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绿城融创联合新闻发布会于5月23日下午3时在杭州如期举行,与其他房企新闻发布会不同,访问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问答环节,现绿城中国联席主席宋卫平的“教父”魅力展露无遗,他也几乎主导了整场发布会。
包括即将担任绿城中国董事会联席主席的孙宏斌、融创中国执行董事汪孟德及绿城中国执行总裁寿柏年,共同出席了该发布会,共同解答融创绿城股权交易相关问题。
交易后的绿城中国股权构架为融创与九龙仓股权持平,并列为第一大股东,对这样的结果,宋卫平明确表示,如果上述双方发生冲突,“最后肯定是我说了算”。
宋卫平还介绍,之后会剥离一部分开发能力去针对代建业务、养老业务和现代农业,并指出仍会做房地产。其中养老业务里面跟开发有关联的部分和代建,采用一个新的名称叫做“蓝城”。
而孙宏斌在接盘绿城后,拥有了挑战千亿的可能,此前提出超越万科的目前也重回市场关注重心。对此孙宏斌表示,“在这个情况下不再说规模,因为规模真的不重要,我已经不谈规模多年了。”
再启“蓝城”
根据融创公告披露,由于2.84亿派息由上市公司安排,和股权出让当事人无关。故宋卫平和寿柏年将获得全部62.98亿港元,有了这部分资金,宋卫平对理想型公司的打造也就有了底气。
宋卫平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之后会剥离一部分开发能力去针对代建业务、养老业务和现代农业,并指出点仍会做房地产。“我一定会向老孙学习,在绿城之外,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有研发性的产品,争取在绿城现有基础上做到并驾齐驱,甚至能够稍微领先一点。”
不过他同时指,这部分的比重不是很高,现在所有的业务加在一起只有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份额,但是相信很快就会做大,尤其是在养老方面。
“一定会做成中国最好的养老,绿城这次变化,我是把这个事情看作一个‘变化’,就是把一个绿城变成N个绿城,把最难的活交给最能干的人,房产里面运营最难的活交给老孙,把养老里面最难的活交给我自己。”
而对原绿城品牌,在房产开发的业务里面,以后只有绿城中国这个上市公司可以使用,其他服务类里面,如物业、教育、足球、医院这些将不包括在其中。“如果愿意的话,它当然可以继续,因为这个品牌是非上市公司绿城控股转让出去,把房产开发里面的品牌转让给上市公司,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宋卫平还称,为了避免以后纠葛,把养老业务里面跟开发有关联的不很和代建业务,采用一个新的名称叫做“蓝城”。
事实上,“蓝城”的由来已久,在1994年“绿城”诞生之际,“蓝城”便是作为备选之一。宋卫平称,“当时问七个人的团队,他们都喜欢绿城,这个问题留到今天,我总算可以用蓝城了。”
冲突
宋卫平曾透露,孙宏斌在答应接盘绿城时,答应得非常痛快。但其中有个晚上没睡着觉,因为担心绿城的负债问题。
在发布会现场,孙宏斌回应称,虽然纠结的时间很短,也坦承接盘绿城是一个巨大挑战。“绿城的项目、绿城所进入的城市比融创多很多,管理难度非常大;绿城是中国第一品牌,宋总已经把这个品牌带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谁来做都会非常非常困难。”
然而对孙宏斌而言,接盘绿城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仅止于管理,他还需要平衡多个股东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股权与之持平的九龙仓。
对这个问题,宋卫平的回应应该可以让孙宏斌略微舒心--“我退避三舍,让他三次没问题。”
谈及股东间分歧,宋卫平称,“如果他们两个人(孙宏斌、九龙仓)发生冲突,最后肯定是我说了算。”他还表示,“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发生冲突可能性的概率非常小。万一发生有矛盾和冲突,原则问题我当仁不让,可能会吵架,可能会拍桌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目前各方业务已有明确分工,孙宏斌介绍,各方将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在各自优势区域各自发展,比如说在浙江,我们融创肯定会退出浙江,比如说在山东,我们也会不在山东做,因为现在在山东有一个项目,也会退出山东,不管是被绿城收了,还是做完了就不做了。”
“第二个原则是在一线城市我们合起来做,在上海、北京都是合起来做;第三个原则,比如说在深圳、广州、厦门、福州、南京这些城市,都是以绿城为主在做,我们也入点股什么的。”
另外寿柏年也转述了另一并列大股东九龙仓对该交易的态度,他称虽然九龙仓没有参加新闻发布会,但彼此交易是事先与九龙仓经过充分磋商,并且得到积极支持的。
融创变化
对接盘绿城,在孙宏斌看来是占了大便宜。“其实大家都知道绿城的品牌价值就值200亿,我们这次交易的价值差不多200亿,相当于我们就买了一个品牌,土地跟房子都是白送。”
而对该交易在财务上的疑虑,孙宏斌也予以回应,称融创这笔投资是有足够的现金流在账上,“我们在13年底的时候账上有160亿的现金,这笔钱是备好的。关于这笔支出不会因为融创的现金流的管理和负债率的控制,一切都是在我们的计划和预算控制之内。”
不过对接盘后的策略,孙宏斌则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当然坚持做好房子,不应该碰到这么多的困难,并指出绿城也有问题。
“我们卖一万块钱的房子跟卖十万块钱的房子是完全一样的标准,当然我们将来一定还是要做好房子,小城市没有很多钱的地方不一定有机会住到绿城的房子,在大城市一定会有的。在小城市可能会把这个标准稍微降一点点,这样的话可能日子会好过一点。”
此前宋卫平公开表示,绿城不会降价,如今是否降价的难题则落到孙宏斌头上。不过孙宏斌好像并不太担心这个问题,他表示合作只能涨价,不能降价,而且降价没有道理,绿城这么好的产品,现在卖得本身也不贵,没有降价的任何道理。“个别的项目有点调整也正常,但是原则上是要涨价的。”
对原绿城团队,孙宏斌称,什么都没变。“这个跟上次不一样,上次是绿城跟融创合作成立一个公司,这次是融创加盟绿城。”他将之比喻为,过去两年里面一直是绿城的中层干部,一直管着上海那一块,这次是花钱被提拔。“绿城还是绿城,绿城所有的一切都不太有变化,是融创加盟绿城。”
于200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孙宏斌曾提出,“今年我们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目标,要达到100个亿,其实,根据我们最后一轮的保守估算,今年的销售回款可以达到120个亿。”王石立刻回击称:“睁着眼说瞎话。这是吹牛!”
孙宏斌也因提出超越万科的目标被指激进,不过在接盘绿城后,这一切成为可能。但在宋卫平看来,“万科上市比我们早20年,它在资本市场圈钱比较多,当然也不能说万科没有优点,管控也不差。”
“但是人30岁的时候,老孙少年不懂事的时候才说要超过万科的,懂事了,让它做得很强大,做的非常好,把它当成一个学习榜样,又有什么不好。”宋卫平表示,认为老孙已经长大了,小时候才说会超过万科,现在已经不大说了。
事实上孙宏斌也表示,在这个情况下不再说规模,因为规模真的不重要,“我已经不谈规模多年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