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感谢陆总给我们带来的这些经典的案例。接下来属于专题演讲提问的时间,请大家针对刚才两位嘉宾的演讲,及我们的主题:建筑与城市的未来,进行提问。
我这里有嘉宾提出的问题,首先想问一下高志老师,在保证建筑与利润的平衡问题方面,企业应该如何实现?城镇化趋势中,城市建筑将如何演变?
高志:这个问题太难了,这个问题可以说从有建筑那天到现在都没解决。我觉得所谓的建筑的成本和城市的发展,其实它是相辅相成的。刚才陈老师说,建筑就是有供大于求,然后也有供不应求,它是交替出现的。我自己觉得,建筑成本控制和所谓城市发展也是这样的过程。在很多时候,为了一些特殊的需要,比如像北京曾经搞过十大建筑,然后像深圳在早期发展的时候也搞过深圳大厦、花果山大厦,有些东西在当时来讲可能是成本提高,比如像悉尼歌剧院,它的成本是它预算的七倍,最后装修完了达到了十四倍,但是这一个建筑给悉尼带来的旅游收入三百多亿欧元,那又多出了很多倍,所以我觉得你想分出具体的情况,具体的时间,还有它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拿坡仑有一句名言,战争不在于牺牲了多少战士,而是在于是否达到了它的目的。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请问一下陆总,以沈阳为例,在沈阳的商业竞争中,项目应该如何结合城市的特点?
陆静:我觉得其实这个也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且不光是沈阳,其实各个城市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城镇化建设逐步在加速的过程之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了,放眼可能CBD某个局部,我们都会认为和美国、和英国很多CBD中心完全没有差异了,但实际上来讲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打造一个有地域特点,或者有自身特色的一个建筑,或者说是一个商业建筑,这是摆在我们所有建筑师面前最深层面的一个课题。那么,它要求我们不仅仅说把简单的一个项目通过一些抄袭或者是简单的借鉴,那么它要求我们首先去分析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特点、这个城市的文脉,还有包括它的历史,那么你了解了这个城市、了解了这个项目自身的特点,才有可能打造出一个有地域特色的这样一个建筑。
真正知名的很多建筑,也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才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我个人认为,要打造一个有沈阳特色的商业地产,或者说区域特色的这种商业地产,实际上脱离不开三个方面的追求:
第一,策划层面。策划往往是商业地产中灵魂的一部分,没有策划其实这个商业地产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了。那么,它所需要做到的就是熟悉这个地域特点、地块特点、项目特点、周边人群特点,等等一系列和项目有关的数据,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然后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那么,这个结论性的依据作为我们设计师设计的一个指导。所以它是一个上游产业,那也就是说要做到有地域特色这样的商业地产,首先要把这个地块、这个城市吃透了。
第二,从我们的功能流线到立面设计,以及它的室内包括景观,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应该从方方面面的角度体现这个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以及项目自身的特色。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由于国内开发项目的这种习惯,往往是建筑、规划、景观、室内、平面设计其实是割裂开的,所以我们要克服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的建筑师不仅仅有建筑经验,还应该适当的了解其他几个产业之间它的内容,这样的话才能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三,后续的运营和开发。以持有或者是持有与销售比例相结合,那么这个点的确定来源于一些项目的分析和销售数据,这块来讲应该尊重专业化人员他的技术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