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其他 >

>

>

正文

碧桂园杨国强谈捐资助学:希望他们回报社会 不是还钱给我
作者: 陈潇     时间: 2011-11-30 17:20:27    来源: [ 新华网 ]

顺德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成功的道路无法复制,但是首先要具备做人的基本点才会成功,比如对社会的责任感。如果这些基本点你都没有,那你就走不到很远。”

  11月13日上午,2011年度仲明助学金于顺德国华纪念中学颁发,广东19所高校500多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19名受助学生代表签订了“道义契约”。助学金管委会透露,1997年创办“仲明助学金”至今,顺德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已倾资达1900万元,而受助大学生返还资助至仲明助学基金的数额仅79万元。

  “社会责任感是做人基本点”

  昨日,19名学生代表各自的高校在一块写有“道义契约”的展板上签上学校名字。其中,“道义契约”第二条写道:在本人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向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管委会偿还当年的资助及比照学生贷款支付利息,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大学生。据主办方透露,该契约只是原则上要求签订,并非强制性要求,这一形式已持续了14年。

  梁洪健1998年接受了资助,从广东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广州一公司上班。梁洪健表示自己当年没想那么多,也愿意签订契约,毕竟是一种约束,也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

  而针对助学金返还存在差额的问题,顺德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成功的道路无法复制,但是首先要具备做人的基本点才会成功,比如对社会的责任感。如果这些基本点你都没有,那你就走不到很远。”

  受助学子建基金接力爱心

  杨国强以过逝的母亲“仲明”之名创建助学金已有14年,超过6000多名贫困大学生接受仲明助学金。每年受助的学生由广东19所高校推荐并获得资助,将来可自愿返还资助金至助学基金。

  毕业于中山大学的潘文伟,2007年接受仲明助学金4500元,如今创业开设咨询公司的他返还了资助,并与一批仲明学子成立“仲明爱心传承基金”以帮助更多贫困学生。潘文伟说,这4500元不仅充实了生活上的费用,最早的创业经费也是靠这笔钱。据悉,此传承基金下一步将号召更多受助学生加入返还的队伍,“将用仲明学子的名义给有需要的学校捐赠课桌椅”。

  ●对话杨国强

  关于返还差额:“相信他们会将爱心传递”

  南都:14年来仲明助学金已捐赠累计1900万元,而学生返还的资助仅79万元。如何看待这种付出与返还的差距?

  杨国强:那些还没有返还的学生,我想他们可能正在创业吧,况且几千元也不是很多的钱,创业是好事,或许这几千块也可以帮助他们创业。我相信他们今后会将这种爱心传递。

  关于期望:“希望他们帮助有需要的人”

  南都:把这些钱无偿捐赠给素不相识的大学生,对他们有什么期望?

  杨国强:他们如果有机会获得帮助,他们也会帮助像他们一样有需要的人。我只是希望他(受助学生)经济条件好一些,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来回报社会而已,不是还钱给我。

  关于“道义契约”:“就算不签,也有道德约束”

  南都:19名学生代表各自学校的受助学生签署一份完全靠道义监督的“道义契约”,订立这份契约的目的是什么?

  杨国强:契约只是一份承诺,这个东西签或者不签其实都无所谓,而这个“道义契约”的签署也只是种形式。就算不签也等于签了,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明灯,都有道德约束和指导。

  来源:新华网 陈潇 2011年11月14日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