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一周评述:新国九条与房地产再融资路径
时间: 2014-05-12 01:31:50    来源: [ 观点网 ]

“新国九条”出台,与金融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更需要多几分思量。

  观点网 本刊编辑部 5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的若干意见》,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私募市场以及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等多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份被称为“新国九条”的文件(2004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以往针对房地产行业动辄几条的文件并非同路人,但对于房地产行业影响一样重大而且深远。

  进入2014年来,原本过了个快乐丰收年的房地产行业,以为年初的淡静只是季节和春节的影响,但随着五月春去夏渐来,一个季度加一个月的市场现实告诉我们,房地产又碰到麻烦。

  现在,中央没有三令五申、高层没有巡按问责,也没有出台“国N条”的调控文件,“因城因地、分类调控”指导思想甚至博得满堂喝彩,但“市场”还是发生了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宏观经济景气度不高,金融环境进一步趋紧;其次是市场出现分化、供需失衡现象加剧,而在此特别时期,“新国九条”又触碰到了房地产企业再融资的敏感神经。

  A股上市房企再融资渠道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关闭的,曾有数次隐约打开,但各个房企小心翼翼安排和提交的再融资申请,却一直被搁在证监会发审委某个角落里,爬满了蛛网。

  香港上市和海外融资成为了房企获取资金输血的重要渠道,A股标杆房企纷纷开辟海外资本市场平台,未上市房企也一窝蜂涌向香港联交所,不求融资、只求上市,以获取海外资本市场平台,可以去追寻让企业不失血的秘方。

  但远水毕竟难解近渴,国内金融资本市场一直是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融资来源,银行贷款收紧之后,信托、资管、私募基金等新领域纷纷开辟,形成了一股金融创新的呼声与热潮。

  虽然“金融创新”说法极其吸引眼球,但在特殊“国情”下,不规范的轨迹终究存在,尤其又以表外资产和信托等等现象为重。

  过往国内资本市场难言健康、规范,所以众多房企能通过各种五花八门的形式获取急需的资金,但不规范的市场必然存在风险,例如融资成本极高与融资期限极短,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毒药也是定时炸弹。

  浙江奉化兴润置业和广东惠州光耀地产的资金断裂个案已经显露无疑,同时更多未被发现或未被注意的类似情况仍然大量存在。

  去年6月的“钱荒”危机历历在目,年初国务院就出台了“最严厉的”影子银行监管办法。现在,搭配利率市场化改革尝试以及“新国九条”,监管机构规范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棋局正逐渐成型。

  或许,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才刚刚开始,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仍然在规划中,倘若“新国九条”最终得于实现,那么房地产行业何时能获得多样化投融资平台?可以拥有更宽广的融资渠道?彼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将真正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发稿:本刊编辑部    审校:杨晓敏)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