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3月7日,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司前15个月收入为港币2.907亿元,比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港币1.993亿元的收入增加46%。
公告指出,收入增加主要由于深圳威新软体科技园和搜狐网路大厦续约的租金价格上升使租金收入增加,另外其于2013年10月推出渖阳艺境项目住宅单位的销售确认及财政期间较上一年度涵盖多3个月的租金收入。
于2013年12月31日,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深圳威新软件科技园一、二期的出租率为97%,而北京搜狐网络大厦的出租率为100%。集团分别拥有以上项目100%及60%权益。
公告强调,期间的其他收入及收益由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的港币7170万元下降至港币2130万元。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主要由于上一财政年度包括就过往年度出售北京项目发展用地权益所收回的保留金港币4140万元,还有因该回顾期于中国购买若干地块及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港币1210万元。
事实上,集团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前15个月录得的直接经营开支,由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的港币8150万元增加至港币3.187亿元。
此项开支大幅增加主要来自位于中国深圳、渖阳、大连及陕西新物业发展项目的经营开支、上海山水四季城项目的销售与经营费用上升,以及为拓展集团业务增聘雇员由2012年210人至2013年356人引致职工成本增加。
整体而言,集团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司前15个月录得上午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港币11.494亿元,较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港币4.972亿元更高。
此项溢利增加主要由于期间录得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的增加港币5.594亿元,以及就威新科技园第三期的拨备回拨港币2.624亿元。
按每股基准计算,集团录得基本盈利为港币0.1323元,而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则为港币0.0725元。于期间并无任何潜在摊薄普通股,因此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为港币0.0724元。
据了解,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司前15个月,物业发展收入增加至港币5550万元,占总收入的19%,相对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的收入则为港币2170万元,占总收入的11%。收入主要来自渖阳艺境项目的销售收入及出售香港剩余车位的销售收入,而上年度则来自上海山水四季城项目的销售收入。据悉,公告期间物业发展分部亏损增加至港币1.342亿元。
商业园分部所获得的收入由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12个月的港币1.776亿元,占总收入89%,增长至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司前15个月的港币2.352亿元,占总收入的81%。
就集团业务发展的资金所需,公司于2013年2月初以每股认购价港币0.78元发行9亿股公司新股份,并取得净款项约港币6.916亿元,以及于回顾期内安排由最终控股公司及直接控股公司提供的贷款融资,分别为人民币25.2亿元及港币17亿元。
最终控股公司与直接控股公司的贷款融资乃无抵押及分别按年息6.15%及4%计算利息。于2013年12月31日,未动用的最终控股公司与直接控股公司贷款融资额分别为人民币6.404亿元及港币5.208亿元。
于2014年3月7日,公司安排了一项为美元1.85亿的三年期银团融资贷款,有关贷款用于现有债务再融资及满足集团日常流动资金需求。
据了解,集团的策略是将业务拓展至中国全国房地产市场,期内已成功进军渖阳、大连、天津、西安及宁波等五个新城市。通过参与公开土地拍卖,集团共收购了四幅新土地,使集团的土地储备增加总共133.8万平方米的概约建筑面积,总代价为人民币28.42亿元。
另外,集团以总代价港币12.727亿元向金地集团收购六项住宅项目,为集团带来额外土地储备150万平方米。于2013年12月31日,集团的总土地储备覆盖中国八个不同的城市,按建筑面积计算约为400万平方米。由于可供销售的住宅项目增加,物业合约销售由无大幅增加至人民币42.32亿元,相关的可销售建筑面积为33.44万平方米。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公司前15个月,由于租约期满后调升租金,故平均租金上升,且财政年度涵盖十五个月租金,租金收益增至港币1.54亿元。
另悉,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成为该公司的最终控股公司,公司名称业已于2013年3月12日更改为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