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完上述各国的房地产泡沫经验,对于正在泡沫观察期的中国,可以得出哪些有益的启示呢?首先我们比较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增长情况,其次我们再分析中国当前宏观经济与以上诸国的异同点,最后可以得到有益的政策借鉴和启示。
考察完上述各国的房地产泡沫经验,对于正在泡沫观察期的中国,可以得出哪些有益的启示呢?首先我们比较当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增长情况,其次我们再分析中国当前宏观经济与以上诸国的异同点,最后可以得到有益的政策借鉴和启示。
1、幅度比较 首先在当前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上,中国房地产价格指数从2002年开始上涨,直到2005年1季度,已经上涨了近一倍,比起日本、香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时期的数据,中国当前的房地产价格上涨程度甚至更高,值得重视。
2、宏观经济的相同点
(1)宽松的银根。不巧的是,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与其他国家泡沫时期有了不谋而合的地方,那就是宽松的银根和宽松的信贷。1998~2004年,中国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额的比例从4%左右增加到14.7%。同时,以上海为例,2004年,房地产增量贷款占总增量贷款的比例高达75%以上,迅速增加的房地产贷款总量快速聚集了经济风险。
(2)低位的利率。中国从1993年的经济过热后,连续7次的降息,已将基础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994年的10.98%降到了2004年的1.98%,目前已经处于历史的最低位。虽然在2004年10月,央行小幅加息了27个基点到2.25%,仍然处于绝对低利率的金融环境中。
(3)压力下的汇率制度。与升值压力下的日本、泰国和贬值压力下的香港经济相比,中国当前汇率制度也同样面临升值的压力。
3、不同之处。
(1)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是当前中国区别其他各国的最重要的不同。
(2)正常的贸易平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绝大多数年份均处于顺差状态(1993年除外),同时,从1999年以后,这一顺差一直保持在2000亿元左右,稳定的顺差代表着贸易总量的平衡,这点与泰国和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在泡沫时期的对外贸易情况完全不同。
(3)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支撑。近几年,年均8%左右的GDP增长率和8.7%左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快速上涨的房价提供了一定支撑。同时,从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我国现在的20-3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24.1%(国家统计局2003年公布资料)。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和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逐步形成的梯度市场格局都成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有利支撑。
(4)海外资本的少量参与。我国200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7790.9亿元,其中内资企业完成投资6695.7亿元,占85.94%;港澳台企业完成投资787.9亿元,占10.11%;外资企业完成投资307.3亿元,仅占3.94%(2004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从这些数据看出,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海外资本的参与程度较低,这与当时处于泡沫顶峰的东南亚各国有所区别。
(5)充足的外汇储备。我国的外汇储备从1999年的1576.7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6099.3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近50%。另外,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呈稳定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7%上升至2004年的51%。这表明我国政府具备比较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这一情况与1997年时的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明显不同。充足的外汇储备减少了国际游资通过干扰金融市场而从房地产市场套利变现的可能性。
4、政府决策的经验。
政府,这个宏观经济决策的制订者和监督者,所扮演的角色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控制至关重要。好的政府政策可以削弱或减少泡沫的负面影响,而差的政府政策却可将整个市场推入崩溃的深渊。通过研究以上各国的房地产泡沫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可以学到如下几点有用的启示:
(1)汇率稳定的效应。汇率的稳定对于市场信心的坚定和国际游资对市场的扰动至关重要。泡沫时期的本币大幅波动所带来的国际贸易格局的迅速改变,会直接改变市场的预期,预期的自我强化作用会对市场带来不稳定的负面影响。
(2)利率工具的合理应用。纵观各国,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显而易见,可以说是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利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市场预期,并存在一定的自我强化作用。因此,利率工具是政府的一张王牌,迅猛的利率变化会重创房地产市场,同时,温和的利率变化可能对市场影响甚微,选择合适利率变化幅度是政府需要权衡的重点。
(3)银行贷款的严格控制。信贷管制也是政府另一需要仔细斟酌的政策重点。从源头上控制资金的参与,并疏导合理的资金流向渠道,是政府决策首要需要考虑的问题。
(4)多头并举的管理措施。香港的级差利得税和"公屋计划"、美国的利率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日本的土地管理政策都是值得借鉴的良好的政策工具,这些多头并举的政策措施可以从土地到金融的整个产业链全面制约房地产市场,政策的"鸡尾酒"效应或许可以有效治疗"房地产泡沫"这一经济毒瘤。
5、结语
那么,究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我们认为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关键。我们需要理解的关键在于如何从海外市场中,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如何正确面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通过从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的分析,我们基本得到了房地产泡沫的国际比较框架,并且得到了有效的政策经验。我国当前对房地产市场的综合整治正是吸取了从土地到金融的各个环节的政策经验,并且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决策,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需要关心的问题。
·审判格林斯潘 07/10/24
·房地产泡沫?--中国的借鉴 07/10/24
·房地产泡沫?——分析篇 07/10/24
·房地产泡沫?——现象篇 07/10/24
·一个政策 各自表述 07/10/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