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格林斯潘由他人捉刀的回忆录《动荡岁月》出版以来,引发了认为他不是一位出色的央行行长的指责。National Journal的Stan Collender在这些攻击当中发现了白宫的影子:毕竟格林斯潘是布什政府的严厉批评者,而对一个对布什持批评态度的共和党前政策制定者的公信力发动攻击是不折不扣的报复手段。但对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的生涯横加指责又有什么道理呢?
这种指责包括四个要点:格林斯潘错误地鼓励了非标准、可变利率按揭贷款的增长,而这就为房产泡沫推波助澜;他错误地执行了布什的减税政策;他本可以遏制上世纪90年代的股市泡沫;他本可以同样地制止本世纪初的不动产泡沫。
对于前两项罪名,格林斯潘供认不讳。他说他不明白为什么非标准按揭贷款的增长会诱使借款人和投资人不顾风险趋之若鹜。他承认当时错误地认为了固定利率按揭贷款在低通胀时期对借款人而言是不合理的,才导致了现在的情况。
格林斯潘还对2001年初的错误认罪。他以为自己就政府预算问题在国会所作的证词是合适的。他作证说利用盈余偿还债务是重要的。但财政盈余的规模不能大到使政府最终掌控美国的工业。他还作证说减税比提高支出更能将盈余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但同时它也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因此任何有可能使我们重回财政赤字时代的减税政策都应该取消。
罗伯特·鲁宾和资深参议员肯特·康拉德都警告他说新闻界不会认为他的证词是合适的,且国会也会将其理解为一种放弃财政纪律的借口。事情果然被他们言中了。
格林斯潘还承认误解了布什政府的特点。他还以为是自己在福特政府的注重现实的老朋友又重新掌权了。他以为他和时任财政部长的保罗·奥尼尔能够通过兵不血刃的“内部博弈”赢得理智的政策而不用诉诸可能会使他2004年连任失败的“外部博弈”。显然,他错了。
但这些现在让格林斯潘供认不讳的政策——政治罪行究竟有多严重呢?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小过错。你必须把它们放在被前财长拉里·萨默斯称为格林斯潘的“金手套”表现(即在其执掌美联储的岁月里规避及遏制经济衰退)的背景上来衡量。
对于格林斯潘的两项“重罪”指控是:他本应该更努力地制止上世纪90年代的股市泡沫和本世纪初的房地产泡沫。而在这两点上,格林斯潘坚定地为自己进行无罪申辩。
他说,对美联储而言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将股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平衡区间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利率加高到对经济当头一棒的水平。利率高到足够遏止股市的投机行为,也就会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投资、提高失业率并使经济陷入衰退。格林斯潘认为,为了规避未来的危险而制造残酷现实的策略在我们所知有限且判断不明的情况下是不明智的。在这一点上他所遵循的是从伯克到凯恩斯的一贯审慎。
格林斯潘对有关房地产泡沫的指控进行了类似的辩护。建筑业的高就业率在过去五年以来对美国的工人而言是有利的——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给他们带来多少好处。用高利率来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如果其代价是大规模的失业,那么即便现在回头看来也是不可取的。并且格林斯潘还避免家长式的作风:他不想扮演一个告诉人们即便贷方愿意融资也不要买房的监管者角色。
但格林斯潘如果在减缓非标准可变利率按揭贷款的增长方面多一点儿家长式的作风,那么这对美国和世界本应该更好。如果他不是那么忠诚的一个共和党人,致力于说服布什的政治顾问们相信良好政策的重要性,而更愿意做一个美国长期稳定财政的非党派伺服者,那么美国和世界也本应该更美好。当然,这样的格林斯潘是不会获得连任的。
总而言之,格林斯潘在执掌货币政策时对美国和世界还是尽职尽责的,特别是他的有所不为:即试图通过拖慢经济发展来制止股市和房市的投机。
·格林斯潘:中国处于"非理性的繁荣"状态 07/10/24
·“中国泡沫”还能撑多久? 07/10/24
·审判格林斯潘 07/10/24
·书摘:2030年的世界 07/10/24
·《动荡年代》中的格林斯潘 07/10/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