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地产精英纵论地产业"调控"往何方
作者: 2004博鳌房地产论坛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海口八月七日电二00四年,宏观调控再度降临,首当其冲的是中国房地产业。中国房地产业何去何从?中国房地产信贷和土地政策将紧缩到何种程度、持续多久?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在宏观调控的环境下寻求发展?

  今天,博鳌二十一世纪房地产论坛二00四届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多名房地产业界精英聚集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宏观经济调控下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和未来走向。

  首创置地集团董事长刘晓光称,在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将面临重新洗牌,一些中小企业将遭淘汰。股权资金雄厚、融资渠道广泛、房产质量和服务优良、经营管理成熟的房地产企业,将并购那些自有资金不足、信贷以外缺乏融资渠道的企业。由此可见,目前,中国房地产业已进入"并购时代"。

  房地产企业出现"并购风潮",并非坏事,通过并购和兼并,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会越做越强,中国的房地产才能出名牌、品牌,才能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刘晓光说,房地产企业一定要有紧迫感,特别是大型企业,应当广泛建立战略联盟,加强战略合作,尤其是以资源获取为目的的战略合作。企业通过共同协作,更高效地、更低成本地实现对土地、资金的使用,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有关人士称,此次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控制土地,提高地产开发项目门槛,要求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资金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五,比以前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在此种境况下,不少中小房地产企业资金缺乏。

  面对新的宏观调控,中小企业的出路何在?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指出,中小企业要摆脱困境,关键是搞好"专业化"经营。首先抛掉自已不擅长的项目,专心经营住宅项目,不要搞投资大的商业地产,不要盲目追求大盘。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认为,政府要为有影响、有实力的开发商提供一定土地供应量,以确保中国的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基强联行董事总经理陈基强表示,资金是房地产开发的关健所在,在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拓宽融资渠道,实行融资多元化战略。既要注重国内融资,也要注重国外融资。当前,国外基金不失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之道,有关企业要大胆尝试。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信托融资圈地或已到梦醒时分

开发商希望通过信托来支付或储备地价款的黄粱美梦,恐怕已经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的任务。

·京版“国十一条”落地 观望时代的结束

·重出江湖的土地协议出让

·一周评述:热钱冲击下的海南

企业资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