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预计,万亿的上市公司有可能在未来5-10年出现,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这些企业毫无例外,或者说大部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处于一个超速的增长时期,我们进行房地产的财务运行,主要是有两类指标,一类是国内传的比较多的帕尔多比率,有期负债率,这个指标不可靠,只是参考的东西,第二个是可持续增长率,这是不错的,这是波斯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这个主要假定的资本结构多元化,就是企业的股权融资因经营盈余的积累,和企业的债务积累是同步的,因此企业的权益负债情况没有恶化,当然也没有改善,所以我们用后面这个指标做超速增长的财务预计。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
根据表1总结的评价方法,我们对A股市场房地产企业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进行评价。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2006年的年报。评价结果见表2。
我把过程忽略,虽然是最粗略的模型,计算的结果,模型还是可靠的,计算得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看一看,06年A股市场房地产企业的业务扩张的基本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来,排名前10强的企业中,权益负债比小于1的企业占了5家,分别是“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苏州高新”、“华发股份”,说明这5家企业在2006年年度已经严重超速状态;在权益负债比大于1的5家公司中,“陆家嘴”的权益负债比无穷大,因为这家公司的有息负债率为0,因此这家公司是安全的,处于保守状态;“万科”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大于2007年的最大扩张速度,处于超速状态;“北辰实业”、“中华企业”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小于平稳增长速度,处于保守状态;“金融街”2006年的销售增长率大于可持续增长速度,但小于最大增长速度,处于轻度超速状态。评价结果见表2。
这种财务上的超速增长是战略性的吗?是基于对未来土地供应政策基本不变的前提吗?
这些正在快速扩张的房地产企业,他们的快速扩张是机遇、一个战略判断,5-10年中国房地产的需求,土地的供应的变化没有根本变化,抓住这个机遇期的决策,还是过去两年,房地产企业盈利状况不错,所以董事会没有战略考虑,就是想多捞一把的心态所导致严重的超速。我不太清楚这些企业当中,有哪几家对于自己的财务状况的警戒程度是有警惕的,也不清楚的超速状况到底是不是一种战略?也许其中有战略的,就是说万科是有战略的,招商地产是有战略的,其他的企业是否有战略我不太清楚。
这些企业在超速增长过程中,我们在金融这一块只能回答一半的问题,还有一半的问题,必须由人口经济学家来回答。毕竟中国人口重量结构,城乡人口比率的变成,需要赡养的老人以及未成年儿童的结构的变化,是决定中国房地产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最致命因素,金融因素当然很重要,但是人口因素更重要。我们可以稍微看一下,大约在2015到2020年间,中国人口的赡养比是最低的,此后人口赡养比将上升,那么也就是差不多2015年之后,我们很难估测中国对于新住宅需求是否会向现在这么强劲,另一个从金融层面考虑的问题,通常到2015-2020年之后这段时间,我们现在这么辛勤的工作,闲暇的时间非常少的状况是不正常的,所以到那个时候,我们个人会用更多的时间用于消费,用于悠闲的度过自己的时间,工作时间会缩短,储蓄率会明显的下降,在经济增长的周期中,我们现在在经济增长的前期,储蓄率是不断的上升,中期储蓄率是稳定的,到2015-2020年,我们居民储蓄率必然会有明显大幅度的下降,所以这两个问题就决定了,也许我们这么策划,这些明智的企业,之所以在目前超速的增长,因为他们看到的,以现在他们的土地储备,以他们现在的战略判断,他们觉得,如果不抓紧从现在到2015、2020年的时间使自己成为规模为王的企业,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那么现在规模的扩张,有可能带来灾难。
为什么我们说财务的急剧扩张有问题,业务的急剧扩张有问题,问题出在土地上!如果有人认为地价跟房价不相关,那我们只能对这种研究或者是争论表示由衷的感叹或者是佩服。我们不准备对这个问题做任何争论,我们看一下土地的问题,土地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根据历年来国土资源公布的公告,地价的上涨是非常猛烈的,04年的公告,地价只是涨了六点几,05年也一样,涨得很少,四点几,到06天,土地出让面积,也就是真正从去年开始,土地出让的面积目前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土地出让的地价的增长以及净的土地出让金的增长更加多。
也就是说,开发商简单的估测,现在的开发商,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来讲,至少有70%以上的资金实际上是沉淀在土地上的,土地是否具有价值,决定了开发商未来命运的成败,现在地价的变动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看一线城市,可能这些数字会偏差,北京目前土地的平均的楼面地价差不多是3300-3400/平方。广州05年时土地出让金才有80亿-90亿,而06年的时候已经有140多亿,广州07年1-4月份地价平均3500-3600元/平方,比北京还要高出200元,广州的土地供应也是非常迟缓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土地供应的速度跟当期的销售速度差异比较大,我不知道这个公司是谁,金瑞地产的提供的数字,我觉得很好,拿过来用,现在广州的新房的均价已经超过了7千,达到7千多了,而北京的进价,比我预想的上涨得更快,目前北京四环以内的均价大概是1.3万,四环以内的是1.07万,五环以内的是8千多,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从深圳来看深圳的情况更加令人惊讶,在过去的半年,土地出让的楼面价格是8800千到8900千,杭州第二季度,平均楼面地价6400千,而上海平均楼面的地价是5400,所以同地价来讲,我们可以么估测,目前土地的价格已经透出的未来三年的房价,我们可以大概的说一下,目前的平均楼面地价至少乘以3倍,大约是这些土地在今后3-4年,形成一个真实的实际商品房供应的时候市场交易的价格,尤其可看,深圳到3-4年之后,无论是关内还是关外,深圳的房价都超过了一平方超过了2万,杭州接近2万,北京的话,六年以内很难找到1万以下的房子,而广州十个区平均的房价也会超过1.1万,1.2万。这就意味着目前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开发商敢往上沉淀资金,那是因为开发商认为,或者是开发商假定认为,在未来3-4年,我们新房的房价的销售均价,每年至少上涨15%-18%。否则,目前土地的招拍挂的价格是不可以维持的,或者另一种方式,也就是这些开发商在囤积土地时,他们认为,土地供应政策没有重大调整。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