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官学商论剑博鳌 房产市场需要开发商静心研究
作者: 2005博鳌房地产论坛     来源: [ 湖南经济报 ]

  以国八条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政策让2005年的中国楼市同样在间或的"台风"过后景气黯淡,购房者和投资人"持币观望"成为这段时间市场大环境真实的写照,而何时走出观望"拨云见日"便成了最热门的预测主题。7月30日,论剑博鳌的官员、学者和房地产商在此各抒己见。

  易宪容:老百姓很快就能买上房!

  前段时间"封口"不谈房价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在博鳌论坛上终于开始再次谈到房价的问题--尽管以直言不讳为其特征的易宪容这次的言论温和含蓄了很多。在7月30日上午他所做的"中国金融与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谈到更多的是如何避免在房地产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金融风险,其中一个主要的观点是,由于房地产投资过热,导致其他投资领域资金的短缺,比如股市,因为钱就这么多。但是关于房价问题,在演讲台上他没有讲。

  下台之后易宪容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对象,面对记者直言提问:"下一步房价走势如何?"的时候,易宪容对房价再次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用担心,用不了多久老百姓就能买得起房子。"他说,最多三年。

  樊纲:开发商要调整思路均衡发展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是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常客了。此次,樊纲的发言主题是"利益均衡与长期发展":

  "当一个市场上钱太好赚的时候,这个市场是有问题的。"他说,房地产市场就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间大家挣的钱太多了太容易了,而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让你"挣钱不那么容易",所以要进行宏观调控,而且这个调控不是早了,而是晚了。

  调控的目的是使市场经济各个利益集团都能够平衡,以往开发商挣好几倍利润的状况是极为不正常的,但是"现在挣30%你们一样是中国最幸运的商人",不能说以往挣300%的时候是春天,现在挣30%就变成冬天了。同其他行业比,房地产依然是一本万利的行业,樊纲认为,开发商要接受这种回归理性的现实。

  至于"开发商能熬得过多久"的问题,樊纲开玩笑说,"前几年你们挣的钱够撑一阵的了。"

  聂梅生:建立完善的梯度供应体系

  全国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现在的政策状况是十字路口"四面红灯",出现僵持,打压供给,遏制需求,其结果是谁都无所适从,从而造成了客观上看不清楚时采取的保护措施:观望,不仅消费者买房人在观望,投资者(包括国外投资者)也在观望。

  "宏观调控政策是为了平抑房价,让房地产得到健康发展,而不是打压。"对调控效果的一个基本判断是,除了局部地区过热之外,其他地区倾于正常,所以"政策是有压有保"。而众矢之的的上海也开始回归理性。

  关于政策变化的问题,聂梅生认为不会再出政策了。而政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廉租房制度的完善,把住房梯度供应落到实处。值得注意的是,聂梅生在演讲当中强调:"买房是投资,而只有租房住才是消费行为。"在此她没有区别买房是不是家里"惟一一套"住房,只要买房都是投资行为。

  开发商:我们是来"算命"的

  此次的博鳌房产论坛,开发商多少有点抱着来"算命"的心态--听听专家对观望期的预测,尤其是那些在政策调控下处境艰难的中小开发商,而"何时走出观望"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更愿意听到。

  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的刘力30日下午讲了很久的工程质量,北京建华时代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宗汨讲了很久的企业"诚信"建设,开发商们的主题大都围绕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满足市场需要和消费者需要。

  "当开发商都开始静下心来研究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市场才是理性的时候了。"樊纲的话对市场现状做出了形象的概括。

  晚间精英论坛进行一半的时候,中国城乡建设研究所所长陈淮博士赶到现场,对于何时走出观望的问题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讲了两个形象的故事:意指中国房地产会像大兴安岭一场大火过后,生态会更加活跃,而中国人目前的住房条件同以往相比,已经得到很好改善,"上海现在90%的年轻人结婚都要有房子,不管是自己买的房还是租房。消费者手里不是没房,而是有地方住。所以你说让我讲多久会走出观望,我只能这么讲。"吃饭是必须的,买房子却像买衣服:衣服要掉价的消息持续,谁还会选择当下买呢?至于观望持续多久,陈淮表示,"一年没有问题。"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信托融资圈地或已到梦醒时分

开发商希望通过信托来支付或储备地价款的黄粱美梦,恐怕已经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的任务。

·京版“国十一条”落地 观望时代的结束

·重出江湖的土地协议出让

·一周评述:热钱冲击下的海南

企业资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