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小时候的苦难经历对你的建筑生涯有什么影响?
S:我的父母为了避难,从北韩逃到南韩。他们避难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为了自由地信仰基督教。当时,北韩不允许信仰基督教。我出生在难民聚集的釜山。教堂、群居生活,这些对我的影响都很大。周遭都是基督教倡导的价值观:节制、俭朴、清贫,帮助别人,与人分享。难民们围合在一个院子里,他们对真善美有了真实的印证。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小时候的经历都是建筑。如果把这些经历译成建筑词汇,那会是非常棒的建筑。在金寿根时代,我完全脱离了这种建筑。所以说,现在我的建筑风格,并不是我创造出来的,而是被复原了的,重新找到的,等于自己重新发现了自己。现在我做建筑,感觉非常舒服。
建筑的形状不重要
B:你在1992年设计的独立式住宅“守拙堂”(Sujoldang)被评为韩国20世纪十佳建筑之一,它的外表非常朴素。
S:我设计“守拙堂”时,连设计费都没有收全,奖金比设计费还多。“守拙堂”对我非常重要,是我提出“贫者美学”后设计的第一个建筑,也是“承孝相建筑”的第一个作品。“守拙堂”的甲方是俞教授,他曾经当过韩国文化厅厅长,当年他找我设计时,是一个贫困的学者,盖楼花的是他父亲的退休金。
在韩国,像俞教授这样的人,一般都买商品房住,但是俞教授很特别,他问我,为什么建筑师不能设计便宜的房子?于是我决定试一试。不过,“守拙堂”的设计初衷并不只是为了盖一座便宜的房子。
以前,韩国人都住在传统房子“韩屋”里。当建筑变得美国化、西欧化之后,房子都变得像雕塑一样漂亮,有的和自然协调,有的和自然对立。其实,建筑本身的形状并不重要,建筑如何顺承于自然,与自然融合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建筑内部的空间比其本身更重要。西欧的房子,庭院在外面,屋内和屋外是对立的。中国建筑和韩国建筑,屋内还有建筑,这是两国建筑非常相似的地方,根本分不清建筑的里外。
那时,很多韩国人选择住商品房,而不住“韩屋”。于是我决定挑战“韩屋”,在这个传统的建筑形式里,融入现代语素。“守拙堂”的占地面积只有700多平方米,非常小。但我还是在里面做了4个院子,等于是拆开了房子。另外,俞教授提出的比较低的造价,我也满足了。“守拙堂”的造价不到商品房报价的三分之一。那时候,商品房每平方米大约为200万韩元,“守拙堂”每平方米的造价只有60万韩元。
俞教授当时付不起设计费,他觉得很抱歉,就把自己珍藏的一块有200多年历史的匾额送给了我,上面写着“履露斋”。这块匾额的价值其实比设计费贵多了。“履露斋”这个名字非常好,此后我就把事务所的名字改成了“履露斋”。
B:在你的众多作品中,教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94年建于唐津郡的Tolmaru Catholic教堂,光影关系非常美。请说说你的教堂作品。
S:Tolmaru Catholic是一个小教堂。我第一次做教堂是在“空间”,设计了马山教堂。金老师对基督教一窍不通。当时我刚到“空间”,资历不深,但由于我对基督教比较了解,金老师就让我负责马山教堂这个项目。
最近,我设计的釜山九德教堂快要竣工了。九德教堂是我小时候常去玩的地方。那是我父亲创立的教堂。到目前为止,我一共设计了将近10个教堂,每个教堂都差不多。其实建筑的外形都是不同的,我说的相同是指空间的构成。比如原来的九德教堂,我进过无数次,每次进教堂,都要先走过一个缓缓的斜坡,进去是一个院子,院子里种了几棵树。这些步入教堂的路线都是相同的。路上那些道路、缓坡、院子、树、墙,都是教堂中非常重要的建筑要素。在我设计的马山教堂、九德教堂、Tolmaru Catholic教堂中,都具备这些要素。
B:当你漫步教堂时,会想到儿时的经历吗?
S:小时候去教堂之前,我在家里就开始兴奋了,当洗好脸,穿上漂亮的衣裳时,“上教堂”这个行为就已经开始了。然后,当我经过坡道来到院子,经过那些墙来到教堂时,就已经得到了上帝的祝福。我认为,教堂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教堂的这个过程。
B:除了教堂,你还有一大作品类型,就是医院。你设计的医院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医院。
S:其实我也可以说是韩国医院建筑的革新者之一。1992年,我第一次设计医院,那是一家小型的妇产科医院(溶洞Jeil医院)。以前的医院都是白色的世界,很多人不喜欢去医院。其实医院不是令人生畏的地方,而是给人健康、快乐的地方。特别是妇产科医院,那是生命诞生的地方。我不认为医院必须得像医院,医院可以像美术馆,也可以像酒店。溶洞Jeil医院在韩国医院建筑领域影响非凡。在它之后,韩国的医院建筑开始多样化。
北京比上海有秩序
B:相比你的住宅设计,我对你的商业设计缺乏好感,包括刚刚竣工的朝外SOHO。
·福州金山两大地块流拍 08/05/21
·汶川地震灾情播报(5.20) 08/05/20
·4个月内为四川灾区群众安排100万套过渡住房 08/05/20
·政府拟建过渡性住房给灾民 08/05/20
·李嘉诚44亿套现世纪商贸广场 08/05/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