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博鳌文档 >

>

>

正文

数十巨头齐集博鳌 富力李思廉透露已留巨资买地
作者: 2004博鳌房地产论坛     来源: [ 新快报 ]

  8月7日-8月9日,第3届"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在上半年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大环境下,此次论坛主题围绕"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地产集团老总、金融界权威人士、有关政府官员以及五百多名房地产界精英出席了此次论坛,其中富力地产集团董事长李思廉作为广州房地产界的代表,被特邀到会并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

  在本次论坛上,宏观调控对各地房地产影响程度的差异在发言上鲜明地体现出来。其中不少发展商不无担忧地表示,宏观调控的影响将会在今年下半年逐渐显现出来。相反,由于广州的房地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以富力地产集团为代表的广州地产商则更多着眼城市经营与房地产企业总体发展方面的探讨,"利大于弊"的话题相对轻松得多。富力地产集团董事长李思廉更透露,富力地产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充满信心,已预留巨资准备买地。

  担忧:影响下半年显现

  本届论坛适逢中国再次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关键时刻,与会的大部分大地产集团董事长纷纷表示,随着中国不断实施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内房地产业所受的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渐显现出来,发展商必须通过各种办法渡过难关。

  万科董事长王石指出,中小企业要摆脱困境,关键是搞好"专业化"经营。首先抛掉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专心经营住宅项目,不要搞投资大的商业地产,不要盲目追求大盘。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认为,政府要为有影响、有实力的开发商提供一定土地供应量,以确保中国的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基强联行董事总经理陈基强则表示,资金是房地产开发的关键所在,在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拓宽融资渠道,实行融资多元化战略。既要注重国内融资,也要注重国外融资。

  利好一:有利于"固本强基"

  作为广州发展商的代表,富力地产集团董事长李思廉在本次论坛上表示,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来临时,很多人将这次宏观调控看成是洪水猛兽,但富力地产则认为,今年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功效主要体现在"过滤"与"固本强基"。

  李思廉指出,多数全国性品牌地产商经过10多年的奋战,不管是对土地政策还是对金融政策,均有很好的免疫系统。另外,通过新一轮的收紧土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还可以四处发展,向全国各地寻地,或与手上有土地资源的机构合作,这使流散在暂无开发能力的企业手中的土地又一次回归到市场上来。因为分批出去的土地国家一时也难以清查出来,只能交给市场"套"出来。从这个层面上讲,是一次大规模的闲置土地的清理、整理运动。因此,富力已经预留大笔资金,准备在房管局再有土地推出时入市买地。

  利好二:城市化发展蕴含新机遇

  有关数据显示,至2002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7%,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增长的中期阶段,为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本次论坛上,李思廉就专门作了题为《房地产企业发展与城市经营共创双赢》的演讲。

  李思廉在演讲中指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经营城市的主体已不仅是政府,还有一个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企业可以参与到城市建设、经营城市中,对房地产企业是一大机遇。李思廉又以富力地产集团的发展为例子分析指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广州开始了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并进的城市化进程,为众多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而富力地产集团也正是从这一时期,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历程从一个小型房地产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性、跨行业的集团公司。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信托融资圈地或已到梦醒时分

开发商希望通过信托来支付或储备地价款的黄粱美梦,恐怕已经变成了现实中不可能的任务。

·京版“国十一条”落地 观望时代的结束

·重出江湖的土地协议出让

·一周评述:热钱冲击下的海南

企业资讯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