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李雯露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3月3日留下的“双向调控”四字之谜,终于在3天后揭晓谜底。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双向调控”亦可称为“分类指导”,即对一线城市继续增加供应,抑制、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而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结构、供应结构。
对于库存高低与否的判断,齐骥给出了官方解释,“库存量高于月销售量的12-15倍,高过1年到1年半的销售量的就是高库存。”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布以及住建部官员的上述表态,决策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态度无疑伴随着更多的弦外之音,首要特点就是“行政性手段”逐步淡出,调控有所淡化,未来将针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寄希望于保障性住房的供应。
针对不同城市进行“分类指导”,意味着更加灵活的尊重市场。在一线城市,或者部分过热二线城市,限购政策不放松,继续抑制投资投机需求。而对于库存较大的城市,政策调控相对会定向宽松。同时,通过控制土地供应,调节未来市场供求关系,最终通过这样的措施达到去库存的目的,使整个市场供求关系回归至相对比较合理的水平。
在此之前,部分城市在土地供应方面亦采取相应调节措施。比如南京、广州均出台“限地价,竞配建”的土地出让政策,其最终还是通过增加中小套型的商品住宅供应,调节楼市供应结构,缓解房价过快上涨;北京也推出了限价商品住房用地,增加中小套型商品住宅供应。
不过,相比以往,今年两会,直接对房地产调控阐述并不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与地产调控相关内容也只56个字,没有了2012年“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和2013年“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的提法。
分析人士指,“种种用语都证明,政府已对系统性的、全面的调控思路做出修正,对回落房价这种很难预期的目标也尽力绕开,而是务实地定位到弱调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