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建筑·城市 >> 正文
    会呼吸的建筑
    https://www.guandian.cn 2008-02-28 11:21:38 来源: [ 金融界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芝加哥学派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上的应用,也探讨了高层建筑的造型问题。建成于1885年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高10层,55米,是世界上第一幢按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的高层建筑。它的建造说明了高层建筑发展的可能性。1892年建成的卡匹托大厦,高22层,91.5米,是19世纪芝加哥的最高建筑。

      芝加哥高层建筑的出现,是19世纪建筑的转折,也是20世纪摩天大楼的萌芽。进入20世纪,现代高层建筑有了较大的发展,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已经成为人类一种标志性的精神和物质的遗产,摩天大楼作为传统工业文明和资本权力的“地标”,也具有相当的文化象征意义。

      以始建于1930年3月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为例,这座摩天大楼只用了410天就建成,由于它的建成正处于西方经济危机时期,因此,它也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象征。虽然帝国大厦早已失去全球最高大楼的美誉,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它的崇高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因为这座充满传奇的建筑物见证了美国的兴衰。

      但在今天,对于一个理性的建设者和投资者,不应该主要去为满足自豪感,而应将建筑的实际功用放在首位。而恰恰是在这方面,摩天大楼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在城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昂的原因,一定程度的多层或高层有利于开发商分摊土地成本,在经济上是必需的。但是楼高超过一定程度,其施工和维护难度带来的成本增加就将抵消分摊掉的土地成本,此后每多建一层,其成本和边际成本都在增加。因此,适当的楼高是必要的,而过低和过高都是对于城市资源的浪费。

      上海金茂大厦420多米高,造价高达每平方米2万元,每天的管理费高达100万元,用擦窗机不停地擦,将全楼的窗户都擦完,需要一年时间,真可称得上是一座高消费的大楼。而在北京,建筑能耗占城市总能耗的20%~24%。

      绿色建筑中的“呼吸机”

      目前,众多建筑专家已经对摩天大楼产生了“恐高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加平博士认为,摩天大楼的安全、耗能、采光、用电、隔音等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能源消耗、应付火灾等突发事件上,高层建筑的缺陷也显而易见。

      日本《产经新闻》曾生动地描述:“每幢高层建筑的完工都意味着地球资源又一次遭受重度剥夺的开始。”

      在2007年8月底的第三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上,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努尔?布朗博士表示,目前“全球人居环境都在受到挑战。”与会专家纷纷强调,建设节能住宅是未来发展方向。

      正如贝聿铭所说,当今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资讯时代有关,电脑给我们带来的可能发展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上,计算机设计可以件可以帮助建筑设计者进行3D模拟,并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提高设计效率和实现绿色的能力。而在建筑内部,计算机也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及空气质量等,从而有效地降低能耗,并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即将落成的广州珠江大厦便是绿色建筑中的一个成果,该大厦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SOM采用先进的欧特克软件设计,在节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欧特克软件可视平台上,设计师基于吸收和利用周围能源的海绵理论、在建筑体上安装风力涡轮机,实现了珠江大厦对周边的太阳光辐射、风能的最大利用,从而避免了以往高层建筑对传统能源供应的依赖。

      例如,建筑室内由流经天花板内金属板的冷冻水进行冷却,代替流经管道的空气冷却。由于水比空气制冷更有效率,采用这种方式将极大降低能源消耗,并允许层高从常规的4.2米降低到3.9米,在同样高度限制的条件下就增加了150000平方英尺的面积。按照设计,竣工后的珠江大厦有望实现能源自给,缓解城市电力紧张的局面。

      什么是绿色建筑?

      2006年6月1日,建设部颁发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了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节能建筑在国外

      在不少发达国家,他们的建筑师也在根据各自的特点,按照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了实践。

      英国BRE的环境楼(EnvironmentalBuilding)就为21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该大楼最大限度利用日光,并采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使用风机。顶层屋面板外露,避免使用空调。白天屋面板吸热,夜晚通风冷却。安装综合有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可自动补偿到日光水准,各灯分开控制。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最新集成技术自动控制

      九十年代末BRE还和Integer等众多公司合作,结合可持续发展、智能科技及创意建筑的三大原则,在BRE内建造了著名的Integer绿色住宅样板房。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相关文章

    ·上海外滩越修越“旧”? 08/02/28

    ·奇案背后隐藏土地秘密 08/02/28

    ·保障房进入“双核时代” 08/02/28

    ·上海经适房“重出江湖” 08/02/28

    ·潘石屹任志强 相交十五年 08/02/28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