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宅是结实稳固、物有所值的;它不仅是一套公寓、一幢房子,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富足、高雅、表现了居者身份、令人羡慕的生活;“成功”并非遥不可及,买房就是一条现成的捷径: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广告对近年来住宅建筑空间变化的强力解读。
随着这类图形的不断重复和扩张,一种以住宅为基本视角的观看和认知模式逐渐放大:它引导你从住宅的角度看生活世界,怂恿你进一步将住宅看成这个世界的中心。
住宅:通往成功的捷径
住宅房地产广告绝非孤军独战。它对物质空间变化的图像式的解读,也在其他商业广告——汽车、建筑装潢、家用电器、家具、化妆品,等等——的画面中,获得越来越普遍的应和。
这是上海最受欢迎的IKEA——它被巧妙地翻译为“宜家”——商场的家具广告:一只半满的葡萄酒杯,一本打开的书,一只随意甩下的高跟鞋,散放在红色的长沙发周围;翻开《新民晚报》,是瑞士TITONI手表的广告:挺拔英俊的白人男女,西装、晚礼裙,挽着手步下通往客厅的楼梯;LG电视液晶屏的广告:清晰的图像如此有趣,年轻家庭的一家三口乐得从沙发上倒翻下来;地铁车厢的广告屏幕上,柔和的床头灯光,妻子关切地询问丈夫:“咳嗽了?”画面随即换成清朗的早晨,这对夫妻亲热地靠着大床对望——“美伪麻溶片”;水星家纺的MTV里,白色的软床,香港女影星惬意地拥紧枕头,画面跳出一行字:“恋一张床,爱一个家”……这些画面物象不同、情节各异,却都在重复同一件事:以住宅或住宅里的器物为中心,组织和放大室内性的生活图景。
越是进入商品生产的“丰裕”阶段,就越需要制造和渲染商品的符号价值,其他商业广告纷纷应和住宅广告,更大规模地绘制各种将具体售卖物与“美好人生”等同起来的生活效果图,正是有几分必然。今日上海,大至越野吉普车,小到半根手指长的口红,只要是可售之物,似乎都已经被广告采用,在这一类效果图里充当过道具了。当住宅房地产广告将“住宅”推出来充当通向“成功”人生的捷径的时候,这“住宅”多少还显得有点空荡荡,但现在,有了这么多屋里屋外的大小器物的填充和映照,这条捷径是清晰、真切多了。
新空间的意识形态
当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空间大面积地改造和覆盖新上海的时候,上面这样的视觉符号不但诠释、而且参与了新空间的形式构造,成为这构造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什么都是匆匆一瞥的快餐文化风气的帮助下,如此构造起来的新的空间环境,正持续地培养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住宅”和“家”的热爱和崇拜。
从我前面的粗略介绍可以看出,1950至1970年代上海建筑空间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间,以“革命工作”来定义了“人的生活”。那些宽阔的包罗万象的厂区,那高悬着领袖像和旗帜的礼堂,每天都在告诉你:人生的意义不在别处,就在工作,在生产劳动,在政治和思想的革命。在如此定义“人的生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整齐划一的“公共”空间,从无到有,迅速膨胀,最终挤占各种私人空间。现在,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空间的又一次改变,和它对人的生活的再一次定义。1990年代以来,一种意味不同、却同样越来越整齐划一的“私人”空间,迅速膨胀,挤夺这城市的其他空间。
随着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空间的快速扩展,上海呈现出了一副它过去从未有过的新面孔。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全力推动广告、媒体、读物、流行音乐甚至学术和理论活动来营造新的社会风尚,重新定义人和人的生活:富裕舒适的生活是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它的最佳落点是“家”,“家”的首要形式,是一座令人羡慕的新住宅……今日上海,谁能说自己能远离这有形无形、无处不在的教诲?
这样的教诲似乎非常投合人们对现实的理解:这是一个没有公众集会的时代。这是一个所有劳动者都单独一个人面对“老板”、时刻担心被别人取代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断让人觉得现实很强大、自己很渺小的时代……这还是一个刺激人们紧盯住自己的利益,对别的事情越来越丧失兴趣的时代。山西矿难?这种事每天都有,真惨,别去想它了;巴勒斯坦打仗?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更是一个让人不敢相信陌生人、尤其不敢相信笑嘻嘻地凑上来的陌生人的时代,似乎只有锁上家门才觉得安全,到卧室里甩掉皮鞋才能够真正放松。这样的现实感受,引导人们沉默地接受——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积极去参与和享受城市空间的变化。因此,新空间的扩展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我们很快就习惯了将大部分的收入和注意力投放到住宅上面。
每一个新家——特别是年轻人的——都收拾得那么漂亮、豪华、一尘不染,尽管跨出房门一步的地方,就可能积着灰垢、污水流淌。是这个“家”让我们过上了“现代”的生活:进门换拖鞋,打开热水器洗澡,坐上长方形的餐桌喝汤,陷入摆成马蹄形的沙发看碟,披着睡衣踱进卧室,在围着白色塑钢窗的阳台里,对着20米远的公寓楼,打一个大哈欠……也是这个“家”让我们重新拥有了“社会”:左邻右舍大多和自己差不多,都能拿出这么一笔钱来买房子,也都选中了同样的建筑风格;每家的房产证内容相似,利益上的共同感油然而生。
·纽约印象 08/03/12
·上港集团底价摘北外滩地块 08/03/12
·恒隆地产 楼市复苏提升远期业绩 08/03/12
·上海30年城市现代化变革之路 08/03/12
·08年家居“洗牌”将加剧 08/03/1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