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里“现代化”热情蒸腾,“城市化”浪潮澎湃,冲刷中国的地貌,时时改画国人的愿景。
1983年开工兴建的上海宾馆,是当时“黄浦江畔第一高楼”
上海,陕西南路上的文化广场曾是群众集会场所,一度成为股票营业厅
这是一个宏大叙事的主题。30年里“现代化”热情蒸腾,“城市化”浪潮澎湃,冲刷中国的地貌,时时改画国人的愿景。
变,几乎是每一座城市最响亮的旋律。在北京,上海,广州……更不要说从渔村开始发育的深圳,旧貌新颜更替之快,简直让人又爱又恨。此地叙述的虽是上海故事,却不时有中国城市居民的通感。
学者周振华在《崛起中的全球城市》中写道,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多循“单核心”至“多中心”的路径。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多元而和谐,正是城市生活的魅力之源。从空间重塑,到建筑美学;从生活方式,到治理结构……城市如海,这里的文字,只是一瓢。
上海天空下
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建筑空间,将“家”安放于人生之中心的心理图式,以住宅和居家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方式: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三位一体,上海的城市空间的重组,或者换一个说法,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性生产,真是非常成功。
我是上海人,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少年时代断断续续到郊区劳动过一年多,中年以后去国外长长短短居住过两三年,我一直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上海。对上海的大街小巷、中城远郊,我是积累了一肚子的记忆的。因此,和那些惊叹:“哇,这么多高楼!”的外来者不同,我一面强烈地感觉城市各处的新的景观,一面却常要想起这些地方的原来的样子。正是这记忆不断地将我引向这样的问题:上海的哪一些空间,在最近的日子里是被缩小、改造甚至差不多完全消灭了?取而代之的,又是怎样的新空间?
·纽约印象 08/03/12
·上港集团底价摘北外滩地块 08/03/12
·恒隆地产 楼市复苏提升远期业绩 08/03/12
·上海30年城市现代化变革之路 08/03/12
·08年家居“洗牌”将加剧 08/03/1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