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维也纳时,根本没有想过未来,也没有想过拿学位,只知道去上学。但是很偶然地,离开韩国之前,我碰到了一个女人,爱上了她。我带她一起去了维也纳,在当地结婚,生子。
如果我是单身,怎么样都能活下去,但是有了家庭,生活就不同了。我放弃了学业,开始找工作。但是工作也没什么意思。那时,我的老师给我了一本阿道夫·鲁斯的书。以前我知道的建筑师都是艺术家,但阿道夫·鲁斯不是,他在20世纪初抗争社会潮流,用建筑进行革命。我在韩国时并不知道他。他是我在维也纳的唯一发现。
阿道夫·鲁斯让我领悟到,我之前所做的所有建筑都是错误的。我在建筑中逃避社会现实,但其实,我可以用建筑改变这个社会。所以,为了重新挑战韩国社会,1982年我回来了。
重新发现自己
B:从维也纳回来后,你依然追随金老师,这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而不是建筑上的认同。是这样吗?
S:自从认识阿道夫之后,我觉得以前我做的事非常委屈,我想改变自己在“空间”时形成的建筑理念。但是我回国之后,金老师病了。1986年,金老师去世,他临终前把“空间”托付给我,让我负责事务所。于是,我在“空间”又呆了3年。接管“空间”并不是一个空头承诺,“空间”背了30亿韩元的债。那时,30亿韩元相当于500万美元,是非常大的一笔数字。勒·柯布西耶去世时,身后债务是80万美元。“空间”的债相当于他的6倍多。所以在那3年里,我老是被债主追债,根本不能做建筑,也没有机会学习阿道夫·鲁斯。
B:听说你还因此被告上法庭?
S:对,要么被劳动厅抓走,要么就是被仲裁。作为建筑师不应该经历的遭遇,我都经历了。3年后,1989年,“空间”稍微稳定了,我就把它交给一位曾经共事的前辈,自己逃了出来,在12月27日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我不希望人家说我是90年代建筑师,所以赶在80年代的最后几天成立了事务所。
B:在你的建筑生涯中,两个人对你的影响较大,一个是阿道夫,另一个是金寿根。你跟随金老师15年,也被金老师困了15年。你是怎样摆脱老师,形成自己风格的?
S:我那时做的不是自己的建筑,而是金寿根的建筑。我几乎与世隔绝,对别的事情一窍不通。在我的建筑生涯中,第一个敌人就是金寿根,所以,我经常跟金老师“打架”。
那时,金老师吩咐我下班后画10张图,我一定会画20张。第二天,我和金老师面对面,拿着图对峙。但是我没有赢过一次。这样的对峙在第二天晚上又开始循环。时间久了,金老师就累了,烦了。
我在“空间”的15年就是这样支撑下来的。这15年里,我的世界里只有金寿根。离开“空间”时,我就是一个傻子,除了金寿根的建筑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B:1992年,你参加了那个刺破韩国建筑界的“4.3”展览,你是如何加入“4.3”集团的?当时展出的作品是什么?
S:“4.3”集团成立于1990年,有14名成员,每人都拥有一个小型建筑事务所。很多成员我都不认识,我在其中是比较年轻的。当时在韩国建筑界,建筑师聚会只在校友范围内进行,形式都是校友会,根本没有作品讨论。这对建筑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这些毕业自不同院校的建筑师聚在一起,组成“4.3”集团,定期聚会。
那时,我们经常旅游,去各地看建筑。几个月聚一次,每次每人都拿出一件自己的作品,大家就作品讨论。大多数的讨论都是通宵达旦的。那时我终于了解到,除了金寿根的建筑之外,别人还有很多不同的做建筑的方式。不过,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式。所以,当我拿出作品时,总是受到攻击,总是被追问,你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我说没有,就又被骂,那你还做什么建筑?受到打击,我很惭愧、很绝望。于是再次反省自己,重新学习建筑,看建筑。那时,我再次想起了阿道夫。
通过两年的学习、讨论,大家都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宣言。1992年,“4.3”集团举办展览。这个展览是向冰冻的韩国建筑界发出的宣言,展览的题目是我定的,叫作“这个时代,我们的建筑”。
在展览上,我提出的宣言是“贫者美学”,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提出“贫者美学”。那以后,直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做这样的建筑。展览结束后,“4.3”集团就解散了。因为每个人太不一样了。后来,有四五个人一直合作,延续至今;有些人就断了联系。“4.3”集团对我的意义,是让我认识到我是谁,我应该怎样做建筑。
B:“贫者美学”的灵感是不是来自你童年的苦难?
S:和苦难有一点点关系,但主要是跟后来的经历有关。建筑、艺术,一般都跟创作者的成长经历有密切关系。我之所以不适合金寿根的建筑,可能是因为我俩的成长背景完全不同。我要做的建筑里应该有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那些经历就是我的衣服,让那些都复活起来,我才是我自己,以此为基础做建筑,我才能变得自由、平和。
·福州金山两大地块流拍 08/05/21
·汶川地震灾情播报(5.20) 08/05/20
·4个月内为四川灾区群众安排100万套过渡住房 08/05/20
·政府拟建过渡性住房给灾民 08/05/20
·李嘉诚44亿套现世纪商贸广场 08/05/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