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房价崩溃可能性有限 预计全国温和下降2%
时间: 2014-05-27 17:08:41    来源: [ 观点网 ]

 房地产市场调整仍可能是未来几个季度内中国面临的最大宏观风险,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投资放缓和土地出让金下降。

  观点网讯:5月27日消息,摩根大通发布报告指,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看起来到达拐点。不过,基本面因素和房地产政策调整将会使房价避免崩盘,且避免金融危机和经济硬着陆相互交错的恶性循环。

  摩根大通援引数据称,今年前4个月内,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6%,而2013年为同比增长17.5%;销售额同比下降9.9%,2013年为同比增长26.6%;新房开工同比下降24.5%,2013年为同比增长11.6%。10大城市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已经从今年初的10个月增长至4月份的17.7个月。

  摩根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供应过剩和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紧缩。

  不过摩根也指,房价崩溃的可能性仍然有限,原因是基本面支持和存在政策调整空间。虽然如此,房地产市场调整仍可能是未来几个季度内中国面临的最大宏观风险,主要原因是房地产投资放缓和土地出让金下降。

  摩根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跟风加入松绑,但地方层面的松绑将不足以扭转市场形势。不过,没有迹象表明中央政府将会在短期内放松房地产紧缩政策,亦没有迹象表明人民银行可能会在短期内下调利率或放松信贷政策。

  总体来看,摩根预计房地产市场活动将会下降,但是房价仅会出现适度调整。在基本情景中,预计全国房价将会温和下降2%,这仍然是有记录以来房价首次下跌。

  摩根称,不同城市的情况会不一样。在一线城市,预计房价仍将保持强劲,上涨5%。在供应较少的二线城市,预计房价仍将持平,而在那些供应严重过剩的城市,价格可能会下降10%。三线城市保持谨慎,但是价格降幅5%可能会小于供应过剩的二线城市,原因是三线城市的房价相对较低,价格敏感度也较低。

  摩根还预计,2014年的土地出售收入将会下降15%-20%,与2012年的降幅相似。地方政府将会受到更大的资金压力,影响它们在经济放缓时扩大公共投资的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正在加速推动供应方改革,例如简政放权和放开以前国有部门处于支配地位的领域(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和电信)的私人投资。

  同时,房价下降将会直接导致银行和影子银行房地产贷款(房贷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的违约率上升。土地和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信用质量也很可能会恶化。但由于房贷(占银行贷款的14%)拥有非常高的信用质量,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仅占银行贷款总量的6.5%,占GDP的8.6%,因此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金融风险在短期内仍是次要问题。


(发稿:见习编辑 钟凯    审校:杨晓敏)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