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博鳌房地论坛,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观点网 >
其他 >
>
>
正文
陈义枫:调控常态化背景下的房地产基金
作者:     时间: 2012-10-18 15:49:10    来源: [ 观点网 ]

  陈义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成都,我记得主持人讲过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充分说明了成都适宜居住,我们作为投资基金,我们认为成都同样适合投资,希望我们不虚此行,能够找到我们投资的机会,找到我们投资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开发商朋友。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作为我们地产基金的一个视角,我们地产基金的一些观点。我们首先站在我们基金的角度来观察一下我们的宏观经济,观察一下地产行业,然后重点介绍我们德信资本一些合作的模式,投资的理念。

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我们是强调市场实战的一个投资机构,我们主要分享的是我们的市场感觉,我们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情况是十几年以来最差的情况,当然全球金融危机外力的短暂的冲击除外。但是我们认为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会略有下调,但是这种长期、持续成长的基调仍然不会改变,并且我们认为政府有意愿,也有办法有手段来刺激经济,所以我们认为现在的经济离短期的底部也不远了,所以我们认为不能盲目乐观,也不需要过度悲观。那么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我们怎么来看房地产行业,我们作为投资机构怎么来评估这个市场?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地产调控,过去两年多以来,调控的严厉程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家都有感受,那么,调控的结果是什么呢?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楼价是略为下跌,这个略微下跌充分说明了政府是有能力调控房价的,房价不跌不存在这样的神话,况且还有通胀的因素,所以微跌是调控一个很大的成果。那么大家也看到,今年2季度楼价是止跌的,成交是放量的,说明这个市场富有弹性,刚需依然很旺盛,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释放。我们还是很高兴,同时刚刚有一位开发商朋友也讲过,三季度成交量又重新走低,这说明这个市场不是一个见底上涨的市场,是一个反复的市场,这是我们作为地产基金,对这个行业的一些评判。

  那么,未来我们怎么看下一步的市场?我们认为政府担忧房价泡沫的风险,调控将变成常态化的措施。那么调控常态化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地产可能会相对低迷,同时整个宏观经济也不景气,那么政府又需要通过地产行业来拉动经济成长,所以政府不希望地产投资的增幅过度的下滑,政府希望在楼价平稳的前提下,能够实现需求回暖,成交活跃,投资比较平稳,我想这是政府希望的。但是楼价平稳,楼价不要大涨是一个前提,它有多重目标,有主次之分,因此我们认为这个楼价不涨,成为政府调控的一个心里的目标,也是博弈各方能够找到的一个交集的地方,大家可能都能接受。当然了不涨不跌,绝对的横盘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认为是一个振荡横盘的走势,就是楼价振荡横盘。

  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我们好像在猜政府的心思,我们认为政府既然有意愿来调控,他也有能力来调控,那么猜测它的调控目标我们认为非常关键。这也许是中国特色,也是我们基金从业机构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房价单边上涨的趋势我认为很难出现了,那么行业的利润空间收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需求模式的创新,模式的突围,这是我们对行业下一步的一些展望。

  在这个持续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面临一些困难,也存在一些乱象,当然也有一些令人欣喜的、创新的举措。

  首先融资环境长期偏紧之后,资金压力与日俱增,大家知道这个短期紧缩一下问题不大,紧的时间长了,这个累积效应就越来越厉害,所以时间很能够体现调控成果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最近发现,金融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地区,向优势的企业集中,房地产开发这个行业冷暖不均,两极分化的情况非常严重,我们以珠三角为例子,珠三角的一些比较有优势的开发商,最近拿钱已经明显的容易了,银行有很强的贷款冲动,但是有政策的限制怎么办呢?他们绕个湾来给钱,通过租赁公司,通过一些制造业的融资平台,绕着弯来输送资金,当然金融资源相对稀缺的地方就没那么好,规模很小的开发商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这两极分化。资金融通的能力差异很大。

  我们在华北,在华北、西北做了一些项目,我们发现很多省会城市,包括地级市,区域的优势企业普遍参与民间集资,比较普遍的有民间集资的现象,也不少企业面对挤兑的风险,这一点今年一季度比较严重,二季度可能释放一些压力。那么有了这样挤兑风险以后,给地方政府也给参与的集资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方政府甚至有维稳的压力,可能最近几个月大规模爆发风险的概率低了,压力仍然很大。小规模开发商不仅是参与民间集资,可能还有一些不合规的高利贷,月息达到4%以上,那么就很难回头了。所以我们认为可能持续偏紧的调控政策下,很多项目会烂尾,做不下去,并购的机会会很多,行业整合的趋势会日趋明显,这也许是强者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有一些先知先觉的开发商,从两年以前开始有,一年以前更多了,现在更加多了,先知先觉的开发商借道我们地产基金的模式,实现融资模式创新,渡过资金的难关,甚至还可以逆势扩张。这时候我们就发现基本上不受政策调控的基金的投融资模式,在这个背景下非常有优势。

  房地产基金我们认为有很多优势和特色,比如说它是合法、合规的,是比较专业的一个投资模式,是安全的模式,也是创新的模式。它是遵守基本的国家的法律,也有发改委的政策文件来作为指导,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也是由专业团队来进行专业管理的,在各个环节介入监控,这种投资模式对投资者而言,对开发商使用资金的这一方而言,都是比较安全的,有保障的,是投资、融资各方共赢的模式。当然它也是一个创新的投融资模式,非常灵活,可以量身订做,基本上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安全,只要收益大家能接受,什么模式都行,非常灵活,很创新!这些有机会我们会后可以切磋探讨。

  我们德信资本历史比较长了,本公司已经有12年多的历史,从事地产资金的行业的业务有接近三年多的时间,是我们业内最早的一批,从事地产运作的机构,我们产品有四大模式,九种产品,有我们运作很成熟的模式,有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推广的模式,有我们正在拓展的,正在启动的模式,也有我们研发中的模式,我们这里列了九种产品,四大模式。

  成熟的模式有单一的固定收益基金,也有结构性的基金,也有夹层基金,可以针对一个城市一级的优势企业,比如说成都市有一定的优势,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不是那么领先,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成熟模式来合作,如果你的规模更大,是一个区域的龙头企业,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伞型基金,来做大资金规模满足你的资金规模的更大需求,也满足你多项目持续的基金需求。如果说你对基金更加看好,希望自己进入到这个领域里面来,不但可以给你输血,还打造自己的造血功能,那么我们可以协助你建立一个融资平台,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联合管理,共同运作。

  我们的拓展模式,就是我们在业内跟一线开发商,联手发起基金,共同管理基金,项目从头开始做,共同分享项目的收益。当然收益的分配并不是简单的同股同权,可以灵活的约定,这样的产品适合一线的开发商,所以这里讲了三种类型,城市的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区域龙头企业,还有全国一线开发商,我们都有不同的产品来开展合作。

  最后我们还有研发中的模式,包括我们的并购基金,刚才我讲过我们行业整合的趋势会明显,并购整合的机会凸显,我们推出并购目的的基金。我们还在研究发行持有式的基金,在一个比较适中的价位买入并且长期持有物业等等。

  我们德信资本在同行里头,我们有一定的特色,我们这个特色就是我们组建了自己的基金发行平台,我们不但创设基金产品,管理基金投资,我们还自办基金发行,所以我们拥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资金发行能力,这样对于我们跟开发商合作、保障我们的资金来源是非常有利。

  最后,希望在成都找到我们心仪的项目,也希望我们能有合作伙伴,最后祝大家事业成功,谢谢!



(审校:劳蓉蓉)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