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其他 >

>

>

正文

14年助六千学子 仲明创新中国教育扶贫模式
作者:     时间: 2011-12-01 00:00:47    来源: [ 21CN综合 ]

对于杨国强来说,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更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11月13日,一年一度的仲明助学金颁发仪式即将举行。这已是仲明助学金成立的第十四个年头,共计超过六千名来自贫寒家庭的莘莘学子在仲明的支持下,完成学业,走进社会。

  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是碧桂园主席杨国强于1997年起捐资100万元(2006年起每年捐资200万)设立并委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管理和发放的。

  事实上,碧桂园在扶贫和教育方面的慈善投入,远不止于此。

  根据杨国强早前的介绍,碧桂园的慈善大体可分为三大块:扶贫、教育和赈灾,十几年来共捐款15亿元,同时杨国强家族已经是连续五年登上胡润中国慈善榜。

  碧桂园早期曾经一度成为“无名氏”,默默的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慈善行为,直到碧桂园需要上市,需要财务公开,这些慈善事迹才慢慢的被挖掘出来。

  仲明助学金便是其中一例。“仲明”是杨国强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识字但慈祥勤劳的母亲的名字,“仲明助学金”是为纪念她而设的。助学金成立运作初期,并没有人意识到后面的资助人是谁,杨国强就这么低调的用慈善行为报答社会,在这方面,他似乎一直并不希望获得太多的关注。

  事实上,对于杨国强来说,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更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过程。

  “仲明”并不仅仅单纯是由房地产企业资助设立的助学金,其同时也可为开创了中国教育扶贫的新模式。

  据了解,杨国强在仲明助学金的慈善项目上首创了“道义契约”,受助者在领取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时,必须签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道义契约》,承诺在步入社会后,不仅要偿还助学金,还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加入到助困的行列,将曾经于己的帮助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扶贫的同时扶志,碧桂园倡导把感恩与爱的教育理念灌输于受助人。

  仲明助学金真正的意义在于让很多人发现自己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有能力帮助别人。这种力量让每一位接受援助的学生,自觉自发地承担起这份责任,同时这个过程又感染、影响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不仅如此,碧桂园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创新了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管理模式,仲明助学金等各种善款善举受助人采取公示公布,其还首创慈善项目公选制度及受助人公示制度,让捐助项目明明白白;让群众监督慈善项目落实推进。不仅如此,仲明助学金还推行慈善“执行成本”额外核算,规避慈善项目因为执行成本而引发的风险,切切实实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使用善款。

  “我做慈善没有什么大道理的,都是出于内心的感恩和本能,如同呼吸一样”,杨国强如是阐述他对于慈善的定义,“人应该不要忘本,回馈别人也是很自然。”

  据悉,仲明助学金已是迄今为止广东省数额最大一笔由个人捐资建立的助学金,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杨国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慈善理念的帮助下,承诺感恩,承诺回馈社会。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