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嘉宾: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院长林峰先生
讨论嘉宾:五矿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律先生;昌建地产集团副总经理、海南昌建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雷先生;远东地产董事兼副总裁海毅轩先生;洲联集团、五合新力总经理张颖女士;广州华誉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明燕女士;慕维尼(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仁仁先生;金地集团高级创意顾问、海南钻石海岸和云南佤山秘境联合创办人滕威林先生。
林峰:非常荣幸主持建筑与美好城市这个专题,刚才李涛先生的演讲非常精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综合体带来的一个美好的前景和未来,实际上我们今天在座的既有建筑投资商,又有我们规划院、建筑设计院和景观设计院两个方面的人,咱们属于甲方、乙方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这个题目我想从这两天已经讨论的大的主体延伸说起,这两天讨论最多的,涉及到地产行业的长效机制问题,延伸出来2013年两个最大的主题,一个主题是新型城镇化这个题目。
新型城镇化这两天已经讨论得非常多了,在新型城镇化这样一种人的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下,建筑和美好城市之间有什么关系?新型城镇化代表着推动美好城市发展的意境,我们在座的各位怎么看待它?第二个主题是涉及到生态文明,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中国发展最重要的主题,当然落在我们建筑上,我们叫绿色建筑,不仅仅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生态文明涵盖的内容,在美好中国的概念上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内容,所以美好城市设计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的建筑和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是从这两天的讨论延伸出来的内容,跟我们要探讨的内容结合一下。
在这个探讨的同时,我想涉及到建筑发展本身,实际上最主要的趋势,我想先在这儿给大家抛块砖,说得不对的地方待会儿各位嘉宾再批判。建筑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我把它称为新的综合时代,刚才演讲嘉宾讲的是综合体,不仅仅是旅游综合体,现在从城市综合体到商业综合体,休闲商业综合体到旅游综合体、度假综合体,综合体逐渐由我们原来讲的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的简单模式转化成为多功能、多产业、多业态、多种形态的建筑方式,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群,到建筑社区,一个区域型建筑结构,实际上都和综合体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建筑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综合时代,至少有4个方面,我觉得它是处于一种新的综合结构。
第一个方面我们叫可持续,刚才讲生态文明下的建筑发展,围绕城市发展,首先涉及到的可持续性,就是我们说的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保,这是我们今天面对的非常明确的问题。可持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方案问题,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结构可能都有关系。第二是功能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就是建筑所要实现功能内容要求。第三是历史文化与民族的综合性,落实到我们现在建筑追求风格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讨论乡土风格、民族风格,讨论我们历史的延续性、血脉的关系,以及我们的文化传承这些因素。这些东西概括起来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文化的价值体现。今天我们的建筑形态和建筑的艺术追求,包括景观艺术追求、环境追求,实际上在逐渐形成风格上的差异化和新的综合结构,当然有人是喜欢抽象简明风格的现代的建筑,有人喜欢复古的建筑,包括中式复古、欧式复古,甚至复古到史前的概念。还有一部分人喜欢乡土的、民俗的,去年到今年发生了几个现象,包括王朔的得奖,都代表文化和民俗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建筑未来寻找的一个方向。第四个是新技术综合,不仅仅是结构的技术、材料的技术、工艺的技术,包括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数字化的基础,和云计算、智能化,这些都是新技术的综合。第五是建筑追求的成本控制到效益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包括成本控制的问题,还包括效益的问题,这两者形成了新的经济效益的结合时代,第六个我们称之为社会型综合,我们追求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落实下来是什么呢?建筑的使用不仅仅是方便,而且体现在社会性,邻里关系、邻里互助和生态文明方式之间体现在建筑上的人性化要素和社会要素都是一种综合。这6种综合在美好城市的中间形成了一种创新和融合的发展。
我的开场可能说得有点长,算是抛出今天谈话的主题。下面首先有请郭总谈谈自己的观点。
郭雷:一个建筑承载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延续,不仅是这个城市硬件配套设施的主要承载,同时它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作为一个拥有十年开发经验的河南昌建地产集团,我们在这10年内走过了很多城市,也做了很多项目,从河南到海南,从中部到西部,对这个课题也深有感触,我们一直在研究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接下我来谈两点看法:
第一,城市的建筑要求有思想、有创新,同时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脉络和它的精神内涵。咱们现在看到很多城市中千城一面、千盘一面,同质化复制特别多,丧失了一个城市对它的文化的追求和延续,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海口现在有一个孔雀山项目,在南部生态绿带,有410亩,我们拿到那个项目,研究了将近一年时间,一直不敢动工,就怕它不能体现这个项目的特质,我们要认真地把它研究出来。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想把它做成一个休闲度假为主的综合体,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海口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质,同时我们从产业方面考虑海口这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这样综合起来的话,才能够使一个建筑更具有生命力和更具有标志性。
第二,不管是建筑还是咱们的城市,中间都绕不开的两个很关键的主题,就是今天坐在台上的各位,一个是我们的设计单位,一个是我们的开发单位,这两个单位其实在城市和建筑的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觉得作为这两个主体一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很多企业设计的时候,在前期把关、定位造成了一些偏离,这样会对一个城市很好的区域造成很大的面貌上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设计单位和开发单位一定要站到社会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的产品建设,一定要站到我们的城市角度去做建筑,要站到我们未来的方向去考虑我们的产品定位。这样才能使几十年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对这个城市,对这个建筑有一种自豪感。
林峰:郭总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为咱们这个项目找灵魂,就是从文化中间寻求它的价值,从产业中间寻求它的价值,第二个问题郭总谈的是甲乙方关系,我也是属于乙方,我想请五合设计的张总从乙方的角度来回应一下郭总提出的问题。
张颖:大家好,我们也是博鳌房地产论坛的老朋友了,基本上每年都会来参加,我们是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主要是为像郭总这样的甲方提供从策划、规划,到建筑景观,以及室内一站式的专业的技术服务,我们力求为甲方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结合刚才林院长提到的这几个主题,我想谈谈我们这几年通过研究和实践的一些观点。
第一是关于城镇化的问题,我们认为城镇化带来了两个现象,一个是大城市的扩张,因为人口的增加,以及产业的升级,它产生了很多新区和新城的建设需求,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昨天有专门介绍的威海双岛湾科技新城,这个项目也是我们和威海双岛湾管委会共同完成的项目,这个项目占地22平方公里,其中有50%都是填海造地完成的,目前是中国环湾地区这种地形、地势这么一个环境下面积最大的一个科技新城。威海想通过这个项目升级,从旅游目的地变成一个科技的新城。城镇化给中小城镇、县,甚至少数民族地区的旗带来了一个他们更新和改造的需求。过去我们是以GDP论英雄,这些小城镇,或者说县、旗,本身并不具备优势的资源,他们在以GDP衡量的时代,可能是默默无闻的角色,甚至会变成国家级的贫困县,但是我们现在是以旅游、资源、环境作为发展的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些小城市、小城镇,或者说县、乡,本身绝对非常好的环境资源,他们未来有可能成为旅游的目的地,旅游的集散中心,或者是非常宜居的生态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就产生了非常迫切的内在升级和更新的需求,我想这也是城镇化带来的另外一个方向的改变。第三点我想说一下旅游地产的问题。我这里想先以我们所在的海棠湾为例,因为海棠湾本身具有非常好的岸线资源,这是它自然具备的,但是如果交通的支撑和其它的相关方面的支撑,它不可能成为很好的发展。科学的配套和规划,加上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最终可以开发出一个宜居的城市。这是我们在中国升级转型中几个比较主要的关注的地方。
林峰:旅游地产现在最大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旅游与楼盘的分离,第二个是旅游地产与城市分离。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在海南同样在出现,海南这种沿海岸群城市结构上没有形成优化结构和升级,今年海南提出2013年国际旅游岛的科学规划年,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下面我们有请五矿建设的杨总,从五矿的大量的地产实践中谈谈您的看法。
杨律:我还沉浸在刚才思凯来的介绍当中,因为通过他的介绍,我跟他产生了共鸣,他虽然做了一些建筑设计,但是跟我们的理解的一致点是,建筑是载体,文化是灵魂,这是我们产生的共鸣。我先讲个小的例子,我们在奥地利的农村去看的时候,发现当地有这么一种文化,在建筑物的墙边上种一棵小树,这棵小树是紧紧地贴在建筑物的墙壁上,然后它做一些固定,这样它的枝杈就完全跟这个建筑吻合到一起,年复一年的慢慢长大,长大以后,它的形状就完全附在建筑物的墙上,你如果有窗户,它会让开这个窗户,给我们一个启示,假如说没有树,就是一个建筑本身,你会有什么感受呢?通过这个我们可以理解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它是通过这种文化,把人和建筑、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说建筑是载体,文化是灵魂。作为开发商,我们五矿建设也是这样,通过这几年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我们也逐渐地领悟到,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是就建筑本身说建筑,而要把文化融入进去,这个建筑才有它的灵魂。
林峰:杨总谈到了文化,还谈到了环境融洽的结构关系。
下面我们有请广州话誉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明燕先生,您就从结合环境这个角度谈谈您的观点。
张明燕:刚才大家也提到关于城市和文化,我就想到我最近的一段经历,我们前一段时间去西班牙考察,当时我感觉,因为西班牙是受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交替影响的国家,我们走了10个城市,每个城市的地方都不一样,因为它受伊斯兰统治的时间是不同的,没有被统治的就是非常欧式的形态,被统治的那些地方的伊斯兰文化就非常强。就像那个绘画的退晕一样,再加上现代建筑的影响,呈现出来一幅非常美、异彩纷呈的景象。然后我就联想到我们中国的某些大集团,为了效益化,或者规模化,经常就同样的城市,不同的地方进行复制,当然这个从效益上来讲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新一代的这种地产来讲,并不是一种特别先进的理念。因为现在第三代住宅的产生,它重点强调的是人性化。现在在全国买得起房子的人也经常全国飞,这样去到的地方就都是雷同的、复制的。现在我们在服务的,包括万科、保利、时代、招商、中海这些大型的地产商,他们已经有了一些更科学的做法,他们就是把那些功能性的东西、不变的东西标准化。比如说这个区域我是要轴线的,儿童休闲区面积多大,功能怎么样,这些方面做一个标准化。但是在不同的城市,它的形式就会结合这个形式的需求,形成形式多样化。它既不是说每次都进行创新,它把可以标准化的东西就标准化,然后把文化的东西又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地方去做。我们在这些方面已经跟这些大集团做了很多的实践。我们说美好城市,其实也是包含了人的生活的形态,包括儿童活动,以前我们就是做一块用地,然后铺一下胶垫,放一些器械,就叫儿童活动,现在它完全不是这个概念,它会研究这个社区有多少人,大概是什么样的构成,3到5岁玩什么,8到10岁玩什么,进行调查研究,多大的小孩喜欢玩什么,哪些是适合他的。过去就是划个方块,买个器械就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已经做了非常精细的工作,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做法了。
我认为作为设计市和开发商,都应该寻求对于人性的需要,更深层的满足,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前提下,才能更多的赢得使用者、消费者的心,然后才能令你的产品脱颖而出。
林峰:下面请远东集团的海总谈谈,远东本来就做的是有价值远景的美好的东西,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海毅轩:我谈一下我对地产和环境的理解。因为我们做的是旅游地产,和城市还比较远。我们公司只做两种产品,一个是历史文化的产品,再一个就是未来的产品。我们的代表作,例如文化的产品就是香水湾一号,它这个文化氛围特别的浓,我们把商、周、汉代的文化中很多的元素拿进来,让它变得洋气。我们在这里面下了很大的工夫,而且花了很大的成本,我们的样板间做出来就花了两年的时间。因为明天要到我们项目参观,大家还可以给我们提更好的建议。我们当时做香水湾一号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做民族的产品,这是一个。再一个,从设计上要让大家感觉出来这个房子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所以我们使用的墙壁外立面都是土色的,是一个进口涂料的,到我们项目外,你根本都看不到它里面的奢华,我们主导的思想是低调、奢华。好比我们用的一些米勒的电器、当代的龙头,都是清一色的顶级产品,一个龙头一万多,一个冰箱十五万,我们认为有这样一个文化比较浓的产品,再加上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结合起来。然后就是做好管理,我们最近也请了阿里拉酒店管理公司帮我们进行物业和酒店的管理。
我们2004年全资拿下了三亚凤凰岛项目之后,我们去了阿联酋迪拜考察,2004年12月我带了一个团队到全国找了11家代理商对这个项目进行定位,经过半年之后,我们认为还是我们自己对这个项目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们认为主要是酒店经济、美女经济、会议经济,所有你想想的东西在三亚凤凰岛都可以实现,三亚凤凰岛由我们和我们国家比较年轻的设计师马岩松(谐音)合作创建的一个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三亚旅游的一张名片。虽然我们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当它做出来之后,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它的魅力,它的后味,以及世人对它的比较好的评价。
林峰:远东集团的这两个项目,一个是低调的奢华,一个是时尚的美丽,都是两个经典。下面我们有请慕维尼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仁仁先生谈谈你的理解。
张仁仁:我来自美国慕维尼建筑设计公司,我们公司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专业性的商业建筑,专门从事商业建筑的公司。我今天不想谈我们的一些具体的作品。我想谈的是我们公司现在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比较严肃的建筑设计师的群体,我们所做的一些基本的思考。我们现在谈论很多建筑设计当中的生态、文化。但是我们谈生态的时候,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的谈的是自然的生态,怎么利用自然的环境。我们觉得在现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快速的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有一个思考可能也是相当的重要,甚至更为重要,那就是一个人文的生态。当然这个人文的含义比较广,包括历史、经济,包括生活方式,各种的传承。这样一种生态,我们怎么样在一个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能够把它体现出来?你要建一个新城市也好,老城市的改造也好,这个不是你对一个过去生活方式的割裂,或者去进行一些翻天覆地的颠覆,这实际上是一个传承,你是要维持它原有的生态的平衡的。我们作为建筑设计师,我们比较担忧一个现象,西方的城市化是经历了几百年的,是一个比较自然的演进过程,而我们现在是有目标的,我们希望别人几百年完成的过程,我们要在几十年内做完,这样对整个社会生态的冲击是很大的。当你在做一个具体的设计的时候,你怎么样避免这种冲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你怎么样保留一个很好的社会的生态,使这个社会的生态得以延续。今天早上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消息,1992年的时候,山东济南把1904年德国人建造的一个火车站拆掉了,他们把这个火车站拆掉了以后,当然是做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东西在那里。今天突然之间他们想到了,他们拆掉的是一个好东西,所以有专家提出,要把它重新复建,在网络上招来了一片骂声,说是你把东西丢掉了,现在重新弄,又是搞了一个假古董,这是我们在新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举个例子来讲,就像是一个乡下完全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把她家里祖传的宋朝的花瓶,拿去换一个彩电,他觉得这个彩电非常的亮丽,那个花瓶很灰暗的在她的家里搁在架上,是没有价值的。像这样的一种现象我们是屡见不鲜,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作为一个非常严肃的设计师事务所,一个严肃的设计师的群体,我们在参与城市化的建设、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我们在改造新城也好,做一些旧街区的改造也好,需要我们的人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开发商、建筑师共同来加以深刻的思考的。实际上我们应该对原有宝贵的那些花瓶要有一个保护,而不是拿它拆了去买一个彩电,我想这就是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今后能够体现出来的价值所在。
林峰:张总谈到的是文化生态的价值和文化生态的积淀。下午有请钻石海岸的董事长滕威林先生,滕总一直在雕琢他的作品,请你谈谈你的思考。
滕威林: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历。在中国和国外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咱们经常会用“打造”这样一个词,说是打造一个某某城镇,外国设计师来了以后,也经常感到咱们有各种各样版本的迪斯尼,可能这个是白族的,那个是佤族的,有各种版本的迪斯尼。我感觉到这既是政府的想法,设计师把自己的力量也看得很强大,想改变一个东西。我自己感到我们需要对自然的尊重,包括对原有的一些已经形成历史的建筑形态的尊重。
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就在讨论海南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人说你去看看五指山的建筑,有人说你去看看西班牙的建筑。后来他们跟我说,这些建筑在历史形成的过程中肯定有它的道理,但是它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优点。后来我到迪拜考察的时候也看到这样的情况,迪拜的一些老房子墙很厚、窗户很小,因为过去的时代没有空调,它要隔热,现在我们看到迪拜的房子很多是很现代的房子,因为它现在的建筑技术、材料,以及它的设备都不一样了。从这样的一些理念出发,我自己在海南和云南都做项目,海南这个项目大家明天也要去考察,就是钻石海岸。钻石海岸这个项目,我们的销售人员跟我说,经常带着客户来看房子,客户说你们的房子在哪里?他看不见房子,因为都在树林里藏着。另外它的设计用门窗设计的手法,使室内外融为一体,用了一些现代的建筑手法进去。民居有它的历史沿革,但是它也受到了一定的研制,就是民居形成的过程中,建筑材料在发展,它那个时候没有这些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形成当时的民居,民居作为一些展示的东西可以,但是可能在运用到以人为本的居住条件下,还要更多的考虑它的实用性问题。
我还想提一点,就是关于迪拜的问题。迪拜的自然条件跟海南相比差得很远,我到迪拜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怎么敢像这样盖房子?他们说,我们是中东的门户。实际上我们海南岛背后依托的是13亿人的这么一个大的消费市场,我们的产品就应该像海总他们做的凤凰岛一样,把它做到极致,我们在定位上、投资力度上都远远没有达到我们这么大一个消费市场所给我们的机会和使命。
另外还还想谈一谈建筑和人的关系问题。因为我跟很多外国的设计师交流,他们在设计学校的时候,他最关心的是这个孩子的注意力,坐在这个环境里能够集中5分钟还是集中10分钟,他要把这个问题研究透了,他才能下笔来做设计。他在设计老年住宅的时候,他关注的是老人在这个空间活动的时候,他的孤独感是会增强还是会减少,他会把这个作为他的一个设计准则,就是它是一个以人的轨迹为本的这么一个建筑设计理念。而我们现在很多的设计体现的是怎样被别人看,就是看起来怎么样,对于人在里面的一些活动似乎注意的还是不够,这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差距。
我在钻石海岸组织了一个设计大师论坛,每年3月中旬举办,我们集中了十几个国家的建筑师非常随意的聊聊天,明天大家去访问的时候,我也可以把这个资料跟大家分享。我不是学建筑专业的,但是我是建筑设计资源的一个整合者,或者说我自己是一个创意人,在这个方面可以跟大家一起共同的引导出一些好的作品。
林峰:今天甲方乙方就建筑的人性、建筑的责任,这么好市场的发展机会,共同去承担,如何通过现代建筑的新的发展时代要求下,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应该说提出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谢谢各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