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据香港媒体4月20日消息,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再受环评官司拖累,造价又升88.6亿港元,令整体造价升至约575亿港元,公帑合共多付约154亿港元,累升约36%。
资料显示,造价大升的香港接线全长约12公里,接通大桥主体工程;接线分两部分招标,包括约9公里长海上行车高架桥,及长约3公里通往香港口岸的行车隧道和路面车路。
对于此次造价再升的原因,政府消息透露,除通胀外,另一原因为工程至少延迟10个月,令承建商将风险成本大幅提高。
此外,运输及房屋局今日将向立法会提交文件解释。消息强调,如工程可于今年6月底前动工,有信心如期2016年下半年与大桥主体工程同步通车;如果6月底前未获立法会追加拨款,恐大桥未必能如期通车。
消息透露,官员下周三会到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解释造价再升原因,当局计划下月向立法会财委会申请88.6亿港元的追加拨款,希望议员批出拨款,令工程早日动工。
据了解,大桥本地工程原定前年底动工,但受环评官司拖累,延至去年底动工,令口岸造价大增65亿港元,总造价升至约486亿港元,而该笔款项于去年底已获得立法会批出。
当局预计,未来20年港珠澳大桥可为香港带来约23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收益,内地亦会有130亿元,而澳门则有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