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小区车位6728元/㎡贵过房价 缺口达30多万个
下车位奇缺、售价奇高,有车族苦不堪言。
小区车位紧张已让“有车一族”头疼不已,节节高涨的小区车位价更让人深感困惑。
如今,二三十万元的车位价在广州市的住宅小区已不鲜见,有的甚至达到40万元。每平方米1万多元的天价车位,堪比豪宅。这不仅加剧了“停车难”矛盾,更引发小区业主与开发商、车库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车位均价:6728元/平方米
一手楼均价:6315元/平方米
广州市合富辉煌房地产公司做过一项统计:广州市2006年一手车位成交均价为672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40%左右。而同期广州市一手住宅均价为6315元/平方米,升幅为23%。车位价格升幅比一手住宅的升幅高出近一倍。
户数与车位数比6∶1 美国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1,寸土寸金的香港也达到大约1.25∶1。
广州小区户数与停车位之比通常是5∶1或6∶1,甚至十几比一
“买得起车买不起车位”
买车不过十几万元,却要花20万元甚至更贵买个‘窝’给它
“月租车位怕没保障,那就干脆买个车位吧!”家住广州市珠江新城某小区的刘先生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是一打听,他才感到车位价是个“烫手山芋”。他所住的楼盘,车位售价去年就涨了3次,直飙到38万元。
这样的车位价让人咋舌,然而还不是顶级。东湖御苑(论坛像册户型样板间新闻)的车主曾在网上抱怨,小区每个车位已升至40多万元。有人形容车位价像吃了激素一样暴涨。
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会长康斯平告诉记者,一个车位的建筑面积在35平方米到50平方米之间,使用面积为10平方米至12平方米,40多万元的价格折算下来每平方米过万元。
车位的昂贵身价令更多人对买车望而却步。“买车不过十几万元,却要花20万元甚至更贵买个‘窝’给它。现在真是‘买得起车买不起车位’。”在外企工作的黄灿女士只好放弃了买车的计划。
车位缺口达30多万个
早期规划滞后,再加之机动车数量剧增,导致停车位供需严重失衡
事实上,在许多大城市,停车难已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车位炒卖风更让车主们受够了停车场的气。绿地小路全占满,小区成了停车场;下班冲锋抢车位,小车俨然成摆设;夜晚偷停路边上,车主交警游击战……有车一族为了给车找个“窝”演绎着许多无奈的故事。
车位配置不足还引发了业主与车库经营者之间的多次冲突。广州市天河公园一楼盘300多名业主为了争租150个车位通宵排队,部分业主因为“车位被提前分完”不满而与小区物管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广州市停车场行业协会会长康斯平介绍,美国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约为1∶1,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也达到大约1.25∶1。与之相比,我国内地大城市停车位缺口非常大。
据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广州市汽车保有量为76万辆,年均增长率为22%,相较于车辆的猛增,车位增长率每年仅4%,停车位缺口达30多万个!
康斯平分析说,如今一些家庭甚至有两三辆车,今年广州市全面“禁摩”后,又一批人准备投身私家车族,这将使原本不多的小区停车位更加紧缺,车位的供求矛盾也就更显突出。广州几年前兴建的商品房规划的车位非常少,小区户数与停车位之比通常是5∶1或6∶1,甚至十几比一,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车库或车位。早期规划滞后,再加之机动车数量剧增,导致停车位供需严重失衡。
出租限价推高售价
商家由租改售,使长期的租金收益变成一次性出售利润,尽量谋求利润最大化
有专家认为,目前促使开发商高价抛售小区车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关于小区车位出租价格的一纸限价令。
2004年底,《广州市住宅小区停车场停放保管服务收费标准》开始实行,停在露天车位的小车保管服务费最高限价由每月350元降至150元,停在室内车位的则由每月600元降至400元。
专家解释说,旨在降低养车费用的规定出台,为车位出租价格设置了一道“铁门槛”。然而虽然阻住了车位出租价格的上涨,却并没有在车位出售价格上设置同样的“门槛”,精明的商家便由租改售,使长期的租金收益变成一次性出售利润,尽量谋求利润最大化。2005年后广州车位售价便一再攀升。
广州市宏城车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国有性质的公司,也是广州市最大的停车场经营者。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实际运作中,出租车位若达不到规模经营确实多半处于亏本经营。公司属下有16个住宅停车场,有12个处于亏损状态。
广东省物价局有关人士也认为,因为政策限制,目前小区停车场的收费相对较低,盈利空间确实不大。但由于小区停车场属于局部稀缺垄断资源,不主张放开价格进行市场调节价,车位月保价格监管将倾向于以民生为重,以维护业主权益为重。
如何遏制炒卖车位
专家称,应通过立法强制配套、超前规划、停车业产业化发展等举措保证车位建筑量
将于今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为规避“共有”,不少开发商正急卖车位。一些小区还推出霸王做法,在只售不租的同时宁愿将没有卖掉的车位空置,也不准业主停放,逼着业主买车位。还有的开发商将小区车位整体打包出售,至于今后车位是租是售、价格如何,其决定权全部掌握在购买者手上。
有关部门如何落实物权法,发挥监管作用,防止高价车位的租售,让小区停车位不再“一位难求”?
康斯平认为,要平抑车位飞涨高价,遏制炒卖车位,应通过立法强制配套、超前规划、停车业产业化发展等举措保证小区车位建筑量,如对住宅小区户数车位配比应实行强制配套,如达不到标准,政府部门不予批准等。
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朱永平律师认为,在地方制订物管条例时,需要具体明确哪些是共有物权,谁代表业主去对共有物权行使权力,如何保证共有物权的实施等,把物权法落到实处。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