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8月15日消息,深圳市民政局日前在回应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建议“将合适的空置小产权房改为养老院,由政府核发牌照,以此降低养老院建设成本”时称,遗留违法建筑正进行分类确权试点,待完成后,可选取部分相对合法的小产权房改造升级为养老院。
据了解,目前深圳各种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全市现有养老福利机构31间、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家,床位5766张,并且公办和私立养老院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为此,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就建议以市场为主体,吸引民资或外资为主要考量来改善深圳养老市场,比如对外资办好优质高端养老院服务全国的高端客户,予以税收减免,同时,她特别提出应活用小产权房。
而据深圳民政局介绍,深圳已在大力推进民办养老设施建设,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建养老设施。此外,市养老护理院和市社会福利中心(新址)两个项目也立项,共投资3.8亿元,预计2016年底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