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已经紧巴巴过了好长一段日子,难道终于等到了开仓放粮的一天?
最初的信号出现在10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时表示,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
“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喜出望外,认为温总理是在暗示政策立场将重新定位,并承诺进行政策微调以支持经济增长。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以及央行发布的10月份金融统计报告,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猜测,让人们对接下来的宏观政策走向充满了遐想。
统计局11月9日公布,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较9月份的6.1%回落0.6个百分点,同时也是6月份以来首次降至6%以下,通胀的威胁正在远离。
而央行11月11日公布的是,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868亿元,较9月份的4700亿元多增24.85%,远超市场此前预期。有报道则称,10月21日至25日5个工作日,四大行新增信贷暴涨600多亿元。
CPI指数回落显示通胀压力正在得到缓解,而新增人民币贷款在年底呈现上升,政策微调已开始。
事实上,下半年以来,一直有不少声音在呼吁放松货币政策,最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风险。而10月份CPI涨幅回落,未来两个月继续回落是大势所趋,这为货币政策微调创造了一定的空间。
在一些金融分析家看来,货币政策出现具体转变的迹象有三点:
首先,央行近期向金融系统释放了960亿元的资金,改变了此前三周从市场抽离资金的做法;其次,央行可能暂时不要求商业银行存入资金以满足新的存款准备金要求,银行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第三,每年12月都有超过1万亿元财政资金进入商业银行,如果央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年底商业银行的可放贷资金应该不会枯竭。
另一方面,按照惯例,第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往往只占当年总量的约15%,今年情况则相反。
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内,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将继续扩大,最后两个月每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达6000-6500亿元(第三季度月均新增人民币贷款数量只有5030亿元)。
这些蛛丝马迹确实表明政府正在悄悄地改变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流动性闸门的放开似乎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那么这也是房地产行业等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的好消息吗?
总的来说,放松货币总是皆大欢喜,虽然这一次“预调微调”只是打开了一丝缝隙,只向部分领域放松,与房地产似乎也没有多少关系,反而“坚持房地产调控决不动摇,巩固调控成果”仍然是主流。
但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环境中,已经扛了很久的房地产也许可以稍微回一下气。
当然,现在的情况绝不会是2009年的重演,“四万亿”的债也没有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