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彭飞 就在华润集团宣布由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接任宋林职务之际,华润置地也宣布了一项人事变动。
4月22日晚间,华润置地发布公告称,即日起,王宏琨因个人健康理由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以及公司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职务。
公告提到,王宏琨已向董事会确认,其与董事会并无任何意见分歧,亦无任何有关彼辞任的事宜须知会公司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王宏琨此次辞任,恰好发生在因宋林事件后华润集团高层调整之际,是巧合还是另有缘由不禁让外界疑窦丛生。对此,华润置地方面仅表示,以正式公告为准。
副主席王宏琨辞任
此次王宏琨辞任除了时机微妙外,其在华润置地董事会任职的时间短也较为少见,从进入到辞任,期间不到一年。
2013年6月17日,华润置地曾发布公告,王印辞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等职务,原华润置地董事总经理吴向东将接任董事会主席一职。
当时公告还宣布,董事会将有两位新董事加入,其中一位就是王宏琨,将出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在此之前,王宏琨的职务为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及海南大区总经理。
而在2011年加入华润置地之前,时年44岁的王宏琨还曾担任过华润集团企发部副总经理、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副总裁、以及华润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拥有跨行业运营和投资管理经验。
对于当时王宏琨进入华润置地董事会,外界期望甚高,曾有分析认为,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人事变动,而很可能是华润集团的整个战略调整和产业整合。
因为随着有跨行业经历高管进入董事会,或将加速华润置地多元化发展步伐,尤其是零售产业和商业地产的整合将会进一步加深。众所周知,除地产业务外,华润集团还有着包括零售、电力、燃气、金融在内的庞杂产业体系。
当时就有分析直指,如果华润的地产业务和零售业务按照预想的方向,实现了协同战略的成功,那么华润置地的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事实也正如此,华润置地与集团各产业间的协同,就使得该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大有所获。
华润置地相关高层人士曾明确表示,与集团间的产业协同,尤其是产融结合,可能给华润置地带来的最大实惠,还是在房地产领域最为重要的拿地环节。
上述高层还曾指出,在一些内陆省份,华润置地的发展还需要其他业务板块的鼎力相助。特别是在一些影响力还不够的地区,华润置地经常会与华润万家、华润燃气等业务板块“抱团作战”。
华润置地未来走势
其实纵观华润置地的发展,其逐步壮大的过程都离不开华润集团层面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与产业协同。
2004年,在宋林接任宁高宁出任华润集团总经理后,也兼任了华润置地的董事长,只不过当时这个上市平台只有20多亿港元的市值。
针对华润置地的发展,华润集团确立了“住宅+商业地产+增值服务”的模式,同时还进行系统内资源的整合,而带有华润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孵化注资”也应运而生。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华润置地通过定向增发吸收母公司的优质资产已达9次,注入资产总价值约400亿港元,这也使得华润置地的业务得到极大发展。
在2012年4月,华润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地产与集团内其他相关产业相结合,将是华润置地未来发展的趋势。
华润高层彼时还提到,华润置地已经在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以及医疗地产方面做更多的尝试,比如与华润医药合作拿地建医院,这就是多元化集团的特点,能相互融合。
不过,随着如今华润前董事长的被解职,以及当初冀望能进一步带动集团间产业协同发展的王宏琨离职,华润置地今后的产业协同之路如何继续尤为值得关注。
相关香港地产分析师就直指,华润集团因此次人事旋流已陷入负面效益,必然也会在短期内对整个华润置地业务的稳定发展造成阻碍,同时在目前地产行业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亦会面对投资者诸多疑虑。
上述分析师还具体提到,华润置地主席吴向东今年初曾表示,今年会力争使母公司深圳项目资产注入上市平台,但目前受集团负面事件影响,该项资产注入可能会延期。
此前曾有报告指出,华润集团仍持有57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包括位于深圳南山区总建筑面积达210万平米的大冲村旧改项目,并预计深圳项目的平均售价将在45000元/平米至55000元/平米。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华润高层人事动荡虽然短期内对华润集团各产业的发展会造成压力,但长远而言,这种负面影响会逐步消除,特别是随着招商局董事长傅育宁的入主。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基于傅育宁主导招商局集团的多年资历,其对集团间各产业的协同发展也是轻车熟路,毕竟招商局集团旗下的金融、港口物流、能源、以及地产业务间也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