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兄弟接任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其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郭炳湘出生于1959年,为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长子,持有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并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
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包括:北京王府井的新东安市场、方庄的新城市广场、上海的中环广场等。除了主业房地产,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金融等多元化经营,是市场公认的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新鸿基地产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香港,土地储备量在香港地产商中保持数一数二的地位。截至1994年底,土地储备达369.7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17.06万平方米已建成收租物业及252.69万平方米是发展中的地盘,以分布于新界各主要市镇之大型住宅发展项目为主。目前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的来源分别占去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
以地产起家的郭氏家族,地产收益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新鸿基地产的边际利润比率与金融风暴之前比已经明显回落,1996年至1998年三个年度分别有51%、54%及52.5%,到1999年中期已下降至36.6%,反映地产商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然而,新鸿基地产于1999年下半年仍有多个新楼盘推出市场,包括红勘半岛豪庭、将军澳维景湾畔一期及清水湾半岛一期等项目。1999年建成楼盘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有助增强集团的资金流量。
除地产外,新鸿基亦致力开拓电讯业务,一方面为减轻对地产收益的依赖,二来亦为旗下物业增值,有利于销售。
继1992年将旗下本地流动电话业务数码通分拆上市后,集团在1999年8月投资1000万美元,与北京控股合作,成立一个专门投资国际定位系统的风险基金,2000年于美国NASDAQ市场上市。9月推出Cyberlncubator,以免租形式换取中小型科技公司股权;另外还注资Quamnet进军金融互联网。至10月,推出网上拍卖站(点点红);又成立i-Hon(lntelligentHomeOpticalFibreNetwork),为旗下楼盘铺设光纤基建网路,为住宅增值,首个试点为半岛豪庭。
此外,新鸿基地产与一些国际知名电脑商如SunMicrosystem及微软(Microsoft)成立策略联盟。除与SunMicrosystem合作发展AsiajavaVentureCapitalFund外,亦合作推出SuperHomenet网站,介绍旗下住宅及商业楼盘。另与微软合作发展数码仪表板(DigitalDashboard),向旗下租户提供。新鸿基地产旗下物业做资讯增值,被视为未来物业发展的趋势,多间已参与电讯业务的发展商,势必加强物业的质素,对渗透通讯市场绝对有帮助。
郭氏兄弟在美加拥有大量的房地产,总值约15亿美元。此外,他们家族在北美等地亦有不少物业和投资,价值约1.5亿美元。在香港拥有新鸿基地产外,他们透过新鸿基地产控有上市的九龙巴士31.6%股权和富联国际25.02%股权。
香港楼市虽然疲弱,新鸿基地产的楼宇销情稳定,新鸿基地产行政总裁郭炳湘、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郭炳江和副主席郭炳联,在最近公布业绩时指出,截至去年底,新鸿基地产除税后仍有31.77亿港元盈利,较上一年度同期的53.01亿元减少21.24亿元,降幅四成,同期新鸿基地产售出楼宇总值75.63亿元。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