持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感觉自己是姚明,但是前一段时间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关于中国未来的主题封面用的却是章子怡。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很多的企业家、很多人将他们爬一座山、跳过一个坎都记录下来,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告诉全国观众,感觉自己会被关注。不管怎样变化,我们不能"变态"。今天这场关于中国房地产未来的讨论,首先要将我们自己的定位搞清楚,房地产企业到底是什么?我们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样的?房地产企业在城市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企业家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唐明:探讨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围绕在中国这个区域,必须将中国的房地产业放在世界的范畴,这样有助于我们能更客观看清楚目前,也能更长远地预见未来。

  陈勋:从发展来说,大众住宅和大众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他们对生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和展望也是非常高的。我们提倡平等,尊重城市、尊重人。

  赵玖学: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在西部在重庆真正开发的时间才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路还长得很,真正的需求量非常大。

  胡宾:在座的企业家,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出生的比较多。天时,给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我相信中国的房地产未来发展起码要持续十五年到二十年。这段时间国家进行了宏观调控,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了不利是暂时性的。我觉得不利的还是企业资金链的问题。如果资金链上不成问题,房地产再过一个月会回升,如果一个月不回升半年也会回升,如果半年不回升一年也会回升的。第二个角度,即地利的角度,我们身处中国,对房子的需求市场空间很大。第三个角度是人和,房地产的成败最终还在于人。

  金锡顺: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房地产的定位,是希望做文化地产。我们用项目表明我们的项目符合这个城市的定位,企业的行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公司利润的多与少其实决定权更多的还是在我们手里。我们不要做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的开发商。

  把脉中国地产:

  平均温度70.5C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我们专门召开了一个地产新政论坛。新政下地产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有些地产领袖们本来认为自己在做很健康的运动,爬山涉水、拍电讯影作秀。我说,其实在给这个行业做很负面的宣传。每天这么玩都可以赚这么多钱,大家觉得地产企业太容易做了,是一个暴利行业。目前地产市场是出了问题,到底是谁将地产市场搞坏了?

  去年,我们在深圳搞了一个"地产温度计"。大家知道,大的地震来临之前,小动物最敏感。所以我们找了深圳部分楼盘的售楼员完成"测温"工作。为了让今天会场热闹起来,我们给每位发一个"温度计"。假设,目前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温度为一百度,西藏的房地产市场是零度,大家感性地判断一下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温度。

  (过数分钟)下面,我读一下大家的答案。杭州是95度,南京是80度,湖北是50度,山东是40度,北京80度,北京60度,上海是100度,重庆是58度。那么,目前,中国地产的温度平均值是多少?是70.5度。请发烧区的和常温区的代表互相"指责"一下。

  金锡顺:我觉得这个评判标准让我很为难。我给北京打80分,是用倒扣法,我认为上海的确是过热的典型城市。这次房价过高,的确有人为炒作的因素,其实还有一个方面,是上海小市民的心理。

  赵玖学:为什么我判断重庆只有58度呢?重庆是一个直辖市,人口三千一百万,重庆房地产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我认为重庆只有58度。上海和北京为什么是高温区,因为上海经济本身发达,老百姓的买房需求,包括高中低端的客户都满足了。现在中部、西部,特别是西部的房地产,包括成都、重庆、西安等,楼盘品质跟上海、北京相比,可能品质差不多,但是价格便宜很多,甚至一倍。这与一个城市的GDP发展、经济收入,还有整个市场的客户群体是相关联的。

  理性回归:开发商o购房者o政府各就各位

  主持人:请各位嘉宾说一句话,总结一下今天的观点或者对明天房地产发展的期望吧。

  刘博:发展商要因地制宜,才能够在经济变革中生存下来。

  唐明:市场回归理性,价格回归价值。顾云昌这一句话,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目前房地产形势。其一,整个房地产行业平均利润率会回归到整个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水平。其二,房地产应该是会越来越专业化。第三就是房地产国际化,销售、管理模式等等的国际化。

  陈勋:企业的发展潜力来源于客户、来源于市场。企业为市场所拥有,就能够发展,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企业要符合政策,符合城市的发展,这样企业就会良性地成长起来。

  李伏安:中国房地产企业应该说是非常年轻的,一些政策的出台也是为了规范行业、让这个行业健康地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房地产已经运作了上百年历史,仍然经久不衰,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赵玖学:坚持就是胜利,胜利需要坚持,我愿为我们的客户服务终生。

  主持人:我愿意用"回归"作为我们今天论坛的结束。我们这个行业要回到社会行业平均利润率的状态中去。我们的企业也在转型,一方面是企业的未来,一方面是行业的未来。我发现现在深圳有很多企业,随着行业的发展,他们也会寻找出路。关于企业家个人的回归,我认为还是要回归为普通的商人;对购房者来说,应该从投资主导型回归到消费主导型这个层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可能也需要回归,这个问题留给台上、台下的各位思考。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信托融资圈地或已到梦醒时分

开发商希望通过信托来支付或储备地价款的黄粱美梦,恐怕已经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的任务。

·京版“国十一条”落地 观望时代的结束

·重出江湖的土地协议出让

·一周评述:热钱冲击下的海南

企业资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