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其他 >

>

>

正文

贾康: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
作者:     时间: 2011-03-24 11:46:21    来源: [ 观点网 ]

  贾康(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接到的题目是关于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试点。这个问题因为前些年我们其实在比较早的时候结合中国整个财税改革和配套改革,就做了一些经验和研究。现在这个问题变成热点和难点,牵扯方方面面的利益和感情,看法见仁见智,有很多的争论,我作为一家之言在这想比较坦率的就研究给大家介绍一下。请业界的人批评指正。

  房地产这方面的调控,房产税出台要看重大背景,今年我们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孙中山在一百年前考虑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现在越来越被历史证明非常精辟的一些总结和展望。比如他所说的民主、民生、民权问题,在这一百来,我们最简单的说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在进一步改善民生,我们实际上还必须解决是怎么样民主化、法制化的民主问题。在这里我们不能展开讲这么多问题,我想提一点,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他曾经到浙江的海宁去观潮,他提一个字,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显然他在这个高度上发的感慨,中华民族真正振兴,真正实现我们追求现代化。现在中央决策层的总体总结是,我们必须实现工业化。在建国之后,一旦站稳脚跟,十一五就开始了,伴随着是城市化,这和我们分界线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了。这是所有国家都必须承认的规律。

  现在,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间,我们伴随着工业化(一般人判断是有滞后的),但总体是进入了中期,我们整个的城市化也是走到了40%多一点的水平上,今后几十年一定会走到70%到80%这个区间。城市化率还要一步往上走,美国现在是90%以上。我们改革开放市场化,必须建立统一市场,我们必须以市场取向的改革进行市场的优化。邓小平改革一开始说,改革关系国家的命运,不改革死路一条。开放也是中华民族必须解决的历史选择,现在这个格局已经锁定而且这个路越走越开。还有一个信息化或者高科技化,我们必须抓住新兴产业,带动整个业界,带动我们整个的经济。

贾康

  还有其他的潮流,我们现在只就这个物质形态可以观察的五个潮流结合起来说。房地产在这中间处于什么地位,从现在已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可以提炼的基本看法就是既然要适应这样的历史潮流,完成中国的现代化,那么我们任何一个时期讨论短期问题都必须把短期的眼界和中期的眼界放开。现在勾画一下中长期的问题,还有回到我们讨论当下的问题,首先肯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小平南巡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也有不同的意见,但对整个大势产生不了什么阻碍作用,市场的建设要成为城乡化的市场,跟国际接轨的市场。政府它要发挥的作用是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说必须以分税制的财政,必须完成历史上的建设就是地方性的税务制度,钱从那里来用到那里去的循环。我更看重的是政策建设。我们再回过头来讲上海、重庆试点的房产税,就可以更好的把握完成中国经济转轨和现代化的全局是什么分量,是一大套政策关联的初始环节。

  2009年下季,是房地产调控新政,我是觉得总体来说,是一个不断往前推进,任何时候也不可能停下来的调控过程,一边是市场机制,要怎么发展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政府要增加它的调控,这里面有很多的讨论之处。我们看到总体的市场经济建设,回到2009下季,我觉得首先要肯定这么几点,政府也必须明确的说,是有进步的地方。第一,我们前所未有的看到比较清晰的房地产发展的双轨统筹框架,典型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民的提问,总经理管他们去开发建设商品房,这个是比较形象的话。房地产不能简单的用适用房来解决住房问题,我个人认为,经济适用房这个概念现在还在,以后应该会逐渐淡化下来,这样才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愿望下把这个好事做实,看得准的我们不去搞廉租房,现在为主题的保障性住房已经明确化。前面朱会长讲的要解决整个房地产供应城市所有的20%的家庭成员住房所居的问题,这个是进步。

  再一个,要肯定的是,保障政策理性现在有进一步的提高,特别值得看中的是公租房,我们知道,其实有很多的低保阶层他们的住房条件也有种种不满意的地方,但这些人发出的声音比较弱,但随着矛盾凸显的,是在城市加速的过程中,收入不上不低的这些人,他们要千方百计买商品房,他们要做房奴。公租房在理念上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在经济消费的前期以租房的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这个条件的提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我认为,相关的信贷管理的收集总体来说是是必要的配套。我们现在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相对高涨期的代名词,我们国家的经济也不可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来摆脱经济周期这样周而复始,这个变化里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这样的威胁大大减少了,调整力度是在提高水平,调控的经验正在进一步的积累,我们现在进入的是相当高涨期,按照90年代初以来看,很可能要延续三到五年,调控的基调首先是提防通胀压力,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完全可以理解,我们前面一段时间,确实存在肆无忌惮的冲击力量。

  第四点非常值得肯定的是今天才说到的主题,我认为在重庆、上海所率先使用的房地产税务改革具有实际意义,既然现在有种种的矛盾合在一起,上海、重庆的地方决策层敢为天下先,他们实际上突破了官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规则,这是符合改革方向的。看清了以后,不能简单的停留于争议,要在改革大方向上大胆的试大胆的闯,这个闯当然要承担风险的气概,首先要充分肯定上海、重庆敢为天下先的实验,就是邓小平的精神实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我们就说,赞成改革方向,认为不过瘾,力度不够,我不太愿意直接从这个角度来评价这两个地方的改革,实话实说,这两个地方改革是经过了千辛万苦的努力,中国现在各种竞争力交织在一起,做一件事非常难,你要涉及一个可行的改革方案,让他确实的启动起来,要把这个事情实质性的往前推。谁不愿意在自己家里安安稳稳,官场也一样,有这么多的不同意见,有些人甚至把改革性的可能说得完全没有,说这个税是跟农业税一样是荒唐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很偏激的我不赞同。房产税是已经完成了立法程序的一个税收,在地方层面上高层允许他先行先试。第二个,这个税收作为评估的机制,不是简单的架构,这两者引入了以后还要观察今后的发展,现在最简单的评价我还没有来得及作调研追踪,既然是试点,那么各个地方有自己的考虑,上海的特色被称为不动存量,另外一个隐含着把存量拉入进来的机制。再买一套新的房子,对不起,上海的领导层说我们有信心把地面上所有的住房信息已经基本掌握好了,你再买一套房子是你的第几套,总体来说,八九不离十,就给你进行征税。原来还想吃进再转手卖的人受到了限制,是把你的存量给你形成一个新税制。手机上大家观察一下,在增强方面引入这个税收,大家来体会体会,这个税收以后展开正面效应是什么。重庆在这方面似乎比上海力度大一点,一开始强调在存量的高端也要实施这个税,我称为独立别墅的这种不动产消费方也要纳入。我看到第一个案例的报告,200多平米的花园洋房就是独立别墅,从2月份开始计税,11个月出来是不到7000元的税收,这体现了重庆这样一个地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条件没有像上海一样很高的水平,决策层可以把这个方向做得更靠前一点。另外一个,实际上做起来完全体现了一个所谓支付能力,住200多平米花园洋房的房子在一年缴不到一万绝对不是伤筋动骨的原则,它的正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应该讲,这样的房产税改革试点启动以后还有大量的优化后续问题,如果简单的说一下,我认为最可能的发展轨迹是在增强和高端引入这样一个税的调节机制以后,应该有耐心的观察一段,在这两个试点中间形成。

  最后简单的说两句,需要总结原来方案设计的得失,再往下,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其他的地方是不是需要考虑扩大试点范围,按照一般的经验估计,短期之内我们不要急于设想其他地方会纷纷跟进,没有这么快,大的方向是扩大范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的覆盖更多的城市,以后一定要覆盖到全国的各个城市,所谓一线城市还有主要的大城市,其实最远的远景是城市一体化,它的税制要走向一体化。同时,我最后再强调一点,在改革启动之后,我们看到还要注意一下负面的,行政手段有可能过度的使用,我们看到管理部门行政手段一来就兴奋起来,他们驾轻就熟,有的过度把很明显的带有歧视的模式认为就是灵丹妙药,这样就会形成冲突。还有就是严控,这个度的合理化也要好好把握,需要政府理性的权衡,还有一个就是在改革试点和相关的调控协调力度。谢谢大家!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