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七载辉煌的城市观点论坛,以海西经济为新起点的厦门作为2011年的首发之站,揭开城市观点论坛2011全年精彩大幕。
2011城市观点论坛厦门行于3月24日在厦门开幕,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著名经济学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海尔地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金融专家杜丽虹等重量级嘉宾出席会议并奉献精彩演讲。
以下为著名经济学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先生在论坛现场的演讲实录:
给我出的题目是解析“国八条”。现在有两个问题,很多人说国八条就是把房价打回理想的那个位置,但国八条的第八条我不知道诸位知不知道是什么。
我希望大家有这么一个概念,第一我们要敬畏规律。政策是主观性的选择,规律是客观的,不以谁的官大就以谁的意志为转移,不以谁站在道德的高点谁的善良愿望为转移,也不以大多数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多数人的声音不一定都符合客观规律,敬畏规律。
第二个是要敬畏自然。人相对于自然界来说是被动的,是被选择的。我想海啸其它一些规律也好,都给我们很明确的提示。
第三要敬畏市场,别以为人可以左右市场,办不到。
第四要敬畏你的衣食父母,需求方和消费者。我认为敬畏这四个方面就够了,然后才是政策。
中国现在的选择并不仅仅是国八条或者是国十条,刚才朱会长说了,什么三次调控?数了一下也不止,这个调控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妨放开眼界。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区域经济有四个重要的政策指向区,政策将不遗余力的向这四个地区投入,不因为这四个地区有多么大的市场机会。
第一个是新疆,涉及到中国的领土安全和民族团结,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石油战略。
第二个是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区域对中国突破各种外部封锁和获取各种资源有利。
第三个面向外海的拓开口。面对日本还没有出海口。
最后一个是海峡西岸,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想这四个地区的发展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且抱有很乐观的预期。
在十二五期间我建议房企注意到这几个数据,7%,这个7%是意味深长。在1998年至2009年中国两次政策短期调控的目标是确保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这一次主动选择7%,而且是处于张大过程。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只要是低于8%,我们就面临很多很多大的危机和挑战。如果把中国的国民经济比成一个大企业,这个企业每年必须保持一定规模和速度的扩大再生产,这样一个扩大和再生产的规模就是8%,只要低于“8”就业危机就立即显现。
第二、低于8%金融系统就会出现问题,经济增速下降,低于8%财政就会立即出现问题。
尽管我们知道低于8%有很多问题,为什么还会选择7%?这就值得我们企业关注了。
当在一个持续的十年、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过不断的平衡和不断的积累就需要强调的调整,这个调整可能打乱现代化进程,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很多问题,但不调整累计到后来就会有海啸危机。
我们主动的选择小震,选择逐步释放不平衡,包括住房,老百姓改善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土地资源短缺等矛盾,降低一定的速度,忍受这个短痛,但是由此带来给我们企业家在这五年中力图难于寻找暴利和一夜暴富的机会。
这五年在自己的转型和质量改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不断升级,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这个过程中才有活下去的五年,这个是政府、市场都面临巨大挑战的五年,但我们要主动选择吃不饱还得过的“7%”的数字。
第三,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请注意反通胀这个问题。无论买房还是开发商,还是其他企业,银行金融系统都要高度通胀给我们的经济带来的影响。
我们2011年面对的通货膨胀是此前曾经遇到过的通货膨胀都不同的一次通货膨胀。我们有过通货膨胀的经验,包括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两次恶性通货膨胀。
这些恶性通货膨胀确实是自己家出毛病了,而且是消费超前或者是投资规模扩大,或者是我们极度释放之后造成的过热,都是自己的问题。但这一次面对的通货膨胀不是自己的问题。
这一次我们面临的是国际货币战争,趋势很严重。国家统计局解释,这个通胀率其中有3/4是农产品上升,但是请注意,中国没有一个农产品造成出口缺口,始终是供大于求的。
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5.46亿吨粮食,中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多粮食,中国不缺粮食,不缺喂猪的饲料,不缺种菜的地。
美国量化宽松的含义就是人为的、有意的量化增加货币,把美国政府欠的钱用欠条赎回来。更重要的一条,给中国出了一个难题。
我们的通胀怎么来的?大家知道,利比亚并不是最大的危机所在,如果这个危机蔓延到其他地方可能会比现在严重得多,大家可以看看今天早上的消息。但石油价格并非是利比亚的危机引起的,主要是美元贬值引起的。
二战之后,商品都是以美元标价,因此,石油、铁矿石以及我们所说的粮食价格上涨暴涨传导到国内形成了我们的通货膨胀,因此不是中国采取应对通胀都能够不通胀,这个是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
而且我们的两难在于,中国要么忍通货膨胀,要么人民币升值。美国给我们出的就是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
中国坚决不使人民币过快过猛的升值,那么我们选通货膨胀,行不行?我们有中药,就是缩紧货币,采取更紧的货币政策。
现在是一个不断缩紧的货币市场,我们从最初的基准利率习惯以城镇居民定期存款率为主,经过三次升息目前是3%,即便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通胀率理想的控制在4%或者略多,这个基准利率也将提高80%到100%,达到基准利率至少是5%。
昨天我们央行的负责人之一说,现在的利率水平很舒服,但很多的存款人不舒服,因为他们存到银行的金融资产是在不断的贬值,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不断贬值的负利率,这个用于牺牲全国老百姓的资产利率的办法来攘外,这个是很愚蠢的办法。
恐怕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也只能这样。这个问题我想问购房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月供要还5000元的话,如果利率涨一倍,还能不能承受?这个是我们要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