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楼市,或涨?或跌?已不是哪一个城市的事情。但是,楼市又是有区域特性的行业,即使全国楼市“拐”了一弯,也并不意味着武汉就随波逐流。
房价涨幅趋缓,10月份“有价无市”倾向已呈现
在专家的分析中,楼市2008年出现拐点好像是铁板钉钉的事,而且有一套成体系的规则正在指引楼市走上这一条路。对此观点,赞成者有之,不屑者也众。
2008年的楼市,或涨?或跌?已不是哪一个城市的事情。但是,楼市又是有区域特性的行业,即使全国楼市“拐”了一弯,也并不意味着武汉就随波逐流。
众多坚持武汉楼市将持续火热者的观点是:交易火爆,排队依然,房价高挺,需求旺盛;但让购房者感觉希望的曙光是:10月份以来,尽管房价上涨依然,但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已在下降,“有价无市”的倾向已经呈现。
拐点反映市民心理底线
在街边,随机采访市民,如果关于房价,会听到一样的回答:高,很高!
关于2008年会出现楼市拐点的声音,市民似乎已经麻木:“年年都唱衰,年年都在涨,喊跌越猛,涨得越烈”。专家们预测房价下跌的言论,在市民看来,就像贝利预测足球,“需要反着意思理解”。
房价的预测,市民已经进入感性思维状态,根本无法客观,而专家的意见,在屡次失算之后,也遭遇了“信任危机”。
真理总是在无数次验证中,体现光芒。在一篇经过数百次回复的帖子中——“预测武汉房价的拐点在哪儿?!”——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认可。
该帖子的中心意思简述为:“我对武汉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看好,目前的房价虽高,但还是没有充分体现其地位和价值,调控也只是将其调整为慢牛行情而已。随着城市建设投入的增加和环境整治的加快,武汉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地位的提高是众望所归!个人认为,要到房价拐点,可能是内环均价3万左右,时间为8年!(其中修建地铁需2~3年,之后再加5年)。”
但不赞同的声音肯定会有,网友“fiylxl”认为:“什么价格才能体现武汉的地位和价值呢?这都是忽悠人的,一口气能到一个合理价?房价的涨速远远高于工资的涨速;现在买房的大部分人都拿一家的存款来买房!有时候是两代人买一套房!拐点应该1万左右!”
拐点是3万还是1万,不过表明了当事人的心理底线而已。但从这种期许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是:对于拐点,武汉的市民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谱,而且,都希望能快点来到。
在不断出现的各种预测中,他们相信的是:“由于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制度,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在1978年之后出现很大的下降,该因素导致2008年前后的购房、结婚人口数量将非常明显的变化,2008年之后的结婚人口比2008年之前下降30%多,而且是突然的下降。这样的人口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从这个角度看,2008年可能是中国房价的真正拐点”。这是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提出的观点。
是否是美好愿望,市民并不关心,“总有一天会降下来的,我们控制不了房价走势,只能心有期盼。”
2008年武汉楼市涨幅放缓
这个观点也得到翠微品墅总经理王基平的认同:“武汉目前不存在出现‘拐点’的先决条件。”在她的观点里,“拐点”出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房价高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个条件就是楼盘的价值已经最大化。“一般而言,别墅的价格应该在商品房的3—5倍,但目前而言,武汉的别墅市场与普通商品房并没有拉开距离,今年上半年,武汉别墅普遍出现涨价,就是表明武汉的别墅已经开始爆发潜力,从长期来看,武汉的别墅市场,还会继续发散潜力价值,没有下降的可能。”
李国政认为:“可以说,目前的武汉楼市已经进入盘整期。首先,第三季度以来,武汉房价快速拉升,进入一个新的价格区间,也意味着武汉楼市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汉口中心城区不少项目在10000元/平方米上下,无论对于本地客还是外地客,都达到了一定的心理承受极限,不少家庭面对高企的房价,以及不断提高的利率,不得不暂缓购房计划。不少自住的购房者认为目前城区价格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进而使得他们改变了买房的念头。”
李国政认为,由于武汉市场增长较为迅猛,不少企业捂盘惜售,前期开发办等政府主管部门加强了打击力度,惩处了一批违规售房的典型,市场供应有所放量,一些久未露面或“卖光”的项目也再战江湖,说明了政府监管的成效。但目前又出现一种新的发展现象,就是不少项目把价格一次提高1000-2000元/平方米甚至更多,让不少购房者觉得“离谱”,虽然往年也有项目在旺季到来之前提价以增加打折空间的做法,但今年这一力度显然过大,从实际效果看,由于价格涨得太快,让不少购房者无法接受,造成销售速度下降,
“前期公布了包括严控第二套房贷款的系列措施,尤为关键的是,对于第二套房利率提高10%执行的规定,对于购房者而言,意味着贷款利率提高了30%左右,加上具体的实施细则仍然不明确,这对于投资购房影响较大,政策预期也对投资性购房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在多方因素影响下,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楼市成交将较节前出现一定的下滑。包括被市场热炒的精装修小户型,汉口某些项目已经卖到了10000元/平方米,这种情况下,也让不少投资人对于后市前景充满疑问。由此可见,在多方力量的制衡角力下,武汉楼市可能出现成交下滑的同时,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这也意味着楼市盘整期的到来,从以往几次调控过程看,也都出现一定的政策消化期和市场观望期,在此背景下,局部区域即便出现一些打折优惠或者下降,也都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
出现盘整期是必然的
但很讽刺的一件事情是,尽管市民希望2008年是房价拐点,但90%的市民不相信房价真的会跌。
原因为何?“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它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直接表现为政策失灵。当所有人的预期高度一致时,就没有人会相信政策调控的效果了。”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分院首席分析师李国政意味深长地说。在言语背后,是一个颇为尴尬的事:大家都知道,2005年4月“国八条”出台后,随后的6月、7月、8月三个月的房地产统计数据变化非常明显,交易量大幅萎缩,房价出现回落,开发投资的数量也明显减少,出现反弹是在2005年底。而2006年出台“国六条”后,随后的7月份的房价统计数据仍然出现上涨,有些城市的上涨速度还加快!
市民对于政策已经失去信心后,武汉市出现的情况是,政策出台前后,楼市更火的景象。不管是此前的第二套房新政,还是在之前的第三次房改,基本上,能得到的回应是:“政策又来了?哦。”
而与之形成陪衬的是:各楼盘售楼部开盘前后,销售火热的景象。那是否就说明,武汉楼市抗风险的坚韧?
显然不是,在楼市中,所有的抗风险性都是建立在整体经济实力与供需关系中的。
截止到10月21日,武汉市主城区成交均价达到5279元/平方米,但成交新房为4529套,较9月同期下降近四成。原因正是:“近期新房整体供不应求,所以价格继续上涨,但这种紧俏的现象集中在城区5000元/平米左右的楼盘,7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新房销售进度并不快,其中有些大户型楼盘出现滞销,特别是一些短期涨幅较高的楼盘,新价格很难被接受。”亿房研究中心给出的原因正好解释房价上涨与销售内在的联系。
以此而论,如果单从此时来看,武汉形势大好之下,轻谈“拐点”是个不合逻辑的问题。但是,如果从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楼市的运行规律来看,在大热之后,出现“盘整期”,是必然的。
对于2008年,楼市迎来拐点,F、天下的副总经理刘必恩首先给了坚决的否定。他的观点是:“目前一些人认为楼市会在2008年进入拐点的原因是说,中国经济的繁荣是政府为了迎接奥运会,而特意推动的。但实际上,这不是个假象,而是真正经济发展过程的萌发,2008年房价会跌,失去了可能。但可以预测的是,政府肯定会对高端的商品房实行政策的调整。但是普通商品房不会有影响,而别墅因为其稀缺性,也会有很大的空间。”
从武汉市场来看,刘必恩认为,未来3—5年不会出现拐点,“但增长幅度会减慢,出现盘整期。但不会像美国那样,美国是因为人均居住面积饱和了,缺少真实需求的支撑,而武汉不存在这种情况。”
观点对对碰
正方:武汉房价还将继续上涨
观点一:需求旺盛而供应不足。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预计将从2007年的42%上升到2020年的55%,城市住宅供不应求的现象仍将持续,甚至更加严重,武汉也不例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武汉即将成为中国第四个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成为中部经济中心的前景十分光明,这个信号对人才的吸引力、对房价的刺激是不言而喻的。武汉城区土地紧缺和房屋供应量不足的现象已经突显。
观点二:房屋建设成本上涨客观上会推高房价。
房屋建设成本包括土地、报建、配套、外装、环境、管理、财务、营销等多方面的成本,其中土地成本上涨速度极快,已经超过建筑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武汉近期频现“地王”就是明证。此外,原材料、劳动力和资金成本也在迅速上涨,如果严格执行“90/70”标准,成本会进一步上升,地产商肯定是要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另外,随着武汉轨道交通建设的进展,光谷和金银湖一带的郊区楼盘会有更大的价格上升潜力。这必然迫使处于价格顶峰的中心城区价格进一步上涨。
观点三:武汉楼市的火爆说明不管房价是否合理,在心理上“看多”房价的人仍然居多。这种看法的口口相传,肯定会使部分潜在购房者提前加入购房大军,从而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形成房价的循环上涨。
观点四:外地购房者的催化剂作用。
交通的便利使武汉的房地产市场不再是一个区域的小市场,买卖双方来自全国各地。本地人看来过高的房价,在上海人或者深圳人看来还是相当低的。君不见,近两年武汉外地购房者比例持续上升的事实么。外地购房者在数量上虽然无法和本地购房者相比,但他们就像一种催化剂,量不大却能刺激区域房价整体性上涨。随着外地购房者比例的提高,房价上涨是必然。
反方:房价定会下降
观点一:物业税实施以后,从理论上讲房价必降无疑。商品房市场中,税费及房产商利润占房屋成交价格的比例较大,接近六成。物业税的实施将这些费用分期支付,均摊到房产持有阶段,导致开发成本大幅下降,房价也必然跟着大幅度下降。同时,物业税的征收也将分摊二手房交易环节的税费至持有阶段,那么房屋的取得和再次交易成本同步降低,也带动二手房价格下调。
观点二:房价连续几年攀升,已脱离大多数购房者实际消费能力,价格下降指日可待。
观点三:连续出台的“新政”,将会导致楼市成交量有所萎缩和价格有所下调。
观点四:拆迁一直是影响很多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大规模拆迁的减少,必将大大降低市场上住房的需求量。
观点五:第二套房新政,将使一些投资者被挤出房地产市场,从而使房地产市场被动增加了存量,减少了需求的机会。
观点六:香港土地比内地绝大多数城市来说更是稀缺资源,但香港房价也曾有大跌的历史,使人们不再相信,土地面积有限理论,由此作为高房价的理由也不再令人信服。
观点七:房屋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距离越来越大,也可以说,商品房的定价已经与土地价格、建造成本、经营成本没有多大关系了,开发商屯地、捂盘、虚假销售等手段又造成了价格的虚高。
·武汉楼市开始盘整 07/11/01
·住宅郊区化是一种长期趋势 07/11/01
·成交上升难掩市场疲态 07/11/01
·武汉别墅将迎来最后狂欢? 07/11/01
·武汉楼市供需分配不均 07/11/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