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发力旅游地产 东戴河造城背后的多元化路径
时间: 2014-07-30 17:32:08    来源: [ 观点网 ]

佳兆业一方面在深耕东戴河保证销售平稳上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加大对旅游地产的投入力度。

  观点网 专注于旧改的佳兆业在旅游地产领域似乎也正式迎来收获期。

  7月27日,2014年“佳兆业东戴河‘戴河盛筵’暨品味东戴河第三届中国滨海旅游地产发展高峰论坛”在辽宁绥中佳兆业·东戴河举行。

  于论坛上,佳兆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佳兆业东戴河项目2011年入市以来,截至目前已经销售近30亿元,销售套数近10000套。

  对比去年9月份佳兆业绥中公司总经理柴文东对外透露该项目“销售近20亿元,销售套数超过5000套”的数据后不难发现,东戴河项目正保持平稳上升的增长趋势。

  据了解,佳兆业东戴河目前主推项目五期房源,户型面积39-99平米,总楼高34层,均价5800元/米;在售45-90平米酒店公寓,均价7800元/平米。

  另外,该项目14栋瞰海公寓已全部封顶,首批业主近3000户已交付入住。在今年,东戴河项目将迎来近6000户业主的入住。

  东戴河造城

  作为佳兆业打造的首个旅游地产项目,东戴河项目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东戴河新区,总规划约11平方公里,总体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是北中国最大的滨海旅游度假地产项目。

  根据佳兆业的规划,东戴河项目整体计划投资约500亿元,项目的规划时长将达6-8年的时间。同时项目将采取“4+1”的发展模式,即旅游、养老、教育、度假+酒店式服务的发展策略。

  据佳兆业东戴河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项目消费群体来自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辽宁等地,北京人的比例相对较高,大约超过八成。

  对于购房人群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这一现象,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东戴河新区的发展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与房企转型为旅游地产带来发展新机会。

  除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客观利好,秦虹还明确表示,对于一个国际级旅游地而言,仅仅拥有海滨资源远远不够,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才是完整的体系。

  “恰恰如此,东戴河的旅游资源不仅限于滨海旅游,绥中县文化古迹达114处,这将有助于东戴河向国际级旅游地方向迈进。”秦虹进一步强调。

  或正是基于“京津后花园”的大背景以及东戴河自身具备的旅游素质,近年来该区域已进驻一大批包括佳兆业、合生、盛邦基业等开发商的身影。

  事实上,就东戴河的规划来看,在2012年初辽宁省政府已将“绥中滨海经济区”正式更名为“辽宁东戴河新区”,区位重要性也进一步突出。

  资料显示,在新区政策支持及项目的影响带动下,东戴河每年的旅游度假客流量超200万人次,并正以每年超过50万的规模递增。

  另外,截止目前,东戴河新区已经累计签约项目300多家,已开工项目200多家,已投产企业100多家。

  多元化路径

  事实上,佳兆业一方面在深耕东戴河保证销售平稳上升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加大对旅游地产的投入力度。

  对此,有深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将佳兆业的旅游地产路线进行简单梳理后不难看出,其一南一北的全国布局已于去年收网至深圳大本营。

  据了解,早在2007年,佳兆业在广东惠州进行了旅游板块的试水,曾展开了2500亩的造城计划,该命名为佳兆业东江新城的项目,也为佳兆业取得了不菲的收获。后于2010年8月,佳兆业辽宁东戴河项目初见雏形。

  时至去年,佳兆业在其大本营深圳也开始运作滨海旅游度假项目,目前正在发展的项目包括大鹏新区首个滨海度假综合体KPR佳兆业广场和五星级度假性质的万豪酒店。

  另于今年4月份,佳兆业更是与生命人寿联手一举拿下深圳大鹏“巨无霸”滨海旅游度假地块,宣告将大力拓展在旅游地产方面的开发能力及发展思路。

  不过,上述分析人士亦指出,在如今包括万科、中海、恒大等房企都高调进行跨界探索的氛围下,从佳兆业旅游地产的开发路线,也可以窥见其借助旅游地产进行多元化布局的策略。

  资料显示,除传统住宅还有不断加码的旅游产业外,目前佳兆业已将触角伸至商业、酒店、养老、金融等领域。

  近期消息称,佳兆业与深圳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就办学、房地产、互联网、金融、高新技术、医疗、养老、旅游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彼时,佳兆业方面亦明确强调,此举是基于看好新产业前景,积极发展多元化产业的战略理念的考虑。

  另外,于6月份佳兆业万怡酒店正式开业之际,佳兆业集团副主席孙越南业已透露,打造星级酒店及商业酒店管理服务体系是尝试多元化发展的表现。

  “希望持有一定的商业、酒店项目为其带来可持续的发展,而非单一依托住宅项目的开发。也是公司长远发展、规模扩张以后所需要的板块平衡举措。”孙越南进一步表示。


(发稿:见习编辑 何缘    审校:刘满桃)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