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一周评述:单纯的票房与不单纯的住房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时间: 2013-04-15 02:23:10    来源: [ 观点网 ]

朝令夕改的始作俑者,在插足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关系同时,也让住房的问题变得很不单纯。  

  观点网 本刊编辑部 4月13日晚,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影帝梁家辉感言:“没有观众的支持,就没有票房,没有票房就没今天的奖。”是的,票房终究是一个比较单纯的问题:观众喜爱便掏钱买票,票房攀高之余影响力也扩大,最终投资者挣得利润、演员们也可捞得名气。

  本来,住房也可以是个很单纯的问题。一买一卖,就是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事情。只可惜,房地产行业被扣着“支柱产业”的大帽子跑了近二十年,一会被政府催着跑快点,要带动GDP,一会儿又被责令跑慢点,不能超过GDP减CPI的速度。

  朝令夕改的始作俑者,在插足开发商与购房者的关系同时,也让住房的问题变得很不单纯。

  回顾上周,北京4月7日开始执行“国五条”精神,将二套房贷首付提至七成,而连日楼市火爆的广州据说也将被迫提前执行此项细则。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必将压制楼市中的投资需求,从而使房价暂时平稳。

  但是,当决策者信誓旦旦地说要打压投资需求时,为什么不花点时间想想为什么会有楼市投资热?

  M2的增速已经“光荣”超越国际警戒线,然而货币大量发行却是基于一个投资渠道单一、金融管理缺失的大背景下。面对通胀的压力,谁愿意老实地把钱存入银行坐等财产缩水?面对丑闻不断爆出的金融行业,谁又敢冒此风险把钱往火坑里丢?

  面对既有投资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房地产,在前景明朗的情况下,恐怕也只有伪君子会高喊:“我们不要投资房地产,要齐心协力为社会创造一个平稳的房价!”

  楼市的回应也是无情的,因为新盘销售火爆的消息犹如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捷报,屡屡传至耳边。据说就在上周,洛阳有个楼盘加推,出现了开盘即清盘的现象;又听闻,在沈阳有个开发商3小时卖了4个亿,1000套卖了8成。

  楼市的火热,再次告诉决策者一个道理:面对同时具有投资与使用价值的住房,或许连购房者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出于刚需买房呢,抑或是带有投资性地购房。

  一边楼市大热、住房供不应求,另一边则是政府大兴保障房建设工程。从“国五条”到4月9日住建部出台《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似乎从一定程度上看到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一些魄力。

  但是上周末各种“空置房”新闻的侧漏,提醒了人们至今统计局依然未能就“如何科学地统计住房空置率”的问题给出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不优先解决现有资源的利用问题,而贸然大兴土木,难免让人觉得政府又开始在追求形象工程。

  对了,上周的土地也卖得不错。恭喜唐镇宅地成为上海年内的“双料地王”,也恭喜北京石景山地块以高达174%的溢价成交。

  就上周来看,政府的资金暂时不用愁了,银行的收入也定然节节攀升。

  有一个理念,从开始实施楼市调控的第一年到现在,足足活在娘胎十个年头,都没有实现。那就是“楼市调控需要长效机制”。什么是长效机制?长而有效,无非便是代表透明公正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与挽救政府土地依赖症的房产税。

  期许这些长效机制出台的脚步加快些吧!只有这些具备监管性质的政策出台,政府才可从楼市的参与者转变成监管者,住房问题才会变如票房一样单纯。



(审校:劳蓉蓉)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