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亿控股亿城股份 海航再续资本图谋
作者: 彭飞     时间: 2013-08-08 01:22:05    来源: [ 观点网 ]

或许海航资本看重的仅是亿城的壳资源,以便为海航集团旗下大量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平台作准备。

  观点网 彭飞 与近期欲筹划再融资的房企不同,亿城股份在经历两周停牌之后,宣布的却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消息。

  8月6日晚间,亿城股份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乾通实业将所持公司约2.87亿股股份转让予海航资本,转让价款总计约16.1亿元,折合约5.63元/股。

  是次转让完成后,海航资本将持有亿城股份19.98%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亿城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也将由乾通实业变更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

  亿城易主

  对于此次收购,海航资本董事长刘小勇仅表示,房地产业目前处于价值洼地,因而公司看好亿城股份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

  资料显示,亿城股份于2002年通过资产重组步入房地产行业,其后几年恰逢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期,因而主营业务也顺势变更为房地产业。

  目前亿城股份旗下共拥有北京西山公馆、燕西华府、天津亿城堂庭、倍幸福、苏州亿城天筑等多个在售项目。

  不过,随着近两年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控,亿城股份的发展逐渐面临瓶颈,特别是在北京的发展更是束手束脚,其主打的“华府”系列高端项目受政策冲击较大。

  对于所面临的窘境,亿城股份在2012年的年报中也曾反思,持续的宏观调控使房地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公司对市场形势变化认识不足,以致发展速度远远不及预期,并大幅落后于大市。

  正是因为应对调控政策的无力,使得亿城股份最终走到了房地产行业的边缘,而公司市值也从曾经的百亿元回落到了30多亿元的水平。

  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位参与是次交易的人士表示,亿城股份属于典型的民企房产公司,资金实力、股东背景都相对有限,因此抗风险能力远逊于行业巨头。同时,公司的原大股东乾通实业自身的业务又与房地产交集较少,现在房产调控仍在持续,因此萌生退意。

  对于今后的发展,海航资本仅表示,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亿城股份或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大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但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对亿城股份周转速度慢的低效资产进行出售。

  海航资本图谋

  事实上,市场对海航资本应该并不陌生。这些年来,海航集团不断通过资本运作,在包括地产业务在内的多个领域大肆扩张,而海航资本恰恰是海航集团的核心产业集团之一,为海航系金融板块的运作主体。

  据海航资本的官网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其资产规模已超过3150亿元,旗下拥有各类成员公司近30家,业务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悉尼、伦敦、都柏林、奥斯陆、纽约等30个大中城市。

  不过,此次以16亿的价格拿到亿城近两成股份,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海航资本此次的出价颇高。

  对此,海航资本董事长刘小勇认为,收购溢价是考虑了多方因素:一是亿城属于小而优的房地产类公司;二是亿城的股权结构分散,收购具有较高的杠杆效应;三是地产板块已处于价值洼地,由于最近两年几乎没有行业重组的案例发生,因此估值不具备可比性。

  而对于此次收购,市场分析人士则认为,或许海航资本16亿拿下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壳”,更多的是为海航集团旗下大量地产资产注入上市平台作准备。

  据了解,目前海航的地产业务主要在集团旗下的海航实业,旗下已拥有大量持有型物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青岛等城市。其中,写字楼11栋、酒店22家,两种类型物业的总建筑面积均超过100万平方米。

  然而,目前海航集团旗下的大多数地产业务都不在上市公司之内,2011年底,海南航空曾宣布剥离多家地产公司股权及土地,而目前海航旗下的海岛建设拥有的地产资产,也主要是做商业零售的望海国际广场。

  由于旗下拥有大量的土地资产和项目,海航系其实近年来一直都在积极寻求为地产板块借壳上市奔波。不过从2009年欲借壳ST筑信到2010年尝试重组绿景控股,海航系地产业务的借壳之路均以失败告终。

  正因为如此,在此次入股亿城后,就有多位分析师预计,未来不排除海航系将旗下的地产业务注入亿城股份。



(审校:刘满桃)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