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房地产论坛---一个展现地产魅力的舞台。
博鳌房地产论坛已经举行四届了,笔者有幸参加了三届。说实话,在仅有的两天时间里"浸泡"在论坛之中并不完全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就拿本次论坛而言,近20位地产大腕发表主题讲演,五场"地产精英"对话同时举行。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今年参与采访的记者大部分都是极富好奇心的新面孔。
吸引笔者乐此不疲接连参加三届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原因何在?
仔细想来,答案是两个字:激情。
或许借助了博鳌得天独厚的"灵气",椰风拂面的博鳌成为地产人放飞激情,尽展思维魅力的"宝地"。在不经意之间,真实表露出地产人的"本色"。
最抢眼球的"激情人物":孙宏斌
自顺驰杀出天津,它在各地所挑起的风波不断,涉足全国十几个城市,高价拿地,高调传闻,高速扩张,更让顺驰与它的领袖孙宏斌争议不断。不少人在关注:它到底触动了谁的规则?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否会在地产界创造一个奇迹?
在顺驰推迟在香港上市计划的背景下,孙宏斌今年首次高调亮相却"出师不利",到博鳌的第一天就受到记者的"诘难",使得孙宏斌当晚"没有睡好觉"。次日演讲开篇便直言"我招谁惹谁了?",在其后"顺驰:将每次变化当做机会"的主题发言中,孙宏斌用高亢、激昂和具有鼓动性的语调阐释了顺驰的发展目标、企业理念和赢利模式,并声言,2004年顺驰实现销售回款100亿的计划"成功在望",顺驰将"在暴风雨中长成参天大树"。
孙宏斌的激情宣泄到了回报,赢得了本次论坛上最热烈的掌声。
最遗憾错过的激情碰撞:万科VS顺驰
博鳌房地产论坛重量级的演讲嘉宾,自然是王石。对于参加在房地产论坛抛头露脸,王石多少表现出无奈。
在王石看来,万科地产目前是在一个团队经营经营之下顺利发展,理应由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站在论坛上论道地产。其次,地产论坛有一个"潜规则",即讲求"平衡",不能畅所欲言,换言之,很难释放"激情"。
好在王石既来之则安之。虽说是年纪越来越大,但自称不懂商业地产的王石一论及地产市场来,激情是半点未退,在他的主题发言中,先后对商界中的五六家企业给予评判。有"黑马"之称顺驰大有正面对撼万科之势,面对这个地产新对手,王石评判道,此次宏观调控会对高负债的公司带来影响,像一些所谓的"黑马"肯定会非常难受,"如果说不难受,那就是吹牛"。
王石话音一落,听众纷纷想在论坛会场上寻找王石所指的"黑马"--顺驰领军者孙宏斌,但孙宏斌此时还在路上,人们纷纷遗憾一幕激情碰撞未能上演。
有趣的是,尽管当天晚上王石与孙宏斌同时出场"地产风云对话",但是两人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正面交锋,"王顾左右而言它",值得一提的是,王石对与会者过多地关注顺驰明确表示了不满。
最意外的"激情人物":刘晓光
近几年,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频频亮相,以稳重、成熟形象穿行于各地的房地产论坛上。即便在首创失去阳光股份的大股东身份,转投A股上市又失利的"痛苦"背景下,刘晓光依然沉稳地如约站到博鳌房地产论坛的演讲台上,用其惯有的平和语调发表"地产并购论"。
撩起刘晓光"激情"的是来自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大意为:中国房地产呈现混乱局面,首创在并购时如何规避这种风险?
"你告诉我,中国房地产哪里混乱了?"刘晓光平静的心绪立刻被打乱,顿时语调充满"激情",他打着手势说:"我觉得没有混乱,中国最大的产业占GDP产值9.5%的,美国也不过10%,房地产同时也提供了强大的产业资源,我们混乱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我觉得,应该关爱这个行业,关心这个行业。"
刘晓光最后还特别补充道:"没有什么可混乱的,很清楚的!"直到演讲结束,"大腕"们小聚时,刘晓光依然在说"混乱什么?"
"地产是否混乱"本是个模棱两可、不置可否而只有媒体感兴趣的不确定性话题,竟然引发刘晓光如此强烈的反弹,大出众人意料之外。或许这表现出地产领导者们对地产行业拳拳钟爱之情。
不过,笔者不禁联想"锋芒毕露"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引起争论的观点:"房地产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行业。"郎咸平在言及包括华为在内的"外行巨头"都要做房地产时,直言道: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悲哀。"连华为都要做房地产,是个悲哀。房地产本身我认为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行业,真正一流的企业竟然去干以偷工减料著称的行业,我实在想不通。"
中国房地产处境确实有些微妙。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房地产到了'爆炸边缘'";国内的经济学家则警示,"谨防房地产业要挟整个中国经济";银行方面在焦虑,"要防范不良贷款";置业者不满,"房价太高了,地产是暴利行业"。
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房地产开发商的形象并不"高大"。房地产行业需要注入更多的激情来"反躬自省",塑造出行业的健康形象。
以上就算是笔者参加本次博鳌论坛的"激情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